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窝囊废攻重生日常》 30-40(第3/22页)
“我娘子是不是在你手上?!你为什么要抓他?!”
“别冲动嘛,皇长孙殿下。”
梁元祯在这个关头,竟然还能笑出声来,伸出手,拍了拍武思忧的手背,轻声道:
“若你好好配合我的计划,我自然不会伤害你的娘子。”
武思忧眼底几乎要淬出火来,愤怒让他浑身发抖,掐着梁元祯的脖颈,直到梁元祯的脸颊涨红发紫,他才恶狠狠地将梁元祯甩到地上,居高临下地看着他,道:
“你到底想做什么,直说便是。”
他说:“但要是被我发现你伤害我的娘子和孩子,我会毫不犹豫地杀了你。”
梁元祯倒在地上,捂着被掐红的脖子,大口大口地呼吸着,好半晌,才咳嗽几下,冷笑几声,慢慢坐了起来,
“皇长孙殿下还真是深情。”
武思忧忍无可忍,“有屁快放。”
“给我看看你的胎记。”
寄名锁可以拿到手,可是他不知道胎记在哪里,究竟又是什么形状,只能逼着武思忧将胎记亮给他看,他好在自己的身上仿制一个一模一样的:
“待会儿会有人来伺候,如果他们没有看到我身上的纹身,我就暴露了。”
他顿了顿,道:“如果我暴露了,被赶出东宫,你猜是你的动作快,还是我杀你娘子的刀快?”
武思忧冷冷的看了他一眼,旋即毫不犹豫地脱下了衣服,将身后的胎记亮给了梁元祯。
他不知道梁元祯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但他不敢去赌那个可能性。
如果乔清宛和孩子真的都在梁元祯的人手上,武思忧就算丢了皇长孙的身份,也不可能让他们受到一点伤害。
梁元祯看着武思忧后腰的太阳花胎记,仔细记下了形状和位置,随即道:
“可以了。”
武思忧重新将衣服穿上,看着梁元祯,道:
“什么时候放了我娘子。”
“等我的名字上了皇家玉碟,我自然会放你娘子走。”
梁元祯轻咳一声,显然还没有缓过来,武思忧掐他的那一下,差点要把他掐死了:
“你出去守着吧,我有事自然会叫你的。”
他慢慢从地上站起来,垂手意味深长地笑:
“多谢皇长孙殿下。”
武思忧用力捏紧拳头,用了所有的自制力,才没有在梁元祯的脸颊上来一下。
忍住,忍住。
清宛和孩子,还在他手上。
武思忧反复告诫着自己,随即深呼吸一口气,缓缓松开双手,打开殿门走了出去。
没多久,有宫人捧着衣服鱼贯而入,准备伺候梁元祯沐浴。
也不知道梁元祯是用了什么样的方式,伪造了一个与武思忧一模一样的胎记,纹在后腰,以至于瞒过了宫人和江照愉。
江照愉在得知梁元祯腰上有一个胎记之后,很是开心。
有了信物,又有了胎记,基本就可以确认梁元祯的身份。
梁景樨带着梁元祯去见了皇帝,回来之后,便宣布两个月后便举行册封仪式,将梁元祯的名字加入皇家玉碟,并封梁元祯为皇太孙。
皇长孙和皇太孙的身份不同,封梁元祯为皇太孙,就意味着梁景樨这个太子的位置坐的比之前更稳了。
而只要他一驾崩,梁元祯就能顺利即位,成为大周新的皇帝。
朝堂内的暗流涌动更加剧烈且频繁,但是武思忧完全没有心情去管这些,满脑子都是他的娘子究竟如何了。
乔清宛下个月就要临盆生产了,但现在却还在梁元祯手里,梁元祯会照顾好清宛吗?
他的孩子能顺利出生吗?
一想到这个,武思忧就分外焦虑。
他曾经不止一次请求梁元祯,让自己见一见乔清宛,但每一次都被梁元祯推脱过去了,导致武思忧每一天火气1都很大,可又只能默默隐忍。
两个月后,皇长孙的册封典礼顺利举行。
册封典礼那天,内使监官将皇帝的御座及香案陈设于奉天殿,第一通大鼓敲响,金吾卫甲士齐齐位列午门外东西两侧,旗仗队位列于奉天门外东西两侧,百官身着朝服,与各司执事各就各位,等待第二通大鼓敲响。
第三通大鼓敲响之后,引使官引导百官,前往丹樨处拜位侍立。
印宝由尚宝卿捧出之后,沿途侍卫警戒,清道止行。
大乐起,旌旗仪仗招展,执鞭卫鸣鞭,梁元祯从奉天门东门进入奉天门广场,叩拜父君梁景樨。
叩拜后,在内赞官的接引下,梁元祯进入奉天殿,梁景樨代皇帝在奉天殿宣布梁元祯为皇太孙,并赐予九旒冠冕和九章衮服,形如皇太子,玉圭如亲王。
梁元祯受冕服和玉圭,入殿向皇帝行礼,百官跪拜于丹樨之下。
次日,诸王及百官前往文华殿朝贺皇太孙。
礼成过后,皇太孙需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亲兵,用以护卫。
关于亲兵的挑选,百官议论纷纷,争执多日,都没有定论。
“此事本宫已经为太孙谋划,亲兵需从军队中挑选五千精兵,用以护卫。”
梁景樨道:
“亲兵之首,我也已有人选,此事不必再议了。”
睿王闻言,在玉阶下轻哼一声,道:
“兄长如此独断专行,岂不是寒了老臣们的心。”
朝堂中登时议论纷纷起来。
“睿王殿下说的有道理。”
“亲兵用以护卫皇太孙,确实应该好好挑选才是。”
梁景樨闻言,抬高了音调,道:
“既如此,不如由睿王为太孙挑选亲兵之首,如何?”
睿王闻言,有些惊讶地看着梁景樨,思考片刻后,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愿为皇兄分忧。”
梁景樨微微笑了笑,没有吭声。
等散朝之后,梁景樨回到东宫,没几天,就收到了睿王推荐来的亲兵之首的人选。
“夫君,真的要让睿王得逞吗?”江照愉有些忧心忡忡道:
“让睿王的人成为亲兵之首,岂不是等于悬剑于头顶,随时有杀身之祸?”
“无妨,我心里有数。”
梁景樨指腹摩挲过人选的名字,随即在“陈和”的名字上点了点,笑道:
“陈和,陈和”
“倒真的是个好名字。”
“来人。”梁景樨唤来近侍,道:“去告诉睿王,明日就让陈和前往太孙府,组建亲兵。”
“顺便在密道里放一封信,就说可以动手了。”
“是。”
三天之后,陈和前往皇太孙府,组建亲兵。
而梁元祯却因为腿疾一直未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