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生在90年代身披国旗[乒乓]》 90-100(第28/45页)
就像是一个杀红了眼的赌徒。
明知道接球的时候有风险,但还是想要拿下自己的第十个球。
在第一次尝试站起来的时候,朱淇就能确定,自己是韧带拉伤了。
因为疼痛感和上一次不一样。
队医过来的时候,他和徐冬一人架着朱淇一条胳膊,把朱淇扛到了旁边的椅子上进行简单的检查。
队医在朱淇的脚踝处轻轻按捏,询问朱淇的疼痛情况。
旁边明显有一些是日本人的应援人群,头上绑着白底红圆圈的头巾,手里还拿着一个圆锥形的看起来像喇叭的充气棒,来回敲打,发出“吁”声。
朱淇自然知道,这是日本人在向自己发出嘘声,以为是朱淇故意在拖延比赛。
但是长眼睛和懂形势的人都知道。
朱淇早就已经开始全方面追分了,现在因为紧急暂停损失最大的根本不是在原香,而是朱淇。
如果仅仅只是暂停的话就算了。
因为脚伤影响了后续比赛……
其他教练们也都从看台上走下来,纷纷围了过来,隔着两层挡板也看不到里面的具体情况。
国际乒联有规定只允许一名队医和一名教练进入,哪怕是总教练也不可以。
徐冬在旁边一直盯着队医检查朱淇的脚,低头询问:“怎么样?严重吗?不会和上次一样吧?”
队医只要一触摸到韧带区域,朱淇就会表现出疼痛的表情,他特别想告诉徐冬,可能要比上一次还要严重。但是作为国家队的队医,这个时候需要总结一下措辞,只能说得稍微婉转些:“有可能扭到上次的旧伤了,初步判断骨头应该没事,有可能是韧带……你还能动吗?”
朱淇也缓过来了,微微转动了一下右脚,只要不朝外用力就没有明显疼痛感,便点点头:“能动。”
“如果实在疼得厉害就不要逞强。你……”
徐冬说完之后,就说不下去了。
都打到这里了,怎么可能直接放弃?
比赛一开始,单打又没有什么p卡一说,还能换人顶替朱淇打八强赛的,那就是直接弃权了,在原香不用打后面几场就可以直接晋级。
朱淇想都没想:“我当然能打了,比赛正常进行!”
徐冬点点头,拍了拍朱淇的肩膀。
哪怕是换位思考一下,自己如果当初做运动员的时候,打到朱淇这个位置也不可能说不打就不打了的。
这又不仅仅是朱淇一个人的事情。
而是整个国家队,把女单这个任务交给朱淇的信任。
队医只能暂时先给朱淇的右脚上绑了一层弹力胶带,然后让朱淇稍微活动一下,确保束缚得不是太紧之后又让朱淇站起来活动活动。
疼痛感依旧清晰。
比上一次扭伤严重很多。
但是有弹力绷带给一点压力,倒是缓解了不少。
要说影响吧,也不是完全没有。
只能靠她自己来克服了。
朱淇尝试着用右脚在地上稍稍踩了两下,皱着眉头说:“没事儿,不影响。”
但是任谁看了朱淇这个表情,都知道不可能完全没有影响。
任心华走了过来,隔着三米的第二层挡板外面对朱淇说:“不要给自己的脚太大压力,保护好自己的体能。”
虽然任心华只说了这简单的一句。
但是里面暗含的内容就非常复杂了。
之后还有很多比赛要打呢。
朱淇知道任心华是想要告诉自己,现在在原香的已经开始处于劣势了,让朱淇继续保持之前的反手快拨,打乱在原香的节奏。然后给球加满保险,让在原香不要打出大角度的斜线球。
朱淇点点头。
然后徐冬过去和裁判交涉。
医疗暂停的时间也结束了,裁判坐回到自己的裁判椅上,举起手来。
随着现场观众一阵阵欢呼,朱淇握着自己的球拍,伸手擦了擦胶皮上的薄灰,确保胶皮的干净整洁之后走到桌边停下。
刚才那个球,自己没接住。
分数是在原香的。
裁判面前的计分板显示着本场比赛的分数。
【小比分,朱淇9:9在原香】
朱淇感觉自己的右脚在用力蹬地的时候,还是会有一些钻心的疼痛,这种疼痛的感觉就像是有一根针扎在骨缝里。
随着每一次挪动,针尖就会在骨缝里扎得更深一点。
旁边观战的猫猫非常能感同身受。
其实伤病对于运动员来说非常常见,只要现役时间超过三年及其以上,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身体上的损伤。
之前还有一次比赛的四强,里面有三位选手做过手术,剩下一位在准备做手术的过程中。
那场比赛还被很多媒体戏称为老弱病残组合。
有的时候比赛到最后比拼的,除了技术上的优势之外,还有一些是身体素质。
在大家都有伤、体力不支的情况下。
谁能够突破困境,拥有强大的意志。
谁就能获得比赛的胜利。
朱淇深吸一口气,然后轻轻晃了晃脑袋。
以前也不是没有带伤比赛过!
她可以!她能行!!
接下来又是在原香的发球局。
朱淇谨记着任心华刚才的交代,在原香开始发抄底发球的时候,就立刻给球加上保险。
在原香像是故意似得,也不像之前那几个球,一直追求前三板的得分,也开始和朱淇左右开弓拉动自己和朱淇都满场跑,每一个球都打斜角位置。
朱淇刚开始还能跟上在原香的跑速,但是到了第五个球、第六个球的时候。
只要从左台往右台跑,在原香就会立刻抽一个快球。
啪嗒!
朱淇脚步慢了一步。
在原香得分。
【小比分,朱淇9:10在原香】
乒乓球在空中飞动的痕迹,有一种被灌注了一层保护膜似的沉重感,但是在原香起手的时候,朱淇暗叫一声不好。
开始准备往左侧滑步挪动。
朱淇的“跳桩”小碎步本身就是前脚掌抓地,靠整个脚步跳动来达到身体灵活穿梭的目的,脚踝骨在脚步转动的时候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就意味着,朱淇不可能不继续磨损自己受伤的脚步。
哪怕是其他人,从小开始练“螃蟹步”或者港队擅长的“弹簧步”,也都建立在用脚之上。
这个时候“跳桩步”的劣势就体现出来了。
那就是没有其他两种传统步伐,还能分担一些作用力给膝盖。
一看到朱淇又开始往远台挪身位,猫猫长叹一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