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公主她不装了: 3、第 3 章(修)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长公主她不装了》 3、第 3 章(修)(第1/2页)

    殿内几人沉默,如遭雷击。

    听政?谁?长公主吗??

    这个无视礼制的长公主?这个调戏朝臣的长公主?这个非明珠不戴,还给小倌写艳诗的长公主?

    就连太保牧高轩都坐不住了。

    “陛下,此事不可儿戏!”

    卢归帆和牧高轩两人齐齐站出。

    自古以来,哪有长公主听政的道理?

    长公主若无二心,那便罢了,但若有一丝异动,那岂不皇权不稳,亲手给大梁安了个隐患?

    “太师太保无需多言,朕已经决定好了,”乔昭摆手,“太皇太后既能垂帘听政,皇姐如何不能?”

    两人面面相觑,犹豫是否要继续反驳皇帝。

    有人可自始至终都在一边站着,偏得皇帝欢心,他们若还固执己见,怕日后更没人盯着宇文鹤谄言。

    乔昭回头,看向正垂眸盯着奏折思考的乔知意,主动将方才几人讨论的话题说出:

    “皇姐,听闻渝州震情严重,朕折中了二位大人的意见,拨了一百五十石粮食过去赈灾。”

    乔知意侧耳听着,点了点奏折上“准拨太仓米一百五十石”的朱批,眉梢轻挑:“可行。”

    “何不多拨五十石?”

    她随口问了句,牧高轩听闻赶紧出列,语气有些急,也想着借长公主的嘴劝劝皇帝。

    “回长公主,渝州路途遥远,地势险峻,赈粮转运实有难处,陆路车马日行不过三十里,水路逆流还需更多时间,恐未至灾区,先折损半数粮车于途中啊!”

    乔知意点头:“那何不少拨五十石,其余先行靠瑶州接济?”

    渝瑶两州交互毗邻,土壤肥沃,此时渝州有难,乔知意下意识想到从瑶州调粮过来。

    “微臣正是这个意思。”牧高轩摇摇头,显然心疼极了那些在路上损耗的粮食。

    “长公主!”卢归帆见他如此,也不再掩藏什么,跨步上前:“瑶州情势实有难言之隐啊!”

    他情绪有些激动,“彼地与十六国接壤,边关尚有战乱,蛮国游骑常夜叩边城。”

    “如今四月,尚未秋收,纵府衙还有余粮,边关将士诸多,也拿不出多少给渝州赈灾呀!”

    卢归帆出生瑶州,南三北四、东孟西卢中的仙源卢氏,家书时常抵达凤缙,对瑶州现况最为熟悉。

    乔知意略做思考,见状,卢归帆再次看向皇帝。

    他不指望能凭借长公主改变什么,只希望皇帝能消了从瑶州调粮的打算。

    “诶呀,这……”乔昭挠了挠头,见被两位大臣绕回这个问题,下意识的又想看向宇文鹤。

    怎么这不行,那也不行的?

    “皇弟莫急。”乔知意见乔昭这副没主见的样子,蔻丹抵着下巴道:“本宫有一计,就是不知皇弟和各位大人,愿不愿意听。”

    乔昭顿时收回视线,两眼亮晶晶的看她。

    “自然!”

    殿下几人纷纷拢起袖子,虽不信这位整日没个正形的长公主能说出些什么有用的,但身为臣子,该给的礼数都得给周到。

    乔知意将批过的奏折搁上案面:“不若分粮于沿途七府,命当地官仓先行借贷救急。再着剑南节度使开军仓周转,如此可省千里转运之耗。”

    将一百五十石赈粮分散储存在运输路线上的七个州府官仓,再凭借地方官仓借贷制度,令灾民众凭官府凭证,就近向沿途官仓借粮。

    再调动剑南节度使掌握的军仓储备,二次进行区域调配,节省自凤缙至渝州的千里运输损耗。

    “诸位以为如何?”乔知意眼神带笑,扫过殿下三人。

    卢归帆将话在脑中一捋,瞬间激动起来:“此计可行!”

    只要分散开,不只盯紧瑶州的粮仓,那适当的调动,便能解渝州灾民之难题。

    牧高轩算了算时间:“若是加快动作的话,不出数日便可实施救灾,若是水路两分,粮耗将更少!”

    长公主妙计!

    卢归帆和牧高轩同时对视一眼,眼中明晃晃藏着惊喜。

    “不愧是皇姐!”乔昭高兴的击掌。

    他其实没太懂,但见太师太保这个反应,想来就该是个极好极好的主意。

    乔昭扭头看向宇文鹤,追问:“太傅如何觉得的?皇姐说的可好?可妙?是否聪慧过人?”

    宇文鹤安静听着几人讨论,不予意见,见皇帝问起自己,便一一附和道:“回陛下,臣觉得好极,妙极,长公主自然天资聪颖。”

    他顿了顿:“陛下如若不弃,可将此事交于臣操办……”

    “陛下!”

    “皇弟!”

    预料到他要说什么,卢归帆赶紧上前,乔知意也提声打断。

    方才一句话不说,此时倒接得勤快!

    她瞥了眼立即止声的宇文鹤,扭头看向乔昭:“此事甚急,还需通知兵部,皇弟何不诏兵部尚书?”

    理论上,无论是节度使的军事调动,还是武官任命等事务,都需经过兵部操办,如今的宇文鹤不过是一太傅,哪有让他插手进来的道理。

    乔昭显然是没想到,他连喔两声:“先前遇事习惯过问几位老师,还得是皇姐想的周到,朕这就宣召!”

    见此情形,卢归帆也不禁松了口气。

    他与宇、牧三人同担教导乔昭之责,几年相处下来,旁人或许不知,但太傅宇文鹤那些习惯性的谄媚逢迎,另两人都看在眼里,只是素来不愿多言。

    见长公主明辨是非的样子,想来也不会偏袒任何人,如此一来,倒能维持往日三师间的公平公正。

    卢归帆默默退后一步,恰好与身侧的牧高轩并肩而立。后者悄悄撞了撞他的胳膊,朝另一边宇文鹤的方向努了努嘴,眼神里带着几分促狭。

    平日被小皇帝宠信惯了的太傅正垂着嘴角,面上瞧着倒也没什么明显的不悦,可周身那股子阴沉沉的气压,却像浸了冰水的棉絮似的,沉甸甸地压着。

    卢归帆眼帘微垂,不动声色地偏过头,权当未曾看见。

    皇帝下令传召兵部尚书,完事后,又迫不及待的看向乔知意:“皇姐今日帮了朕大忙!可有什么想要的?”

    他一张小脸俊秀白净,眸子亮晶晶的,俨然是一副乔知意开口要了就能给的架势。

    这话也恰好合了乔知意今日的来意。

    她轻咳:“皇弟可知,前朝武邑之乱时,孟伯山年逾六旬仍能挽狂澜?但本宫这些天见着的这些簪花郎,身上没个二两肉,怕是连弓弰都摸不利落。”

    乔昭挠了挠鬓发,小脸一皱,眼神懵懂的看着乔知意:“那皇姐的意思是……?”

    乔知意抿唇,意识到皇弟不聪明,但介于年岁稚嫩,便还是原谅了他,干脆道:“本宫想开设武举,广纳寒门猛士。皇弟若是同意,便下旨吧。”

    刚松懈下来的卢归帆顿时浑身紧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