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80-90(第8/24页)

,因此被朝廷下诏,特拔桑弘羊入宫,任侍中。

    后来景帝去世,武帝登基,桑弘羊长期在武帝身边伴读,逐渐成为武帝的得力助手。

    而他有多牛呢?

    桑弘羊,站在商鞅和管仲的肩膀上的法家集大成者,新一代理财大师,大汉帝国的财政奠基人。

    这么说吧,后世两千年封建王朝,关于经济方面的政策,都是在桑弘羊的基础上修修补补。当年啦,桑弘羊也不是生而知之的天才,他也是多年潜心钻研商鞅、管仲等人的著作和政策,并且亲身经过刘彻折腾的那些诏令,不断总结得失,才神功大成的。】!!!

    过分了啊。

    刘邦掰着手指头数数,想他手底下的萧何、韩信、曹参、樊哙,哪个不是人才,都没听仙子这么夸奖过。

    怎么曾孙手底下的能臣干吏一个接一个的冒出来呢?

    嫉妒了。

    好曾孙刘彻一展眉眼,开心了。

    他就是有眼光啊,桑弘羊确有真才实学,他今日也是打算让桑弘羊正式接管天下赋税的。

    没想到就被天幕夸奖了,这下子他更有信心了!

    【汉朝从成立开始,币制就很混乱,中央有中央的钱,诸侯国有诸侯国的钱,民间还有各种盗币□□,等于说秦始皇搞的统一货币全白干,一夜回到解放前。

    汉文帝时期开放了铸币权,本意是想通过自己的近臣邓通家族铸造货币,去和当时富甲一方的吴王刘濞打擂台,让邓通钱霸占市场。

    可惜失败了。

    此后市场情况更加混乱,造□□更加猖狂。

    汉武帝上台后也进行过几轮币制改革,但是不得不说,金融这玩意儿他刘小猪还真玩不转。几次改革可能让朝廷短暂敛财,但代价是一轮一轮的收割百姓手里的浮财,反而使经济情况更差。】

    “金融”这个词,小猪不太懂。

    但小猪觉得他尽力了。

    为了充盈国库他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毕竟国库没钱怎么准备物资,怎么犒赏将士?没辎重没赏钱谁去打仗?不打仗怎么征服四方,制霸天下?

    伊稚斜单于是被活捉了,但匈奴又没彻底亡国,他们还躲在漠北选新的单于出来!

    【就在这时,桑弘羊接手了这个烂摊子,启动了汉武帝时期第五次货币改革。

    首先最最重要的,就是回收诸侯手里的铸币权,从今以后,有资格铸造钱币的,只有中央朝廷。

    其次,朝廷自己铸币来获得铸币税。假设一枚铜钱应该用1克铜,才能价值10文钱。但现在换成0.8克的铜,其他用便宜金属填补,而这枚铜钱还是价值10文钱。那么省下来的0.2克铜,就是朝廷白挣的。

    积少成多,只要国家经济越发达,市场上流通的铜钱越多,朝廷铸造的钱币越多,那收到的铸币税就越多。

    当然,这个含铜量最少要有个七八成,再低铜钱就过于轻了,老百姓也不是傻子,轻飘飘的铜钱百姓不会认可面值上的价值,会造成货币贬值。

    桑弘羊第五次改革所铸造的钱币,面文印有“五铢”二字,重如其文,因此被称为五铢钱。

    而且,这五铢钱还有一个小创意。】

    【古代使用金属货币,其实造□□的成本很低。因为百姓有一个简单好用的办法,就是用锉刀对着铜钱的边缘用力磨,磨下来的铜屑融成新钱币,凭空生钱。

    而桑弘羊为了防止民间□□,在传统铜钱的边缘,加了一个浅细的外郭,称为“郭半两”。这个技术普通民间根本不可能有,外郭也防止民间再磨边缘的铜屑融成新钱。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世界上最早的钱币防伪技术,遥遥领先。】

    遥遥领先,听到没。

    我大汉就是遥遥领先!

    【这样的五铢钱推出后,果然大受好评,民间的货币使用情况终于稳定下来。即使两汉灭亡,汉五铢也一直流通下去,之后历代铸造的钱币也都是仿造汉朝的样式,制作这种五铢钱。

    直到隋炀帝时期,杨广就犯了刚刚说的错误,将含铜量降的太低了,大量锡铅让隋炀帝时期铸造的五铢钱又轻又白,欺骗人民感情,一己之力拉低五铢钱累积了七百年的信用。

    后来李渊建立唐朝,民间的五铢钱实在没法用了,无奈之下才重新选定新的样式,铸造了另一个鼎鼎大名的铜钱,开元通宝。

    对,开元通宝不是李隆基开元时期铸造的,早在武德年间就有了。】

    七百年……有点短了。

    周朝八百年,刘邦还以为自己的大汉能超过周天子呢,结果连七百年都没有。

    真想知道后世的故事啊!

    【除此之外,桑弘羊还推出了白鹿币和白金币两种奢侈品。

    白鹿币就是用白鹿皮做垫子,售价四十万钱,然后吸引诸侯勋贵来买。因为这种白鹿,只有长安的皇家园林上林苑里才有,所以白鹿币也成了尊贵的象征。

    就像爱马仕一样。不对,叫鹿易威登比较合适哈哈。

    白金币也是差不多的套路,都是用来割上层阶级韭菜的。】

    【当然,桑弘羊为后世做出最大的贡献,还是盐铁专营。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接受了大商人孔仅和东郭咸阳的建议,在桑弘羊的主持下“笼盐铁”,实行了盐、铁和酒的国家垄断经营制度,将盐铁的经营收归官府,实行专卖。

    盐铁糖酒,在古代可都是战略物资。尤其是盐,在没有更多化学手段的古代,盐就是最重要的防腐、保存粮食的手段,铁就更不用说了,从武器到农具,全都跟生产生活息息相关。

    之后,汉武帝在盐铁之外,还把酒也纳入了专营之列。

    这些可都是天下之利,朝廷专营之后,汉武帝再也没缺过钱了。

    而桑弘羊也在五年后的公元前115年,正是被任命为司农丞,成为帝国经济的掌舵人。】

    汉武帝在现在儒生的嘴里,跟始皇帝一样都是暴君的代名词。

    朱元璋的侍讲翰林前两天还暗戳戳的说过,希望自己不要学这些暴君。

    但是他可不爱听这些话。

    他想着,汉代时盐铁是“战略物资”,需要朝廷专营,那么到了现在除了这两样,还有什么也属于战略物资,需要他们皇明来专营的呢?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政策虽然不是专营,但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平准均输”。

    在这以前,所有的税赋都是要押解到中央的,地方是没有地税这个概念的。

    而因为汉代田税都是征收实物,导致大量粮食囤积在长安,造成冗余。

    因此汉武帝下令搞“平准”,也就是说以后山东的大葱就不要运到长安了,直接拉到河南卖掉,盈利的钱直接入国库。

    这样省了运输的损耗,得到更多的钱,还丰富了其他地区的物资,防止商人垄断市场。

    而均输相当于中央调控,根据物价,贵时抛售,贱时收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