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60-70(第18/19页)

?”

    永琏想想也是,不说别的,兄弟感情这件事上,汗阿玛和五叔是正面例子。

    自从兄弟俩把话说开后,永琏发现大哥更依赖自己了,连翻书房的事儿都和自己商量。

    今年朝中商议决定,允许汉军旗出旗自谋生路,永琏和汗阿玛聊起这件事时,就提到了翻书房。

    只让汉军旗人出旗,一是因为满人是自己人,朝廷当然先养满人,二也是因为很多满人养尊处优惯了,文不成武不就,让他们出旗,他们根本就养不活自己。

    永琏就和汗阿玛说,这样下去满人只会更废物,翻书房翻译出那么多书,有多少满人读过?反而是那些翰林院的汉人官员在学。

    “朝廷已经办了旗学,但并非所有人都是读书的料。”乾隆道:“满人还是应以弓马骑射为主。”他看满人就像看自己家人,不由自主的护短。

    “可天下承平日久,不打仗的时候他们可怎么办?”永琏说。

    乾隆挑挑眉,示意永琏说。

    “就是因为朝廷给满人提供的太多了,很多人到旗学读书就是为了领津贴混日子,哪里是为了读书?依我看,应该设置严格的奖惩制度,考评下等的把钱粮让给考评上等的学生。”

    旗学也有一些奖惩机制,但太好钻空子。很多旗人仍然浑水摸鱼,毕竟他们

    就是不读书,也能混个差事,实在混不上差事,也有朝廷贴补。最差最差的大不了典卖房屋土地。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优待太多就会让他们失去谋生的本事,是在害他们。”永琏说着抱起在地上摊开肚皮让他摸的小猫,“就像清宁,被您精心喂着,它都没了捕食的能力。”

    “说它干嘛。”听永琏说自己的爱猫,乾隆顿时不乐意了,把清宁夺过来温柔地摸着,“这是我们清宁命好,其他小猫羡慕还羡慕不来呢。”

    永琏撇嘴:“……这幸亏您有钱,若您穷了养不起它,它出去觅食,岂不是要被其他小猫欺负?”

    乾隆知道他话里有话,哼了一声。不过这确实是个很棘手的问题,朝廷无法给所有满人安排差事,他们又不能做生意,至少表面上不能,养活他们就是个问题,随着满军旗人口越来越多,到永琏继位时,会给朝廷造成更大的负担。

    通过旗学的奖惩办法激励满人读书,倒也是个循序渐进的办法。乾隆就答应下来。

    “今年事情太多,明年再安排。”乾隆道:“顺便给旗学加一些课程,我已经让你十六叔公领人编纂新教材了。”

    永琏闻言,惊喜地睁大眼睛,“真的?是数学教材?”

    乾隆点头,“以前的数学教材过时了,你十六叔公说要多加一些几何内容。”

    永琏记得原本历史上十六叔公后来专注搞音乐去了,现在的工作重心却还在数学几何上。

    在永琏看来,这是好事、

    “还有《乾隆新要》也一定要学。”永琏道:“这是基础教材。”

    乾隆颔首,“现在恐怕没几个人敢轻视此书了。”

    今年乾隆召见新科进士们,随意问了个日心说相关的问题,其中三分之一都傻眼。

    乾隆再次大发雷霆,在谕旨里把这些进士所在省份的学政臭骂一顿,并扣半年俸米。

    这惩罚不可谓不重,各地官学开始重新学习《乾隆新要》,虽然朝廷没有明文规定,但很多官学都会在县试前加试《乾隆新要》

    乾隆倒不是觉得日心说有多大意义,但这书名带了“乾隆”两个字,就不容轻视。

    虽然《乾隆新要》里只是一些很浅显的内容,但能普及一点是一点。开了这个头,就会有人往这件事上动脑筋。

    尚书房里弘曕、永璋他们也都要学《乾隆新要》,在永琏的建议下,尚书房每个教室都摆了简易版的地球仪。

    永璋、永瑸,甚至连巴勒珠尔他们都知道亚细亚、利未亚。永璋还知道有位堂叔带着商队去了利未亚。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在这样的环境下,粤海关弄回来一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允禄会洋文又精通算数,自告奋勇要带人翻译这本书。

    这种在他爱好之内的事儿,他哪怕推了所有宴席,也一定要干的。

    永璜因为学了洋文,永琏就建议他去给十六叔公帮忙。

    永璜第一次找汗阿玛毛遂自荐,心中忐忑。乾隆却一口答应下来,还要让永璜挂名总负责。

    允禄听说永璜的名字要排在自己前面,也不生气,他都这把年纪了,要这功劳没什么用,扶一把晚辈是应该的。

    不到三个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翻译好了,乾隆没怎么看懂,但听允禄和永琏都说这本书非常有意义。

    正好今年秋收结束了,有些地方虽遇干旱,但因为有了蒸汽抽水机,收成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乾隆于是借机封赏两个儿子,皇长子永璜翻译有功,封定郡王,永琏发明蒸汽机,创办《国朝新闻》有功,封慧郡王。

    两位郡王都举行了非常正式隆重的册封典礼。

    永琏第一次穿上郡王吉服,乾隆这才意识到,原本胖乎乎的儿子今年瘦了不少,身量也长高了。已经褪去几分稚气,有了少年的挺拔俊秀。

    乾隆还顺便给永璜的生母哲妃追晋为哲悯皇贵妃。

    永璜得知此事,喜极而泣。亲往哲悯皇贵妃停灵之处拜祭。

    路上,就有富察家的远亲来请安,很多人永璜都是第一次见,就关心他们家中情况,得知富察家的人虽不似高家、金家那样显赫,这两年也都陆续有了差事。

    永璜也说自己在宫里很好,汗阿玛和皇额娘都经常关心自己,弟弟们也都很尊敬自己。

    永璜说这话,是为了让额娘家的亲戚放心。但很快宫里就出现一种声音,说大阿哥十分得宠,甚至压过了二阿哥,证据就是大阿哥翻译的功劳没多大,却能同样受封郡王,生母还追晋皇贵妃。可见皇上对大阿哥十分看重。

    加上皇后已经多年无子,也佐证了帝后感情其实没有表面看起来的那么好。

    更可怕的是,这消息是在内务府包衣之中流传。乾隆和皇后很快都知道了。

    乾隆气得半死,立刻就要叫永璜来质问。

    正好这时候永琏过来给他看新画的油画,见乾隆黑着一张脸,就笑眯眯问:“汗阿玛怎么了?哪位大人惹您生气了?”

    乾隆不答,而是问永琏,“你大哥呢?”

    “在屋里做功课吧。”永琏说着鼓鼓脸颊,“舒师父布置的文章越来越难了。”

    步军统领鄂善因为贪污被赐死,这职务就由舒赫德接任。他同时还兼任兵部事务,非常忙碌。

    永琏还以为舒师父对他们的要求会放松一点,然而并没有,每次布置的功课都会逐字检查,仔细批阅。

    “你呀,现在已经不是该为功课发愁的年纪了。”乾隆在儿子的脑袋上拍了下。

    永琏不明所以,“那我要为什么发愁?”

    乾隆看看他,心说也确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