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强军小卖部[年代]: 5、大舅哥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的强军小卖部[年代]》 5、大舅哥(第1/2页)

    部队搬|迁是个麻烦事,3营是野|战全训单位,主力战斗人员400多人,另配工程保障连队100多人,如果包含营部机关人员、其他直属分队以及后勤保障人员等等,这个营区会达到近700人规模。

    主力战斗人员先期入驻,一方面是确保春节期间的战备执勤万无一失,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前熟悉新驻训环境,为开春的年度大练兵打下基础。

    工程连尚在西京,负责年后营部机关、招待所、家属院的搬|迁,3营为了方便探亲的家属到访,便在没有满编的9连营房中,辟出空房,供临时周转。

    “这我宿舍,晚上我住对门,回头有什么需要就喊我。”

    冯战南把一堆东西搁地上,冯小晴探亲事前没打招呼,比较突然,他只能把她安排在自己宿舍,今晚他和指导员跟其他人挤一屋。

    冯小晴环顾一圈,房间是简单隔断的两室格局,一间小会客室,另外一间用于住宿,简单整洁的桌椅床板,叠成豆腐块的军被,两个铁皮衣柜上面贴着内务条令。

    墙上挂的东西比较多,两三张尺寸不同的军|事|地|图,以及各种训练计划表、考核标准表、班组训练成绩表,边角还有几张奖状。

    内务收拾得挑不出一点毛病。

    “条件简陋了点,将就一下,单位没女兵,这楼里都是我们9连的兵,很不方便,洗漱尽量在屋里解决。非训练时间,如果想去水房,先跟我说一声,得赶人。”

    “很不方便”,纯字面意思,3营没有一个女兵,水房自然不会有女厕所,更遑论女洗澡间。

    训练时间士兵出操作训,水房自然随便使用,但要在非训练时间用水房,需要经冯战南帮忙确定里面是否有男兵,不然撞上就尴尬了。

    “一会我给你打热水去。”

    冯战南训练一整天,一身泥一身汗,下嘴唇一圈白浮皮,嗓子干得冒火,热水倒大搪瓷杯,咕嘟咕嘟灌一肚子。

    正喝水呢,隔壁隐约传来女人小孩的说话声,他抽空说道:“隔壁住着8连长的爱人,姓朱,你喊嫂子就好。对了,你待多久?”

    “两三天吧,然后去大姑家拜个年。”

    “哦,大姑啊,那是得去看看,咱俩到时候一块去。”

    冯小晴不吭声,出神地端详。

    窗外薄暮如油画一般铺开,他站在窗前喝水,是摇曳的云光树影,有些清晰,又有些模糊,冯小晴忽而分不清虚幻和现实的界限。

    这一刻,她感觉自己很幸运,挤进时间的缝隙,不知道从哪个时间的维度再次见到大哥,有一种深切的不真实感。

    冯家三代军人,部队的强硬作风一代代往下传,信奉流血流汗不流泪。

    举杯喝水的那只左手拳峰有3个狰狞凸起的老茧,视线盲区的那只右手不但有同样的老茧,手腕和肘部还有一片无法消退的战术疤……

    当兵2年是义务,5年是青春,8年是奉献,12年是工作。

    一个农家子弟依靠军事提干,做到连队主官,实属顶|峰,想要再往上一步得有“运”。

    对于大哥来讲,他的10年是战斗的人生,无处不抗争于命运。

    他热爱部队,热爱他的职业,希望转业的结局来得越晚越好,只不过没想到是以那样的方式谢幕。

    她和老爸一同为他收殓,183的大个子,一把皮包骨,身上数不清的旧疤老茧。

    她努力搜寻记忆深处大哥的影子,尝试与眼前的大哥建立联系,过去和现实像两条不断交汇的河流,侵蚀彼此的沙岸,模糊边界,最终形成新的河流形态。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人身上就是一座山。

    120旅的未来,她无法左右,大势洪流也非她一人之力可以扭转,但除此之外,她相信自己还是有能力可以微妙改变他的必死局。

    尽管不知道可以做到哪一步,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蝴蝶扇动翅膀,也能引起一场龙|卷|风。

    事在人为,不做事永远没机会。

    *

    冯战南翻出一套半新冬季体能服,扔给冯小晴,让她换好衣服,准备去食堂吃饭,说完便带上门,等在外面。

    冯小晴三下五除二换好衣服,重新整理头发,梳起高马尾,军容镜里照一照,虽然体能服偏大,但人很是精神,不愧是制式服装。

    而后,她开始清点带来的三个大黑袋子。

    东西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换洗衣物和日用品,另外一类是自|制的即食下饭菜。

    装下饭菜的玻璃瓶是往日走亲访友剩下的水果罐头空瓶,下饭菜种类为四荤三素,四荤是腊肉、鸡、牛肉、鱼干,三素是青椒、黄瓜、豆角,口味分原味、酸辣、麻辣三种。

    其中,原味12瓶,酸辣8瓶,麻辣30瓶,共55瓶手工自|制下饭菜。

    冯小晴的下饭菜手艺得自奶奶真传,上辈子她靠着下饭菜,让大姑认可她的想法,愿意拿出5千元给她开摊起家。

    现在么,既然见到大哥,倒是不必留着这么多了。

    “还没好?食堂那边准备开饭了,动作快点。”门外,冯战南喊了一嗓子。

    “已经好了,你进来吧。”

    冯战南推门进来,就见地上铺排开一大溜瓶瓶罐罐,瞬间,他眼睛大亮,口水嘶流跟着往下淌,之前拎包的时候有感觉是下饭菜,但真见到实物,那股混合肉香和麻辣咸鲜的味道隐隐缠绕鼻腔,口水简直是泛滥成灾。

    别的不提,老妹做下饭菜的手艺,那是尽得真传,甚至青出于蓝,一口粥就着一口酸黄瓜,滋味那叫一个美。

    冯小晴推了推地上的罐子,“我特意带过来的,你拿去给连里的战士们分了吧。”

    “咦,觉悟这么高啊。”

    冯战南快馋死了,但好歹记得还有个大姑,他吧嗒吧嗒着口水,异常艰难地说:“你是给大姑带的吧?”

    “留了呢。”冯小晴拍拍收好的袋子。

    “嘿嘿,那我就不客气了。”冯战南给自己留了瓶酸黄瓜,其余全部打包给9连的战士们,“走,吃饭去。”

    *

    “雄伟的井冈山,八一军旗红,开天辟地第一回……”

    “有一个道理不用讲,战士就该上战场……”

    “过得硬的连队,过得硬的兵……”

    “一支钢枪|手中握,一颗红心向祖国……”

    饭前军歌此起彼伏,冯小晴缀在9连末尾,跟着队伍浩浩荡荡开进食堂。

    食堂有三层,第|一层是各个连队的士兵就餐,第|二层是连部营部的干部用餐区,第三层为独|立包间,专用于接待和会议餐。

    部队用餐有自己的规矩,不得喧哗,禁止交头接耳,吃饭要快,平常半小时以内,紧急情况下十分钟必|须搞定,不过,周末聚餐例外。

    今天恰逢周末,禁酒令执行还不算太严,又是营长发话请老乡“喝酒”,战士们将成箱的啤酒搬上二楼,着着实实要热闹一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