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心为上: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骗心为上》 50-60(第2/15页)

了。

    曾亏待他的士兵磨不开面子直接向他道歉,变着花样想讨好他。

    但他仍一如既往,要么在军营中看军书,要么便同将军商议军情,很少同其他人言语。

    他们一路凯旋,收复邵阳和洙泗两城,众将士士气高涨,围着篝火庆祝时,只有谢珩一人坐在一旁,也不喝酒,只用手反复抚摸那方锦帕。

    “要不咱们哥几个,去敬谢大人一杯。你说,他整日拿个帕子看什么呢?”

    “你这种没成家的愣头青不懂,大人定是思念家里夫人。”

    “你成亲了怎的也不见你这么深情啊,前几日入城,见到城里小娘子,还和人眉来眼去。”

    “你少胡说啊,信不信我揍你丫。”

    “我觉得不对,那帕子俺偷偷瞧了,那针脚粗的,还赶不上俺家婆娘的绣工,大人是长安来的贵人,他家夫人送的自然是最好的,怎么会是如此粗制水准。”

    “你管那么多呢,人家那是夫妇情趣。”

    一行人吵吵闹闹,及至谢珩眼前,共同举起酒碗:“谢大人,先前是我们哥几个有眼不识泰山,还请您见谅。”

    邵阳一战,谢珩功不可没。

    众人闻言,共同举杯:“敬谢大人。”

    粗壮的汉子浑身是劲儿,声如洪钟,在山中此起彼伏,久久不绝,震得树影婆娑,山河摇曳。

    谢珩将锦帕妥帖地收好,举杯同饮。

    随军恶劣,号角一响,无论何时何地作何,便需即刻集合。

    风餐露宿,睡卧不宁。

    尤其是夜间,常常打着哈欠,睡眼惺忪地拔营扎寨、整军出发。

    军医在路上若是寻得茶叶,便带着伙头兵多采一些,留作备用,他们往往喝得狠,将茶叶塞得满满一锅,熬煮出滋味。

    谢珩端着一大碗茶,抿了一小块,旁人却猛灌一大口,咕嘟咕嘟入肠,胡乱抹掉留在唇腮的茶水:“再来一碗。”

    谢珩问向他们:“这是茶?”

    这是谢珩自来此之后,第一次同他们主动攀谈,士兵又斟满一碗:“是啊,大人,就这个苦味才够劲,一碗下肚,可精神了!”

    谢珩将满满一碗苦涩灌入愁肠,呷了呷嘴,喉间回甘的那丝甜却再是品尝不到。

    他遥望着长安的方向,沈昭一直念着想将茶叶推广至长安,若是她知晓军中将士爱喝,定会欢欣,如果由户部出面,集中采购,算作军饷,那么她的茶叶便不愁销路无门了。

    可终是得教她再侯些时日,待他凯*旋归来,待他寻回她,才能将此喜讯同她诉说。

    但他坚信,很快,很快。

    他定能寻回她。

    第52章

    寒来暑往,四度春秋。

    边疆大捷,不仅收回了失去的三座城池,更将孑于赶到八公山以北,自邵阳一战孑于副将身死,主将求和,已显颓势,后其自愿写下契书,除每年向我朝进贡之外,绝不再越疆界半步。

    回城那日,军中主将在前,谢珩在后,雄姿飒飒坐于马上,全城百姓夹道相迎,军旗猎猎,昭我朝威严,身穿铁甲的将士威风凛凛,鲜花果子撒了满街满巷,万人空巷,好不热闹。

    “夫人!少爷已到宫门了。”家仆在街上探听到消息,从熙熙攘攘的人流中挤出,赶回国公府时,大军已然卸剑入宫。

    “好好好,快吩咐厨房,去备菜,多做些珩儿爱吃的。”四年前李立雯一日之内接受谢怀瑾身死和谢珩出征的重击,头发霎时染了一层白霜,白了大半。

    这些年她日日吃斋,夜夜念经,只盼她的珩儿能平安归来。

    此刻她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自言自语道:“多谢谢家的列祖列宗保佑。”

    金銮殿前,景明帝率一众朝臣迎谢珩等众将士归国。

    他们军容肃整,威武不凡,虽一个个皮肤黝黑,但步伐之间全是坚定和不屈,脸上、脖颈间的伤已转成旧疤,皆是他们为国为民,出生入死的勋章。

    将军为首走在前,谢珩行于他身侧,身后携四纵整齐的队伍,齐刷刷跪地参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凛凛浩然正气,雄浑有力的声音在宫闱之中回荡,久久不息,惊起栖息在琉璃瓦上的鸟儿,振翅欲飞。

    景明帝上前扶起将军:“众将士快快请起,今有我朝雄狮之众,克敌制胜,守家卫国,是朕和百姓的福气。

    这一路奔波劳苦,朕已安排了宫宴,犒赏三军,普天同庆,今夜我们不分君臣,不醉不归!”

    “谢陛下,谢陛下!”众将士彼倡此和,战争终是结束了。

    将军携军队在城外安营扎寨,他们回去稍作休息,晚上一同入宫饮宴。

    御书房内,景明帝正在斟酌拟定此次封赏的圣旨,谢珩候在一旁。

    四年前他自请出征时,言语闪避,并未道明事情原委,景明帝彼时被孑于烦得焦头烂额,只多劝了几句,未做他想。

    谢珩走那日,长安城里传出风言风语,谢家寻回的小姐亦跟着不翼而飞,再没有人见过她。

    这几年,长乐公主多次进宫,央求景明帝去寻,可毕竟涉及谢家家私,他并未插手。

    景明帝龙心大悦,他撂下手中的笔,看向谢珩:“此番九如立下大功,想要朕什么赏赐啊?”

    谢珩在旁执礼:“为国尽忠,本是臣分内之事,战事大捷离不开主将的谋划和众将士拼杀,臣只是在旁辅佐。”

    景明帝见惯了朝堂之上的机锋,他一向看重这个外甥,但到底隔了君臣这层,倒生分了些,他笑道:“九如,不必如此拘谨。”

    他将身旁随侍遣散,只余他们二人:“这儿没有外人,朕只是你的舅父罢,今日只叙叙家常,说说吧,四年前你到底为何执意出征,到底发生了何事?”

    谢珩本就有意请旨赐婚,事到如今,更不该继续欺瞒,他跪在地上:“陛下,四年前臣心仪于一女子,可母亲未准,臣幸得从战场上捡回一条性命,还请陛下下旨赐婚。”

    “嗯?”景明帝眯起眸子凝睇他,谢珩自小克己复礼,敬上接下,如今倒为了一女子不惜顶撞他母亲,他饶有兴味地问道:“是何人,得你用情至此啊?”

    “臣妹幼年走失,臣一时冲动,寻了一女子假扮作她,想替祖母和母亲开解,可是臣在与她朝夕相处中,渐生情愫,此事皆因臣起,可臣倾慕于她,此生只愿娶她一人为妻。”

    谢家寻回谢怀瑾一事,景明帝自然知晓,那时长乐与那女子走得亲近,往宫外送了不少好物,他不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默许了,还私下命人多附了些,一并送到晋国公府上。

    他从未见过谢家怀瑾,还一直盼寻个机会见见小辈。

    可,如此闻所未闻荒唐的行径,竟是由谢珩一人挑起。

    他听罢,抄起桌上的奏疏,冲着他掷去:“你自小允恭克让,怎的,竟做出如此糊涂之事!”

    谢珩亦未料到陛下会如此震怒,垂首道:“臣愿接受一切责罚,但她既非我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