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80-90(第20/33页)

他改得并不是很顺利。嗯……也不能说是不顺利,可以说是完全系统紊乱。”宋临州陷入回忆,作为同样的直板选手,自然知道直板现在对于乒坛来说是什么样的处境。“当初教练们提议要让我们从直板改横板的时候,我没有同意因为当时觉得改横板的风险太大,而且从小开始练直板,有一种情怀难以割舍。但他听了教练的话,后来改得非常不顺利,不仅没有发挥好横拍的优势,而且连之前的手感也找不到了。”

    直板以推、挡、挑打为主。讲究一个落点灵活、变线出其不意。

    横板以搓、拧、相持为主。要更加凶悍和有进攻性。

    这是两个完全不一样的打法。

    朱淇能想象得到。

    丢掉自己练了十几年的习惯要重新从头开始,这样的勇气不是所有人都有的。

    哪怕是朱淇,让她完全扔掉横板的战术体系,从最基础的开始练习直板怎么打,朱淇觉得自己百分之百打不好。

    这个过程光是想一想,就够让人痛苦的了。

    “后来他为了能够练好横板,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和时间,或许很多男队的球员觉得我平时训练很努力,但实际上跟他比根本不算什么。而且最开始的时候我们两个人的水平差不多,打男单的时候经常有输有赢。但是自从他决定从直板改成横板之后,整个局面就不一样了,他几乎没有赢过我。”宋临州声音越来越低,好像因为这件事联想到了因为是直板在国家队前两年没有任何出头之日的自己。

    身为运动员,朱淇自然也知道打不出来会面临着什么样的结果。

    两个一开始就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

    因为自己的道路走差了,而导致永远没有办法跟上对方。

    同样的,朱淇也非常能理解当时森宇南的心情。

    就连猫猫和自己,这么铁的关系,朱淇都能感觉到猫猫从手术完回来之后很多时候的不自在。

    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是朱淇的话,她也接受不了原本五五开的对手突然一路领先,自己怎么也打不过了。

    很多的运动员的心理经常出现问题也是因为自己的水平止步不前,但身边的人一直进步。

    宋临州叹了口气,继续说:“后来我就去了国家队,而他一直留在朝京队。第二年我再回去的时候他已经不在了,听教练说因为直改横改得不好,教练们已经决定放弃他了。于是他就自己申请退队,当时我联系过他,可怎么也联系不上,所有人都说他退役了。再后来,我在港队的比赛里看到他,才知道他去了珠港。”

    其实在当时珠港队来朝京的时候,宋临州和他打过招呼,但他似乎并不想要和宋临州叙旧。

    想必当初在同一省队,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美好的回忆吧。

    朱淇露出了不理解的表情:“那你们省队的教练也太不是个东西了,让人家改技术之前难道没有思考过对方能不能改得好吗?身为教练作出的每一个决定都要认真考虑对球员负责啊,肯定要提前想到如果技术改的不好,是不是还能重新把之前的再捡回来。”

    但这句话说完之后,朱淇又觉得也是在意料之中。

    她是比较幸运的,在进市队之前跟着小姨父练球,在市队没呆两年又进了省队认识了何千路。

    后来在国家队又跟着徐冬练,国家队总教练任心华也很照顾她。

    但不是所有人都像她一样幸运。

    那么信任教练,把自己的全部未来都交给教练,听从教练的指使去改技,结果改的效果不理想之后就被教练当成弃子扔掉。

    当初离开朝京的时候……他会想什么呢?

    宋临州不知道,他们也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过面了。

    “但是他现在改得已经完全看不出之前直板的样子,也不知道在珠港经历了什么,肯定也是经历过彻头彻尾挖心椎骨的训练才有了现在的水准。这小子肯定是个狠角色。”朱淇托着腮,拿出遥控器把录像带又倒回到最开始,打算从头再看一遍……

    /

    混双比赛进行了两天。

    麒麟组合打的相当不错。

    两场比赛都是大比分【4:0】结束。

    整个团队都喜气洋洋的。

    朱淇和宋临州他们两个人搭配了那么久,在默契上面其实并不需要担心。

    港队的这两个球员搭配的时间只有三四年,但是彼此之前的配合也相当不错。

    他们在32进16的时候打的是雅典队的混双,虽然说雅典队这两年乒乓球的水平有所下降,但毕竟也是统治过一段时间乒乓球大国。

    朱淇和宋临州之前也打过那对雅典混双,大比分【4:3】赢了,并不是那么好打。

    当球员彼此双方的水平差不多的时候,有一部分就要考验场外指导的能力了。

    徐冬比球员们先进场,早早坐在场外指导的位置上等着。

    简单的入场介绍,双方球员从左右两侧的候场室走出来。

    每走出一个人,现场的欢呼声就响一次。

    中华队的球员非常好认。

    红色的鎏金点缀运动球衣,后面的名字和国籍也是大金色,随着运动员的走动在灯光下闪着浅碎的光泽。

    在整个莫斯科体育馆的素白色调里面,显得非常显眼。

    今天好像回到了四年前。

    那个时候的徐冬,也只是一个退役了之后加入国家队没多长时间的小教练。

    朱淇也才刚加入国家队两年。

    虽然那个时候她已经拿了不少的成绩,但还不到18岁的年纪看起来实在是太过稚嫩,给人的感觉也纯净得像是刚步入大学校园的高中生而已。

    而现在,朱淇看起来已经非常干练了。脸部的轮廓更加分明,原本空荡荡的衣服也能撑起来,头发有些长了,扎了一个小辫儿垂在脑后。

    看着一个15岁的女孩变成21岁的女青年。

    徐冬突然也有了一种“时间过得好快”的心境。

    选边结束,双方开始赛前拉球。

    全场寂静,只能听到白球来回被击打的声音。

    哒、啪、哒、啪……

    朱淇之前没有和嘉嘉打过,上一次接触还是在朝京的交流赛,这是第一次面对面感受纯削球手的风格。

    在球打过来的时候,朱淇确实有一种不一样的接球触感。

    正常情况下来说,因为对方球员会给球增加旋转和力量,所以球再打过来的时候是有一定的撞击感。

    但是嘉嘉打过来的球没有,很软,轻飘飘的。

    有点像朝鲜昔灵恩用防弧胶皮打过来的球。

    在听说港队也要参加混双的时候,阿水其实给朱淇和猫猫都讲过自己跟嘉嘉打女双的一些感受。

    第一局开始之前的间隙,朱淇用非常快、音量非常低的声音对宋临州说。

    “她是主削球的,所以港队的进攻点在男队员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