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的强军小卖部[年代]》 7、军嫂(第2/2页)
,大头兵一个,早退了,乡下种地呢。不过话说回来,嫂子你现在的状态特别好啊,微微的肉感,皮肤状态也很好,没必要担心太多‘游泳圈’啦。让健身教练帮忙安排一些加强核心力量的锻炼,或者深蹲这种复合型力量训练,比单纯练某个部位见效更快。”
看着朱萍眉宇间的疲惫,冯小晴心中泛起莫名感触。
她记得上辈子军改浪潮后期,8连长张治国通过考军校博士,提前离开撤编的120旅,故而聊着聊着,不由得多了几分关切,“嫂子有没有想过随军呀?一个人带娃怪辛苦的。”
朱萍闻言,笑容微淡,“嗐,现在风雨飘摇,说不准什么时候老张就下课了,尽量压力不要太大,我在申城的工作还算稳定,睿睿也能接受更好的教育。再说了,大西北这个艰苦边远地区,我能找个什么好工作,孩子教育怎么办,家用完全指望老张吗?就算营里安排我去服务社工作,那么多嫂子呢,一个月能有多少工资?所以啊,就算老张情况稳定,我也不敢过来。”
朱萍娓娓道来,冯小晴也了解了更多情况。
军用服务社是部队的小卖部,从零食饮料香烟到正品军用鞋帽,无一不售,通常用来安置随军家属。人员方面没有定数,大一点的单位能安置十多个人。
朱萍是申城土著人士,张治国的大学同学,毕业后成了一名对外汉语老师,房子工作户口全在申城,这次是趁着学校放假,特地带儿子过来一家团圆。
张治国作为艰苦边远地区的军官,工资和各类补助比内地同级别高多了,养家不成问题。朱萍选择留在申城教书,给孩子优质的教育环境,教师职业兼有寒暑两个假期,不耽误探亲,的确是务实之举。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