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50-60(第17/32页)
真正的“晋商八大家”,指的是清朝时期八个势力雄厚的晋商,分别是:乔家,常家,曹家,候家,渠家,亢家,范家,孔家。
电视剧《大宅门》讲得就是清末民初时期的这个乔家。
而我们常说的明末那八个晋商,应该叫“皇商八大家”更合适,分别是:王登库、靳良玉、范永斗、王大宇、梁嘉宾、田生兰、翟堂、黄云发。】
卢象升是刚被宣到文华殿的,因为崇祯已经在心里打算重用他了,所以叫了他来。
卢象升看了看殿上众人姿态各异,心里不禁冷笑一声。
天幕上提到的这几个人他可太熟了,辽东局势糜烂至此,这些人一个都逃不过!
崇祯当然不会记得几个商人的名字,此时听到天幕一一指名道姓的说来,心里不禁生出一些异样的感觉。
不为别的,就是那“皇商八大家”的名头。她他确定二十四监开的皇店皇庄里,没有这个所谓的八大家,那么……该不会是建奴那边的吧!
【先来盘一盘他们的发家史。】
【众所周知,明朝和关外蒙古打了一辈子,互相也没能把对方从物理层面给消灭。明廷早起战斗力爆表,可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两种生活形态注定了很难融合。于是明朝沿着古长城旧址,修建了新的“明长城”,其上分布着从西北到东北连绵不绝的要塞群,也是我们一直在说的“九边”。
如果游牧部落南下,他们不可能翻山越岭嘛,毕竟那个时候战略运输机还没发明,山西和河北以北的那些山,连兔子都不大好溜达,更别说明廷那些带着物资的起兵步兵相结合的野战兵团了。
所以只能是走山之间的豁子,而且得沿着水源走,按照这个条件去看北方,你就会发现没几个地方符合这个条件。如果你站在蒙古高原向南张望,就发现只有从呼和浩特、乌兰察布和张家口进山,才能安稳到达河北平原,如果瞎走,要不渴死,要不累死,反正进去就别想出来了。】
天幕上徐徐展开了一幅地图,明朝众人没人知道“3D”是什么东西,但是这副地图却让他们惊呼竟然能如此栩栩如生,简直像是把山川河流地貌风情都真实的汇聚在了那方天幕之上。
朱元璋一边让画师记录,一边跟徐达惊叹道:“就算是上次说你北伐之事,也没出现这样详实的地图。”
徐达被吸引的一时忘记了为臣之礼,头也不回的喃喃道:“与其说是地图,不如说是个沙盘,这里的山川、丘陵间的高低错落,简直比沙盘要准的多,就是我当初亲眼见到的样子!”
虽然天幕上视角的转动,地图渐渐被放大,聚焦在山西、北直隶与蒙古一带,用星号标识出了刚刚提到的三个城市。
这三个城市都是洪武时期还不曾有的,但从地图上看,确实都是重要的地方。
徐达指着张家口道:“这里我认得,大概就是万全都司的所在!”
朱元璋点点头:“既然是天幕指点,那必然是有缘由的。老徐,回头你亲自跑一趟这个张家口,连着万全都司一起,准备圈地建城。”
虽然他现在还在和逃窜的北元打生打死,但是不妨碍他开个口子,吸引那些过不下去的蒙古牧民来效力嘛。
【所以大家也看出来了吧,城市的崛起不是偶然的,往往是天然港口或者贸易枢纽地,刚才提到的这仨地方,就是天然贸易枢纽和兵团集结地,不管是做买卖或者骑兵南下,都得先到这些地方去。所以他们都是天然城市。
这也就为山西人找了两个向蒙古流动的方向。
大家听说过走西口吧?其实就是从朔州向北,途径杀虎口,一直到呼和浩特。
当然啦,从地图上看,这一路向北的,似乎应该叫“走北口”。但其实“走西口”的“西”是针对东边的张家口的。古代山西人还有一个迁移路线,就是从出张家口到蒙古,这个叫“走东口”。当时商人和流民都是通过这两个通道在内蒙和山西之间流动。
明朝初年对蒙古的几次北伐,大多都是从山西出长城,最远打到过现在的贝加尔湖那一带,蒙古人打不过就跑,差点跑北极圈去了,明朝没啥好的办法,追又追不上,只好开始对蒙古实施全方位的禁运,也就是古代版的“贸易战”。
据说蒙古人跑回去草原没几年,就已经被经济制裁到只能用兽牙做箭头了。】
地图再次变动,几条贸易线被用红线连接标注了起来。
朱棣激动的一拳锤在朱高炽坚实的臂膀上,眼神中带着一丝可疑的狂热,对大胖儿子道:“看见了么?这红线不仅仅是商路,更是适合我大明军行进的路线!沿着这一路都有水源补给,只要建立好了火墩城堡,辎重压力要小得多,咱们早晚能剿灭各大汗廷!”
朱高炽欲哭无泪的捂着自己被暴击的胳膊,不敢漏出一丝不满,连连附和,然后问道:“可是爹……国库现在没钱……建那么多墩堡怕是有点难。”
朱棣顿了一顿,大手一挥道:“怕什么,我朕已经下诏三保去研究海路图了,下西洋绝对可以大赚一笔!”
“可是……”朱高炽更委屈了,小声提醒:“造海船也要银子啊,咱们水师充其量有一点近海船,远航肯定不行。”
朱棣对于儿子败坏自己的兴致十分不满,狠狠的瞪了他一眼。但也知道大胖儿子说的是实话,于是他眯着眼睛盘算了一阵,突然问道:“我听说建文那兔崽子当政的时候,三番五次对江南免税?还免除了南直隶许多士绅的拖欠?”
朱高炽立马明白朱棣想干啥,惊恐的说:“爹!您可不能冲动啊!”
朱棣冷笑:“老子对他们怀柔,他们就会说老子的好话么?”
“根本不可能!”朱棣指指天幕:“你没听见天幕说后世怎么污蔑朕的么?既然如此,朕也不必跟他们发什么善心。”
“把这四年的拖欠亏空全给朕补上来!差一分一毫都不行!那都是朕的钱!”
【但是把草原彻底逼死,也不太行,逼的活不下去就会对要塞发起绝命一击,所以明朝一直是以贸易做武器,平时开几个口子,限制贸易量,如果草原听话,就少量供应物资,用盐铁跟草原换马匹等等,如果捣乱,就禁运,逼迫草原听话。
这套整体玩的非常成功,整个明朝近三百年,除了中间有几次草原骑兵南下,兵锋直指北京城,要求扩大贸易额,其他时候基本还算平稳。
本来这套系统一直运行的是还算稳定的,但是经不住岁月的磨砺,建国两百年后,明朝九边早就烂到根儿了,走通贪腐、养寇自重、走私盛行,这都是基本操作。
而那些边关将领甚至背后的文官大佬不可能亲自去做这些事,总是需要手下来负责运营的。
那狗腿子是谁呢?
答案呼之欲出——晋商。】
崇祯气的一拳锤在书案上,呵骂道:“这群吃里扒外的东西!”也不知道是在骂那些晋商,还是在骂给他们充当保护伞的那些士绅。
殿中有几个大臣暗暗低下了头,都被一直如鹰眼一般环伺大臣的卢象升记在了心里。
【up主就以八大皇商之首的范永斗为例,讲讲明末的晋商是怎么搞事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