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妹薄情( 双重生 ):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表妹薄情( 双重生 )》 40-50(第22/25页)



    门外忽地响起两声轻叩,随即有人问道:“微明, 你在?吗?”

    “在?, 请进?。”

    他仍将目光落在纸上, 笔尖蘸墨,继续写?最末的两句。

    门?被推开,走进?一个穿青袍的男子,见他还在?刻苦, 啧了一声, 道:“这过节的日子,大家都出去玩了, 只你还在?学。再是外头吵得很,你也能写?得下字?”

    许执写?完最后一字,将多余的墨捻去,收笔搁放,这才回头, 严肃的神情微松, 问道:“既如此, 你怎不出去玩?”

    张琢笑道:“还不是想?着你, 邀你一道。他们都在?楼下等着,要不要去?”

    “那劳烦治玉兄等我片刻, 我换身外袍。”

    许执走到角落的竹箱旁,打开箱盖,从里取出件叠放整齐,稍厚的芦灰绵袍子。

    张琢看到,道:“你这衣裳看着应有许多年了,不见得暖和,我那里有件毛披风,闲置没穿的,拿来与你,今日虽说过节热闹,但?天?气却冷得很。”

    他说这番话并没多余的意思,也不担心许执会?多想?。

    刚见到此人时,穿着就极为朴素,袍摆袖口都磨地发毛,洗地发白,就连头上束发的幅巾也是粗布。这般寒颤打扮的贡士也是难得。还单独一人,身边不见书童小厮伺候。

    大家都是从各州府选拔出来的举子,即将参与春闱科考,难免不相互交谈打量,得知从哪个地方来,是哪个名师教导,秋闱名次如何?。

    许执一一回答,却是从哪个偏僻穷地出来的,位处大燕疆土的西北之地,要穿过时今正闹匪患的黄源府。

    众人听得,也不知是什么地方,倒是一人事先探听朝廷中事,问是否与刑部尚书卢大人同出一地?

    许执应道:“是,许某幸与卢大人同乡。”

    这一问一答下来,旁人吃惊不已,忙问此次进?京,可与卢大人有联系,毕竟同乡,可有的帮忙了。那位卢大人做过太子老师,这要能帮衬,仕途岂不方便许多?

    许执却是笑了笑,道没有。

    尽管如此清寒,又不得同乡大官相助,他却一点不被这样的窘境为难,甚至常与同住一个客栈的同年交流探讨问题,询问他们的观点,说他们学从名师,想?必各有所长?。无?论年纪大小,都有恭敬为师的态度。

    此间过程他一直谦逊,弯腰躬身,获知后诚谢答惑,因此即便是比他富有的学子,短短时日,也愿意与他结交。甚至对他颇有微词,瞧他不上的人,后来都与他交好。

    张琢自然很愿意与这样的人做朋友。

    与其交谈里,能得知其才能卓越,再是做人的气度,也不知春闱会?得什么名次,但?现今先交好总是没错的。

    许执整理着衣襟领口,温和笑道:“多谢你好意,不用?麻烦,我这件虽看着薄,却是暖和的,再者我也不如何?畏冷。”

    这般便是拒绝,张琢不多言,拍拍他坚实的肩膀,感慨道:“也是,你这身体瞧着可比我好,若是我,可没有胆一个人过黄源府,上京城来。”

    因路途难行?,三日前,许执才抵达京城。

    这个时候,各大客栈几乎被赴京的学子住满,他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偌大京城里,遍寻许久,才落住这间百福客栈。

    只剩下最后一间逼仄的屋子,连个床也没有,只有一张矮桌。

    他这些日都是席地而坐,睡时盖个褥子,烧盆炭取暖。

    许执换好衣,再将那盆炭用?钳子摁熄了,俯身吹灭灯,关上门?,与张琢一道往楼下去。

    上元佳节,箫鼓喧腾,满路飘香。各色花灯编结成串,悬于街道之上,明煌灯火,恍若白昼。

    一众人慢行?,穿过纷闹人群,往热街而去。

    不知谁提到:“你们有没有听说一件事,陆松住进?了翰林院学士姜大人的府上?”

    这话霎时惊地同行?几人凑过去,有人问:“你说的莫不是姜复姜大人?”

    许执也望过去。

    “就是了,我今日去书局买墨,无?意听人说起,说是陆松的父亲与姜大人是认识的。你们说说,他有那般学识便罢了,这下更是直接住到姜大人府上,那位姜大人曾是两榜进?士,这可不是得了天?大的便宜?”

    “嚯,真是好。”一人羡慕道。

    “说来这陆松的父亲是谁来着?”

    “只听是遂州澄明府的一个六品同知。”

    “那怎么就与姜大人认识?”

    “谁晓得呢。”

    “这下状元是没得到其他人头上喽。”

    倒不是他们灭自己志气,都是寒窗苦读过来的,谁不想?做榜首,可也得看看有没有那个才学本事。陆松便是那人,文采出众地惊人,真是百年都难出的人物。

    谁不被自己的老师拿来与之比较,最后只能被叹:“罢了罢了,能得个进?士就是好的。”

    张琢家中虽算得上富庶,但?不过在?镇上经?营田产钱庄,等到这繁华京城,却算不得什么。他嗟笑道:“这人啊,生来命就是不一样 。我只要能中,就是能光宗耀祖的,便不求什么了。”

    眼前一阵迷离灯光,笙歌叠奏。许执拢了拢发毛褪色的袖子,宽慰道:“治玉兄放宽心,你必定?中得了。”

    后来没再说。

    有人道:“好了,都别讲了,要论也得玩过今晚再说。”

    其中年岁最大的举子来京城参加春考三次,便过了三个上元节,这回也是他带路,指着远处的一处彩楼名赊月,道每年上元,工部都会?将特制的宫灯放在?那里,以猜中谜底得灯,供百姓取乐。

    历年来,得灯者十?有八九能中进?士,而其中三分?又是状元。

    这样一说,人人都是兴奋,要去讨个彩头。

    *

    卫虞近些日痴迷话本里满腹经?纶的读书人,再是几日前家里的那场宴,听得最多的便是那惊才绝艳的陆松。这日趁着上元,一出府上街,就直奔赊月楼去。

    这年春闱,定?然能在?那里遇到许多学子。

    也不知那陆松会?不会?来。

    卫虞这般想?,却不敢说,怕三哥笑她小小年纪,竟思春的话。

    她不过是好奇罢了,才不想?那么早嫁人,要一辈子待在?爹娘身边才好。

    “拿饮子给我。”

    走没多久,渴地发慌,卫虞朝后伸出手。

    等了半会?,不见递来,横眉转头,就见黑大个手忙脚乱的。

    @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卫虞只好自己去拿他手里的竹杯,往管子里吸了一口,没忍住道:“你好笨呀,这点东西都拿不好,早知道应该让葵儿来的。”

    那是她屋里的丫头,本该随身侍候,可三哥说今日人多,还带个丫鬟,要不要玩好了,若有东西拿,他来好了。可好,到了地,竟遇到不久前见过的人,洛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