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147章 第147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和渣爹争天下》 第147章 第147章(第2/3页)

给线非常短,人数又非常多,兵员的素质又非常高。让他们所有人觉得自己可以单干,何必受制于人呢?

    实际情况是面对着其他的城池其他守军,确实可以单干,但秋叶还没有狂妄到自己能和全民皆兵的北方几郡单挑。

    “你们的意思我仔细想过,但是我要告诉你们,既然结盟了,咱们也应该有点儿愿意结盟的样子。

    对待盟友态度上要和气,平时多观察人家,孔圣人说的好,三人行必有吾师,还说一日三省吾身。认识人家的优点缺点,也要对自己认识的清楚。

    你们在中原这边或是往西去都可以吊打人家,但是往北不行,北边都是虎豹之师,全是精锐。更加上有京城的高墙作为承托,你们想要凭着这五万人在这里打下京城是不可能的。”

    当年攻打均县,那种攻城战让秋叶吃足了苦头,差点被周挺给干掉。这记忆对于秋叶来说,那真的是记忆犹新。所以攻城的时候秋叶总是小心了又小心,哪怕是在后面等消息,也是很关注攻城的消息。

    可是对于下面的将领来说,一直以来都是在打胜仗,哪怕秋叶这个时候苦口婆心的跟他们说对面的人都不好惹,这些人都不信。这就是骄兵悍将的特点,有的时候确实是让人佩服,但有的时候也确实让人很无奈,哪种目空一切舍我其谁的态度就是一柄双刃剑,弄不好就要吃亏。秋叶看他们这种表情也知道该让他们碰一碰钉子了。

    所以把所有劝说的话咽到了肚子里面,秋叶准备让现实教教他们该怎么做人。“我瞧着你们个个都不服,既然如此,那就后天攻城吧。”

    这话刚说出来之后,下面群情踊跃。秋叶看他们这个态度就知道只有一场大败这种当头棒喝才能让这些人清醒过来。

    虽然决定后天攻打京城,但是也要防着今天晚上有人偷袭,秋叶是尝过偷袭的好处的,所以对人家偷袭自己这种事儿也有高强的敏感度。

    再加上大军最近几天一直在赶路,多少会有些疲惫,所以秋叶说是后天攻城,也是要让大军明天休整一番,后天重整精神。

    果然当天晚上有一小股人从京城里出来,摸到附近被暗哨发现,暗哨示警之后大军出来营地,他们飞快的退了回去。

    人家怕是存在着骚扰的心思,过了大半个时辰又摸来了一次,这一次再次示警,他们又退了回去。

    两次偷偷的摸过来,使得大军起来了又睡下,刚刚睡着又起来了。他就这样反复好几次,折腾的人□□。

    就这种晚上骚扰却不作战,再加上连日以来疲惫赶路,免不了会对士气有所打击,第二天起床之后每一个人都是无精打采。

    刚刚到这里两军还没有开打,对方先给了这样一个下马威,让这边的将领们都憋了一肚子的火气。可是看着大军个个垂头丧气没有睡熟的样子,只能在嘴上骂了一顿,心里面暗暗准备着明天给他们一点好看。

    城中的守军等了一上午没有等到这只打头的先锋军来攻城,也没有看到对方出兵操练。反而一天三顿看到他们火头营里面升起白烟做饭,可见对方没有把昨天的骚扰放在心上,仍然是吃喝不愁。

    这让守军一方心里面儿也很生气,就好像一拳打出去打在了棉花堆里一样,对方不硬不软的接招了却没有给出一点的反应。

    就有不少人找到了张甲商量着要不派人出去对着骂一顿,骂到对方忍不住了,跳出来双方打一场,也正好可以试探一下对方虚实。

    张甲也想要看一看对手到底有几斤几两,当时就答应了。就派了一队人马出去叫骂。

    但是这边大营里面的兵士们都睡熟了。原因是昨晚上睡得不好,又行了好几天的路,所以白天秋叶允许他们换班睡觉,那些没睡的修补兵器,等着明日之战。

    结果外面来了一群挑衅的,叫骂的特别难听。不过这年头大家骂战都是直接问候对方祖宗十八代,也没啥新意,越粗俗越常见,像是诸葛亮骂王朗这种级别的,首先是骂人者要有诸葛亮的水平才行,其次被骂的那个也要听的懂才能奏效。

    秋叶在帐篷里面看著书,听见外边隐隐约约的叫骂声就当是背景乐了。守在辕门外边的军士们忍不住来向秋叶请战。

    秋叶勒令他们不许出战。

    “一切明天再说。”

    只要能缓过今天,大军调整过来了,比什么都强。

    那群人骂的口干舌燥,对方跟缩头乌龟一样没动静,眼看着天黑了,只好回来。

    到了晚上,秋叶的晚饭是一碗稀粥,因为是杂粮,里面水是水米是米,秋叶一口气喝下去了,略微一回味,觉得回甘效果好。

    甘和甜在秋叶这里是不一样的,甘是一种几察觉不出来,但是吃完之后口中和喉咙里特别舒服,是微微甜的一种状态。正常的甜和甘比起来显得特别霸道,很有存在感。

    她跟婢女说:“明天我还吃这个,到开饭的时候只用给我这个就行了,我有粥了就不吃菜了。”

    婢女答应了一声把碗盘子收起来,外边一个侍卫已经到了帐篷口,虽然天色开始变暗,秋叶还是看到了。“是孝义回来了吗?”

    孝义是这个侍卫的名字,听到秋叶叫自己的名字应了一声进去了。

    “起来吧,怎么样?”秋叶等到帐篷里无人了急切的问侍卫:“找到了吗?”

    孝义摇摇头:“没找到,但是听说了一些故事。那小凤山根本不叫小凤山,叫牛头山,一直都叫这个名字。之所以有人叫小凤山,是因为前太子死后葬在这里。”

    “什么?”秋叶站起来,“你说清楚。”

    老母会不会和几十年前的宫廷政变牵扯上关系?

    侍卫点点头,“我找人打听了,确实是葬了前太子一家,东宫连主子带宫女太监埋了一千多口呢。听老人家说,当年有大臣上书,说人已经没了,死者还是先皇嫡子,身份贵重,不如附葬皇陵。

    但是当时老皇帝刚死还没下葬呢,人还在宫里停灵。朝廷正在给老皇帝办丧事儿,就有那妖妃说银子不够,毕竟附葬皇陵也也要挖地宫的啊。就说薄葬,在皇陵周围寻位置打下几处土坑将太子父子葬了,其他人的身后事就交给宫中内侍处置。

    但是装着太子遗体的棺材出了京城,走到了牛头山,两边的百姓跪路边祭拜,听说还有很多百姓在前路等着,宫里的太后——就是那妖妃,说是百姓聚众闹事,下令就地埋葬。

    据说圣旨到的时候正好是晚上,送葬的队伍就不再走了,原地将棺材抬下来,准备在山下埋了。

    可是当天一阵大风起来后那棺材消失了,这群人怕挨骂就说已经埋了。当地百姓说山神爷爷觉得那太子可怜,把他们父子接走了,葬在山里不让外人打扰。后来宫里把那些死了的宫女太监运过来,尸体扔在山下,第二天也消失不见,附近的传说是上山伺候主子去了。”

    有人说历史就是故事,故事经过口口相传就成了传说,传说随着时间和传播的范围慢慢的演变成了神话。

    这个故事多少带了点神话色彩,秋叶不信这里面有山神爷的事,说不定几百年后,这里会有人起一座庙,说先太子死后成了山神......她想着八成有人出手,将这个太子的遗体包括后来那些太监宫女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