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50-60(第8/17页)
业磨炼。
但知道她们第一次离开侯府,到了这穿越无人区之后的雀屏矿场,才知道,她们小侯爷曾经对二人有多么手下留情!
两姐妹在这几日之间,肤色便整个像抹了一层蜜油。
与西关小侯爷如今那一脸的麦色,越来越靠近。发式着装是万没有什么好讲究的得了,俱是怎么方便怎么来。
此时,满头大汗的二人,看着辛苦多日终于打造出来的成品。
虽然完全无法明白这巨大的铁疙瘩,究竟为何,却也难以掩盖满满的成就感!
两人自觉这些时日的朝夕相处,对大小事务几乎都亲力亲为的小侯爷,亲近加倍。
阿桓去工坊外的水缸取回清亮的水,打湿毛巾递给刘子晔:“小侯爷,暂时歇一歇吧!”
刘子晔接过阿桓递来的毛巾,一边擦着汗一边考问:“连杆与曲轴将直线运动转化旋转运动,这次看明白了吗?”
“明白了!”
阿桓这次应得极快,实在是因为这几日间,她亲手与小侯爷一起打造了这样一个过程。
原本在小侯爷给的书中看过,阿桓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但是这样亲手操作过以后,这其中的具体受力原理,连杆的长度与曲轴的直径,究竟应该如何配合,从来产生什么样速度的旋转,她都看了个清清楚楚。
刘子晔目光又转向阿荜,阿荜也肯定的回答:“明白了!”
“成。”
刘子晔听出了两人语气中的自信,总算头一次感受到教书育人的获得感。
她道:“若是这回咱们这个家伙能成,就给你们讲气动力学原理,还有热能与机械能的转化。”
刘子晔十分欣喜,终于可以结束基础的力学和机械原理单元,向再高一级难度的理论物理层面攀登。
然而两名婢女,在听到的一瞬间,面色就成了苦瓜菜。
“是,小侯爷。”
虽然她们体会到了学习带来的成就感,但是却也无法抹煞那惨无人道的学习过程啊!
苻真儿在旁,正接过阿荜递过来的毛巾,也简单擦拭面上的汗珠。
刘子晔既然完全不避讳自己,同两名婢女谈论这些事,他也顺势问:“连杆和曲轴?就是指的这两样东西吗?”
他指着铁家伙后部分突出来的长杆处,看着刘子晔。
“没错,苻兄当真聪慧!”
刘子晔此时心情放松,同时也是想要通过谈话,缓解即将验证这第一台试验品是否能正常工作的紧张。
她指着底座之上的曲柄连杆结构部位,准备将整个蒸汽机的结构,正是同三个人讲述一遍:“这台机器,我叫它蒸汽机。”
刘子晔绕着蒸汽机,指着一个一个的部件道:“这是蒸汽汽缸、底座、活塞、这是调速结构和飞轮。”
“这处之所以叫蒸汽汽缸,是因为这里的锅炉将会被注入水,通过燃烧过程水沸腾成为水蒸汽,再通过这一条管道将蒸汽送到汽缸。这两个阀门,可以控制整齐进入汽缸的滑阀室,使蒸汽交替进入汽缸的左右两侧,推动活塞活动。从而带动起这个连杆曲柄转动起来。”
刘子晔看着三人,带着希冀又循循善诱的问:“你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把这个转动起来的连杆,接到马车的车轮轮轴上吗,会出现什么效果?”
三人默认片刻。
很快,几乎异口同声道:“车轮会转起来!”
“然后,然后,这车子不就走起来了吗?”阿荜眉头拧着,认真的想着。
刘子晔一击双掌:“没错!”
“这就是我同你们说的,无外力而自动!”刘子晔道。
苻真儿想了片刻又问:“那我们又该怎么保证锅炉当中的水,能够一直沸腾,持久不息呢?如果想要车辆前行,短暂又慢速的转动,怕是并不能满足需要。”
“苻兄问的好!”
刘子晔毫不掩饰她的夸赞。
但在这之后,她却再次陷入了思索:“我们可以先借用雀屏山烧出的木炭,确认这蒸汽机可以如方才所述动起来。”
“假如机器运转无碍,这些普通的木炭,燃烧起来所能够产生的热量,的确完全不足以带动车辆快速又持久的行进。”刘子晔道。
“我们需要找到另外一种,热能更加强劲又持久的燃料。而这,也是我需要解决的下一个问题。”
阿桓不解的问:“可是小侯爷,还有什么燃料,能像您说的这般?奴婢们见识短浅,倒是从未听说过。”
苻真儿也微微凝眉,思虑起来。
他听刘子晔说完,也显然意识到,这个燃料将会发生极其重要的作用。
阿桓说的不错,不是她们见识长短的问题,而是,确实并不存在如子晔所说那般,又能产生极大的热量还能持续燃烧许久的燃料。
至少,他们西关郡世代积累的经验当中,都不存在。
刘子晔打断了几人蔓延的思绪,道:“这个问题我会想办法解决的。现在,我们先来用这些木炭试验看看!”
四人经过了短暂的休息,此时俱都恢复了精力。
尤其是,听了方才刘子晔的讲述,都对于这蒸汽机是否能顺利的运作起来,十分期待!
第56章
虞城外城城北。
那名自西关侯府门前大街告辞离开的行僧,踏着夕阳的余晖,抵达了城北烟云寺的寺外。
若非寺中确实还有刚刚传来的钟声,就连这走遍了南北的行僧,隔着距离,都要认不出来,这里竟然还藏着一座不大的寺庙。
长期风吹日晒又缺少漆皮维护的木质寺门,门柱木缝开裂,又被风沙吹拂了进去再次填满,不少缝隙当中,还顽强的生出了几株小草与野花。看起来,竟与这整座虞城无处不见的黄土,一般恰如其分的交融在了一起。
木门上方挂着一片尚保留有黑灰漆印底子的牌匾,上题三个大字“烟云寺”。
行僧上前,抬首在木门之上轻轻敲了敲。却不料,这门根本没有上锁,只是轻轻掩了起来。
他这抬手一敲,木门“吱嘎”一声粗叫,就打开了一条门缝。
既如此,行僧便也干脆推开了寺庙的两扇门,抬脚迈了进去。正中是一间几丈宽窄的庭院,院中野草菲菲,长满了不知名的野花,院落两个角落处,倒是有两株人为栽种的果子树。
野草的当中,有一条四五尺宽的小径,自大门处一路引入寺院第一间正对的庙堂门前的青绿台阶上。
行僧循着小径走过去,到得门前时,才依稀在夏日傍晚的风中,闻到了极其浅淡又熟悉的香火之味。
行僧抬首,只见这间正堂当中,供的竟然是菩提坐莲像。
木质的佛像曾经雕刻的十分精细,即使经年累月下来,木质渐渐稀疏,依然不减佛祖之宝相威仪。宝相前的香案上,安置了一座不大的香炉,此时香炉之中,正有燃了一半的三炷香,正在袅袅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