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100-108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周朝究竟何时迁都(基建)》 100-108(第13/14页)

力,连年征战,使得大周朝立朝几十年的财富与民力被挥霍一空,兵民死伤不计其数等等一系列暴政,向大周圣祖皇帝与大周臣民罪已之责。

    最终,又以同样大的篇幅,对西关在西关侯刘子晔手中的繁兴赞颂。今为政失德,愧为帝君,故将禅位于西关小侯爷刘子晔。使得大周有一明君临朝,富惠万民。

    诏书足有千言。

    广布在燕京几大宣告坊上,百姓们人头攒动,争相听人一句句读诵诏书的内容。

    前半段刘坚罪己的内容,百姓们传读之时,咬牙切齿!

    只觉得就这么点吗?就这么点吗?

    你二十多年干的那些事儿,五百字能说的清吗?!简直是罄竹难书!!

    后半段写西关小侯爷刘子晔之功善德行,又觉得怎么听都不够,都不过瘾。

    怎么,夸夸西关小侯爷就这么吝啬!?

    果然是心胸狭隘之恶君!

    还算你识相,知道民之所向,知道大周气象之所在,老老实实禅位给了西关小侯爷!

    一想到今后,整个大周朝都要由西关小侯爷来治理。

    女皇临朝,每一城每一郡,都有可能在她的手上,经历当年西关郡那样的变幻……

    哎呀!简直不敢想!

    未来太美好,曾经吃过的那些苦,总算是熬到头了。

    可惜那些逝去的亲朋故友,没能等到这样的一天……若刘坚能早一日悔过,又何至于今日!

    随着诏书的下达,燕京城内外的城防大开,禁卫们不再拦阻百姓们的自由出入。

    刘子晔的大军已经几无阻塞的行至燕京五百里外,各地郡守本来对是否没有任何反抗,便直迎其入城有那么一点小纠结。

    纠结的点在于,是不是应该稍微有那么一点抵抗的姿态。

    现在,最后一丝顾虑也无。燕京北部各郡,一一发出布告,并且远远的做好准备,迎接大周朝之新君驾临!

    南部暂时距离刘子晔的兵马威胁较远。

    他们虽然对刘坚已经谈不上有几分真心,但翼阳王裂地称王的行径,也给有些人树立了一个榜样。

    原本还都打着表面上卫护国君的旗帜,对刘子晔进行谴责。

    现在好了!

    这块遮羞布没有了,他们到底是自立啊,还是臣服于女皇啊?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翼阳王刘擎王府上下。

    翼阳王王府长史参谋着说:“王爷,当初我们打出的,是拥立刘子陵为新君的旗帜,现在前太子刘子陵身陨,咱们此时若是打出不承认暴君的禅让以及所谓的圣祖诏书,倒也还是可以继续自立下去。”

    “只不过……刘子晔虽为女子,却占了道义、民心与实力三重,若她登临天下,必难容王爷啊。”

    第108章

    刘擎自打离了燕京来到封地,不用成日心惊胆战的侍候在他那个皇兄刘坚身侧,竟然瞧着人都比当初年轻了许多。

    他的神态倒是瞧着比长史轻松的多。

    靠在座位上,看着自己王府的一众属官:“本王知道你们在忧虑什么。当初我皇兄刘坚在位,本王旗帜鲜明的打出旗号来,支持我那个侄子刘子陵。你们是不是都以为本王拥立太子不过是旗号,想趁大周疲弱之时,裂土自立才是真?”

    他这话一问出来,几位属官不由得顿了顿,不敢接话。

    刘擎笑了笑道:“无妨,你们不用说出口。”

    “其实,本王今天也想告诉你们。当初,本王是真心想要拥立刘子陵登基为新君。可后来刘子陵死于我皇兄之手,皇位还是在我那个好皇兄的屁股底下,本王的确是动过自立的心思。”

    “可现在呢?”

    他目光扫过满堂属官,一边嘴角微微下撇,传达他的疑问,另一边却是止不住的上扬,含着种终于卸下重担的轻松笑容。

    “本王三弟的女儿如此出众,甚至更神武英明过当年的圣祖先皇。刘子陵是本王的亲侄子,刘子晔可也是本王的亲侄女!甚至,认真说起来,本王当年同三弟的兄弟情谊,更甚于皇兄。”

    “有他的女儿登基,让这样才绝天下的人去劳心劳力治理国家,百姓们有好日子,我刘擎也能做一个太平王爷,你们有机会出去大展治世才能,不好吗?”

    “这等好事摆在面前,本王干么要去裂土自王?!干什么要去掘我刘氏皇族自家的江山!?”

    这一番话轻轻松松说了出来,却是掷地有声。

    几位王府属官互相对望一眼,都彻底明白了刘擎的立场。

    二月初春,鹅黄柳绿之时。

    刘子晔的大军,踏着春泥来到了大周朝的国都,燕京城下。

    已退位并搬离皇宫,暂居于燕京别苑的刘坚,同燕京文武朝臣一道,在中书舍人马书荣的带领下,出城相迎。

    燕京城的百姓们就更不用提了,从城外十余里直到燕京内城,直通向正阳南门的玄武大街,挤满了夹道相迎的人群。

    大周朝内陆没有如西关那般平整的水泥石子路,刘子晔的汽车不便行驶,这一次随军,她时隔几年,再一次骑上了高头大马。

    但这支队伍在一路前往燕京的路上,其军备实力已经震慑了无数大周官军。

    黑金绸底绣着齿轮闪电花纹的“刘”姓皇旗,在大军最前方迎风飘扬。

    刘子晔穿越到此将近九年,终于第一次见到这位穿越之初,就派了太监去西关,削她王爵的前皇帝刘坚。

    此时的刘坚,看上去十分的衰老颓唐。

    原本壮实的身躯像是泄了气一般显出下垂之势,面上的皱纹,从前有一股气势撑着,现在彻底耸拉下来。

    他等在城门外,想要等着刘子晔的马匹一点点的靠近,刘坚用力睁着眼睛,想看清楚他三弟的这个,从西北荒凉之地,走到大周朝至高位置的女儿。

    马匹渐渐靠近,马书荣一行人当先往前迎过去。

    马上那位玉冠束发,一身行军束身装扮。无论面貌和气质无疑是万众当中,都是最为夺目又闪耀之人。

    这些人今日无一不是首次见到这位名冠大周内外的西关小侯爷,这位实为女子,却创下如此基业的圣祖嫡氏血脉。

    若说曾经他们中有许多人,为西关的霸业、为西关所开创的奇迹而震撼,今日——

    他们更加直观的,为刘子晔本人而震撼。

    马书荣是曾经辅佐过圣祖皇帝的开国之臣,当年他在刘坚势力掌控了朝堂之时,拼着全力保存下圣祖皇帝那封传位诏书,并借西关王被刘坚诏回燕京,将诏书传递给他的时候。

    也未曾料想的到,他会在今日,迎回来这样一位新君。

    她似当年意气风发的圣祖皇帝归来。

    她又自成全然不同,甚至更胜圣祖当年的新气象。

    马书荣一双老眼昏黄,在看到刘子晔的瞬间,忍不住一股热泪盈眶。

    这样郑重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