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94章 第94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94章 第94章(第1/2页)

    星苑县

    别看整个星苑县都是山沟,但是这里的风景很美,有一些地方也可以种庄稼,只不过零零散散的,全是靠天吃饭。

    因为这个县多山,所以县城是在两处大山的山脚,准确的来说这正好是一个山谷,有一条河从山谷里面流过。这条河是这县城里面为数不多的淡水河,其他河流里面的河水都带一些咸味。

    县城在河流的两岸,窄窄的随着大河蜿蜒了几里地,预计说县城倒不如说这像是一个城镇没有什么城墙。河上有三处桥,一座石桥,一座木头桥,还有一座铁链子桥。铁链子桥上铺上木板走的是牲口,木头桥上面走的是普通人,只有刘家的人才能从石桥上通过。

    石桥上挂着大红灯笼,宽宽的桥面能并排通过三辆马车,石桥两边的栏杆是石板雕刻的精美壁画,从石桥上下来,两边都有高大巍峨的建筑,这些建筑随着山势在不断的向上直到山顶。

    这就是刘家的房产。

    刘家是一个大家族,因为贩卖私盐所得的收益丰盛,所以这个家族的房屋都非常精美。而刘家的家主也就是刘县令,目前所居住的地方在大山的阳面,也就是河北岸。

    这边有着宽阔的门墙,还有修建的极为巍峨壮观的大门,大门门口有两尊一丈多高的石狮子。门上的门钉密密麻麻,早就超过了他们应该使用的规格。

    单从门和石狮子看,刘家也不是什么良善人家。最起码这一家人没有遵守所谓的等级,家里面处处逾制。

    进了大门,绕过影壁,就是刘家的大堂。如今大堂前面倒是没有多少人,这个地方一般是招待客人的,如果看家眷居住的地方,还要再往山上去。

    沿着台阶,这里面有不少的奴仆抬着滑杆将那些管家们或者是刘家的族人们用滑杆抬到山腰的院子里。山腰的院子居住的大部分都是一些男性成员,刘家的家主也就是刘县令,如今就在这里卧床养病。

    哪怕好几次濒临死亡,但是这位仍然是刘家的家主,那些管事们来到这里,要么是在门外磕个头,要么是进去看两眼。

    这一天天气特别好,清风阵阵吹进了小院子里,也从窗口吹进来,把屋子里面的药味儿带了出去。刘县令醒来之后,看了看身边的人动了动嘴唇,他身边的奴仆赶快把耳朵贴在了刘县令的嘴边儿。

    病人问的是:“北郭打到哪儿了?”

    身边的人回答:“还在两县边境上呢。咱们这里多山,他们一时半会儿过不来?”

    刘县令这个时候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了,“不可......小瞧......大爷呢?”

    “在山顶陪着老太太呢。”

    “爷们呢?”这是问的其他刘家族人,这个范围就比较广了。

    刘县令身边的人互相对视了一眼,小声的说:“都跟往常一样,有些去了矿井,有些在家里面听曲儿。”

    “叫来。”

    刘县令身边的人有些为难,其中的一个说:“老太太早前有过吩咐:有什么事等以后再说。而且大夫吩咐了,说您要静养,不要拿外边的事来打扰您。”

    这话刚说出来,刘县令就开始生气,他一口气差点上不来,咳嗽了好几声。吓得周围的人赶快给他顺气,刚才说话的人也知道闯祸了,立即派人去山顶把老太太接来。

    如果是秋叶在这里,忍不住叹息一声,为什么各家的老太太都是狠人!

    刘家的老太太也是如此。

    按照刘家的家规,一旦这一任的家主身体不好之后,就要把家主的位置转交给有能力的族人,这个传承制度保证了刘家这么多年在星苑县屹立不倒,并且积攒下来了庞大的家业。

    这么多年来,这个制度从来没有出现过问题,可是就在这一次有人想要颠覆这个制度。现任刘家家主的母亲,这位老太太非常强势的干预了这一次的家族传承,一定要让自己的孙子继承位置,可是她的孙子并不是能力出众的人,所以很多人并不服气。

    这位老太太能做的就是控制了家族里面的管事,并且不让族人见到自己的儿子。为什么家族的管事能够听一个老太太的,那么只能说老太太从一开始就已经布局,这么多年把那些忠心自己的人提拔到了管事的位置上,到现在通过这些管事遥控着家族内部的事情。

    山顶的位置非常好,阳光充足,风吹过来也特别的爽,这里的环境差不多到了四季如春的程度。山顶的建筑也是连绵成片,山尖被削成了一个平台。刘家老太太就住在平台里面的院子里,俯瞰着整个县城。

    这个时候,刘家家主的几个女儿在这里陪伴祖母。

    此时早春的阳光和煦,清风阵阵。

    一群女人把木榻抬到了外边,刘家的老太太带着孙女们在木塌上打叶子牌。

    这些女人一边打牌,一边说着亲戚家的事儿。说的还正是周莲的妹子,钱家的小姐。

    “听说她舅家给她说亲了,出孝之后就把她嫁出去。”

    刘家的大少奶奶在一边伺候,听了之后轻微的皱了皱眉头,实在是大户人家的姑娘不该议论别人婚嫁的事情。有教养的人家的女孩,一旦听到这种事都会回避开。如果开口议论,只会让人家觉得没什么教养,可是这位刘家的大少奶奶嫁进来一段时间之后,知道刘家看上去是大户人家,实际上规矩松散的很,这一家的老太太可不管这么多,教养孩子也不跟其他的老祖母一样往规矩上靠,向来教给他们只计算得失只看利益。

    老太太歪着,丫鬟替她拿着牌,老太太看了几眼。“哎呀,我这眼睛不行了,已经老花了,把我的镜子拿来。”

    就有一个丫鬟拿来了一个盒子,里面装了一副老花镜,只不过这个眼镜并不是带镜腿的。而是在一端有一个手柄,举起来贴在眼睛上才能看清。

    老太太得意的看了一眼叶子牌,指了一张,让丫鬟扔出去。

    “钱家前几年还牛气哄哄的,到现在看看,家破人亡了,还有什么啊。我的老姐妹跟着孙子走了,不是我说她,低一回头来投奔我,我也给她一口饭吃,跟着她孙子走了,谁知道她孙子能不能供养得起她。我怎么听说她孙子还受了伤,一副命不久矣的样子。”

    其中就有一个圆圆的脸儿的姑娘回答:“祖母,确实是受了重伤。可怜呀,要真的是受了重伤,支撑不了几年,老的老小的小,可怎么办?现在的这位小姐又要远嫁他乡,唉,钱家真可怜。”

    刘家的这位老太太就摇晃了几下脑袋,脸上的得意溢于言表。这老太太的眼睛特别灵活,东看西看,没有一点端庄之态。年轻的时候或许会说小姑娘古灵精怪,但是老了之后还这个样子,只能说特别像狐狸刚变成人。

    一想到那老对头如今三餐不济的模样,刘家的老太太就更得意了。

    “前几天管事儿的来跟我说,说是西园那里青黄不接,粮草不济。他们都已经饿肚子了,我的老姐妹不知道现在是不是也饿着肚子,真是心疼死我了。”

    旁边的刘家大少奶奶听着,在心里面叹了一口气,回头对着丫鬟招了招手,“去催一催茶水,再拿些点心来,这一会儿到了晌午,先让老太太和姑娘们垫一点在吃饭。”

    就有一个很温柔的姑娘说:“嫂子别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