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30-40(第6/25页)

苻氏的其他几人。

    口中道:“快起来快起来,苻伯父这就见外了!当初我西关侯府可也不是白给咱们苻氏族人改建的房子,大家一分不少的把工钱够给结了!

    苻明义坚持道:“哪怕是叫我们翻几倍的工钱结给小侯爷,苻氏族人也够甘愿。工钱有数,可苻氏上下,虞城乃至西关全境,多少人的生命,又如何能够以金钱来衡量?”

    “百姓们的生命无价,苻伯父说的不错!”

    刘子晔顺着苻明义的话说:“如今,侥幸得这么多人能够死里逃生,本侯极是欣喜!苻伯父也当高兴才是,快起来说话!”

    该说的话苻明义已然说到,也不再坚持,顺着刘子晔的力道站了起来。

    “小侯爷说的不错,苻某是真高兴,又庆幸。这个冬天才刚开了头,但苻某却是第一次可以在面对这样大的雪灾时,仍然能笃定的说一句:有西关侯府指出来的这条路,大家齐心协力,定能安然渡过这个冬。虞城上下,人人得能再见明年的草长花开!”

    杜晖原本只在一旁看着,此时见苻明义等人已经站了起来,这才走到刘子晔身侧:“苻族长此言甚好!”

    他道:“我们西关侯府,能有幸与苻族长这样的人并肩,同感幸慰!”

    杜晖与苻明义早已极其熟稔,杜晖笑着上前:“说起来,有好些日子没能同苻族长坐下痛饮畅谈了,不知苻族长今晚可能拨冗啊?”

    “哈哈哈,苻某也正有此意!”

    这边苻明义与苻氏其他人,被杜晖吸引了注意,闲谈片刻后,继续商议他们今日要做的事宜。

    刘子晔轻声喊了苻真儿。

    两人沿着刚刚清理出来的绕过城门废墟的小道,来到度北门城门外。

    苻真儿这便瞧见了,在一片白茫茫的旷野之上,一字排开的几台人力踏雪橇板,还有十余台被刘子晔称之为“鞍背雪橇车”,据说能装载更多倍货物的机械。

    刘子晔带他来到人力踏雪橇板面前。

    这些东西,本就有不少都是他们虞城苻氏,结合刘子晔给出的设计图纸打造出来的。虽然他们苻氏的大部分工匠,并未曾见到过组合以后的机械全貌,然而苻真儿却是亲眼在侯府见过刘子晔给他的展示成品。

    此时身临其境的处在这样大雪漫盖天际的环境里,苻真儿再看这些东西,仍然抑制不住的惊叹。

    “子晔,这些东西的设计,真可谓是巧夺天工!”

    刘子晔却侧头笑了笑:“这就巧夺天工了?那往后,苻兄怕是会词穷了!”

    她率先登上了其中一台踏雪橇板。

    这橇板的底部是加长的柞木板,足有六尺长,宽二尺,木板底部镶嵌了减少摩擦的铜制滑条。

    橇板后方设计了可拆卸的藤编筐,根据刘子晔的设计估算,可以在有一个人的情况下,承重五十斤的货物。

    前段有竖立到腰部的扶手,一来控制方向,二来通过曲柄连杆的牵拉,使得人可以用较小的力气,就可以推动踏雪橇板在雪面滑行。

    后置木杆,下压木杆即可使末端的铁刺插入到雪中刹车。

    苻真儿也紧随其后,登上另一台橇板。

    两人不过是要玩一玩,藤编里面并未承载任何的货物,橇板十分轻便。

    “走了,苻兄!”

    说罢,刘子晔用力滑动了几下扶手,橇板在地面上缓缓推动,之后越来越快,越来越顺畅。

    片刻间,已然推行到距离众人七八丈外。

    发现两人动静的众人,只来得及看见西关小侯爷所到之处,都扬起一片雾一样的雪沫。

    苻真儿有样学样,跟着刘子晔的身后,也将踏雪橇板缓缓滑动了起来。再抬头,刘子晔已然到了十几丈外,平稳流畅的向更远处飞去。

    雪后初晴的日光,将地面照的亮晶晶的。

    远处的山脉也在连日的浓雾与密雪之中首次露出了峰峦脉络,山顶高处云雾未散,蒸腾缭绕,直如仙境一般。

    视野中的人也一样。

    看着人就这么眨眼间,就要不见踪影,跟着杜晖一起来的管家刘表,第一个急了。

    他朝着前方大喊:“小侯爷,小侯爷!不要跑远!你带上夕映,带上刘丙啊!”

    眼见这时再说话,已经完全无用。

    刘表又着急忙慌的催着夕映和刘丙,在藤编的框子里装上些水和吃食,匆匆又滑出两台踏雪橇板,去追赶没了影儿的刘子晔与苻真儿。

    当王彦朋自认为历尽艰辛,终于在北城门见到了西关侯府与苻氏族人聚集的情形。

    他以为自己找对了地方,凑到前面来。

    看到的就是西关侯府的亲卫夕映和管事刘表,各自轻快的驾着一台什么新鲜玩意儿,在雪面上“飞”走的情景。

    王彦朋:!!!

    难道这就是那什么“滑雪”?

    这个冬天,西关郡呈给他的惊喜竟然还没完了吗!

    第33章

    二百里外的西关郡东南燕塞山余脉的山谷中,同样丝毫未能从这样一场大雪之中幸免。

    断绝了柴草与炭火的池牧军队,分散各班隐匿在山谷洞穴或者山坡背风一侧,已经持续了四日之久。

    到了第五天,所有可供点燃的柴火已难觅踪迹,士兵们在朔朔大雪当中冻得四肢僵硬麻木,几乎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池牧身为燕京皇城禁卫四军四帅之一的少将军,纵然有着丰富的带兵经验,却也从未经历过这般冷酷严寒,似白龙降临人间一般的大雪。

    即使躲到了背风雪浅之地,他们的行军帐篷也被淹没到齐腰的深度。

    在禁军们一日一日组织分明的抢救下,才用手中的刀剑和所有能趁上手的工具,在每一顶帐篷的出口处保留一小片空地,用以连接相邻的帐篷,互通有无,煮饭烧柴,以及外出探查。

    过于严酷的自然挑战面前,纵使是身经百战的将士,也显得那般渺小与无能为力。

    大周朝燕京上千外廷禁卫军,此时就如大海当中毫无着力的锁链,即使他们在海浪的冲击之中,用尽力气使得每一节锁扣相连。

    但失却了两端的依萍,等待他们的,只有全部倾覆海底的命运。

    今天早上,当池牧一如既往的挥动令旗,整结队伍,清点兵员时,却已有三分之一的帐前,无人清扫积雪,更无人响应军令。

    空地重新被积雪填满。

    池牧带兵来到西关郡之前,从未曾想过。

    一生鸿途尚待大展的他,竟然要在这样一处无人知晓的山谷之中戛然而止。

    没有为国事而死的风光荣耀,没有沙场拼杀的震天气势,就这样无声无息的,殒命于荒凉大雪之下。

    当他看着士兵与战马一个个倒下,再难站起之时,池牧的心中同样翻滚着深深的不甘与绝望。

    池牧拖着冻僵了的双腿,一醒过来就坚持着组织还能活动兵士或劳作或训练来保持身体热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