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高门: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二嫁高门》 30-40(第24/26页)

阿桥和赵安素看向赵瑞灵,两个人都等着自家郡主如以前一样嗷嗷呜呜叫唤着……去搬救兵或者避开。

    但这回赵瑞灵却坐得很稳当,她甚至还有心情冲乔媪笑。

    “从知道他们存在的那天起,我就盼着能见到他们,如今可算是如愿了,我只怕他们不会为难人呢。”

    嗯?一向对自家娘子颇为了解的阿桥愣住,接着下意识看向窗外,今儿个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倒是赵安素听出点意思,表情不由得有些兴奋,她们伺候郡主许久,一直没有用武之地,现在总算要有她们发挥的余地了吗?

    第40章 第40章再次趁着夜色翻进了郡主……

    “当年跟随在苑娘身边的部曲,除了老国公派下保护苑娘的,一部分是先圣赠与苑娘护身,一部分是得了苑娘的恩情,在她身边报恩的。”郡主府后院的假山廊庑下,乔媪带着几分怅然,回忆着过往。

    “谢氏的部曲如今都在国公爷手下当差,其他部曲当中最得苑娘看重的,分别是常、柳、韩、文四家。”

    “常家家主任羽林卫右监骑卫,投效了抚平将军府秦氏,将军府嫡长子秦进如今是羽林卫右卫将军,他和谢家六郎都是太后提拔起来的。”

    “柳氏带着部分部曲被安排到了飞龙军,柳氏家主靠着鲁国公府的关系,如今在圣都飞龙军上三所,任折冲都尉。”

    “韩氏……”乔媪顿了下,叹了口气,“本来我以为韩太傅念着苑娘的恩情投效了太后,却没料到他竟是为圣人办差。”

    乔媪实在不想多念那些忘恩负义的,说起文氏。

    “文家最是低调,只在太仆寺任小官,不过文家的嫡女进了安靖伯府。”

    安靖伯府赵瑞灵知道,是袁修永亡妻的母家刘氏。

    先前翟山驿追杀那些水匪的常州知州就是刘氏子,长公主驸马也姓刘。

    赵瑞灵心下思忖,也就是说,文家投靠了勋贵……若韩氏没反水,那太后和圣人就还是势均力敌。

    如今却又扑朔迷离起来。

    乔媪继续道:“其他部曲不少,当年苑娘身为灵童转世,几番立下功劳,身份不一般,她身边人最多的时候,接近两千私卫,但除去谢家部曲外,其他人都归这四家掌管。”

    走在她身前的赵瑞灵,安静听着,目光清凌凌地看着假山池畔的残雪,小脸儿没什么表情。

    又散了会步,她才问:“乔媪的意思是,递帖子的这些人当中,有一部分是真念旧情?”

    乔媪失笑,也跟着望向不染尘埃的残雪。

    “这人上了年纪,多少都会念几分旧情,可他们也有家人,如今许多都是做曾祖的年纪了,苑娘留下的旧情,哪儿自家血脉来的重要。”

    “为了能让自家血脉延续如今的荣光,乃至更进一步,旧情便是最好利用的刀剑。”

    赵瑞灵了然,扫了眼在不远处跟着保护她的赵安素和陈尽然。

    按着她阿娘的年纪算,当年那些能独当一面的部曲,这会儿至少也得四十岁上下了,年纪大些的得五六十岁,都从孤林变得枝繁叶茂。

    而林子大了,什么鸟都会有。

    可能当年阿娘就勘破了人性最寻常的一面,才只让安南侯带走了陈尽然等稚童,又挑了赵安素这样的孩子来培养。

    听乔媪说完,赵瑞灵也就对那些旧人,再没了任何期待。

    不过思及安南侯,赵瑞灵想了想,还是让人望西南送了封信,告知自己和穆长舟的亲事。

    到底是阿娘的……前未婚夫,又送了她那么多东西,人家有法子知道是一回事,她早晚也要跟这位安南侯打交道的。

    时值年节,过不了几日就是元宵节,宫里应该还会举办宫宴。

    穆长舟到时也该回来了,递了帖子想上门的人家都有些心急,几番派人带着礼单上门打探。

    赵瑞灵看着阿桥捧在手里的厚厚一沓礼单,笑得颇为嘲讽。

    她在这些人眼里到底是多蠢,才叫这些人面对她的时候,连基本的遮羞衣都不要了。

    “那就让她们按照递帖子的顺序来就是了。”

    一如乔媪所料,虽然递上门的拜帖不少,可来的人还是以常、柳、韩、文四家为主。

    最先上门的是常氏,常右监夫人苗氏,她带着羽林卫右卫好几个卫长夫人,以及自己的儿媳妇,出身太傅府的韩氏上门。

    苗氏看起来已经五十多岁了,身体不算好,说话也柔柔弱弱的,一见赵瑞灵,就老泪纵横,哭得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赵瑞灵自是客气安抚,苗氏稍稍和缓了下情绪才开始说起来。

    “当年若非才绝娘子从叛军手中救下了我夫君,我们也没有今日,这些年我们是日日夜夜期盼着娘子能回来,不然我们怕是死都闭不上眼。”

    “如今总算是叫咱们等到了,虽说当年夫君为了保全娘子手下的部曲,不得不投靠了秦氏,但我们始终记得自己的主子是谁。”

    “郡主如今即将嫁给醇国公,夫君交代我定要跟郡主说清楚,无论郡主和国公是走哪条路,咱们这些部曲们定会生死相随!”

    她擦着通红的眼眶,一脸决然地对着赵瑞灵下跪。

    “就是秦氏,这些年也始终对太后忠心耿耿,如今只等着郡主吩咐,往后我等必然唯郡主马首是瞻。”

    “韩太傅所为,我常家和秦家都不知情,也绝不会跟韩太傅一样犯了糊涂。”

    她儿媳妇韩氏一脸愧疚的低下头,却什么都没说,摆明了跟婆家一条心,也算是常氏彰显自己治家有方的投诚了。

    赵瑞灵了然,常氏是替自己和背后的主子,来试探她和穆长舟如何站队的。

    她没就韩太傅一事说什么,客客气气将人送出了门。

    柳氏来的是折冲都尉府的嫡长子夫人岳氏,岳氏看起来跟赵瑞灵年纪差不多,跟她一起来的,多是飞龙军出身的武将女眷。

    岳氏也是武将之后,说话行事比苗氏干脆利落得多。

    “先前我们不敢上门,一是怕会让郡主成为众矢之的,给郡主添麻烦,后来您得封郡主,我们才松了口气。”

    “二是这些年,家公与鲁国公虚与委蛇,少不得替张氏做了些腌臜事,我们没那么容易脱身,牵一发而动全身,只能谨慎行事。”

    岳氏见赵瑞灵面色看不出喜怒,干脆说得更明白些——

    “我等皆为谢氏部曲,若旧主亡故,我们便是一盘散沙,只能随波逐流,苟且偷生,都不敢说就能保下命来,不论做任何事都多有桎梏,不敢平白丢了命只得一个蠢字。”

    “可若有金玉符节号令,按大昭律例,但为部曲,不忠者死,非旧主之令不得改换门庭,即便鲁国公府也不能拦,到时候哪怕鲁国公府不肯放人,只要能为郡主效忠,我等也就不怕了!”

    赵瑞灵从岳氏这番坦诚中抽丝剥茧,听得确实足够明白,柳氏想要试探她到底有没有能号令部曲的金玉符节。

    她依然没给准确答复,只说自己知道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