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边关生存日常: 9、恩将仇报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北境边关生存日常》 9、恩将仇报(第2/2页)

方向看过去。

    不远处是一片耕种中的农田,田埂边有个挑着担子的农人。

    唐睦低声道:“那是不是吴老二?”

    唐宛其实早就忘了吴家人的模样,但唐睦定不会认错,毕竟他说过前不久吴家兄弟还上门催要今年的粮种。

    唐睦锐利的目光转向田地里劳作中几人,有老有小,果然都是吴家的,吴老大手扶木犁正跟在一头老牛身后翻土。

    牛走得慢,耕地却细致,隔得老远也能看出来土色乌润,垄沟整齐利落,一看就是花了心思的。

    唐宛远远看着,不禁感到奇怪,吴家成年劳力一共六人,照料三十亩地已然有些吃力,难道还佃了其他军户的地?

    她没急着开口,唐睦却已气红了眼,就要从骡车上跳下去找人质问,却被唐宛一把抓住。

    “先别急。”

    “阿姊,他们欺人太甚了……”

    唐宛道:“我们先去打听一下,看看到底怎么回事。”

    他们姐弟两个年幼,又什么情况都不清楚,直接上去理论,怕是落不到什么好。

    唐睦被阿姊轻声劝了几句,稍稍冷静下来,忍着怒气点了点头。

    唐宛于是对赶车人道:“大叔,我们还是去饮马河村。”

    大叔听姐弟俩说话,心里大概猜到怎么回事,叹了口气没说什么,只催着骡子继续往前走。

    唐睦心内却十分不平,低声忿忿道:“这家人当年逃荒到北境,流落街头要饭,大冬天差点冻死在咱家门口,要不是阿爷把他们安顿下来,接济了一个冬天,开春还把咱家的地佃给他们,才让他们一家老小顺利在北境落下脚来……”

    当年这家人哭着喊着要报答唐家恩情的时候,到底是真心还是假意?

    唐睦这段时间遭遇的背叛一件接着一件,小小少年的心里既茫然又委屈。

    唐宛拍了拍他胳膊,宽慰道:“别想太多,我们先搞清楚。”

    唐睦闻言只能点了点头,不管旁人如何待他,幸好他还有阿姊。

    饮马河村并不很远,唐宛让赶车大叔在村头暂等,带着唐睦下车往村子里去。

    房舍低矮,这时节村民也多在田地里忙碌,村子里没什么成年劳力,只有些妇孺在家。看到有陌生人进村,眼神中多有防备,但细看是一对半大不小的孩子,才稍稍松懈下来。

    姐弟俩远远看到有几个村妇聚在一起搓麻绳纳鞋底,便往那处行去。

    村妇们见他们近前都有些疑惑。

    唐宛便道他们姐弟是城中军户,此行是来寻访佃户的。这么一说村妇们就明白了,眼神里都多了几分热切。

    “我们姐弟年纪小,也不懂农事,怕被人蒙骗了去。几位婶婶若是方便,可否给我们指点指点,这里头可有什么门道?”

    饮马河村的村民多半都是在营堡外头开荒的,离得远不说,平日里提心吊胆,还要防备北狄人来犯。如果能在营堡内部佃田,主家出钱出粮,安全也有保障,谁不想为自家争到这个活计?于是七嘴八舌地说道起来。

    唐宛仔细听了,暗自都记下,等众人说得差不多了,却忽然话音一转:“我听说别的村子有佃户,一家揽着两户的田,忙不过来了,就种着一户的荒着一户的,可是真有这种事?”

    她语气随意,眼神却暗自留意众农妇的反应,果然看到有几人脸色变了变,却也有人不以为然,笑着摆手:“这哪能呢?我只听说一家田几家帮着种,还没听过一家人揽着两家田这个理儿,且不说忙不忙得过来,主家也不同意的不是?谁家的良田能这么耽搁?”

    唐宛扯了扯嘴角,眼底却没有笑意,她借口讨杯水喝,跟那脸色有异的农妇进屋去,一番旁敲侧击之下,总算套出实话来。

    原来那吴家兄弟并非佃了两户的田,而是打着唐家的名头,开垦了新地。

    唐家原本的三十亩地,吴家人不过敷衍糊弄着,只保着每年能按时缴上官粮,却把一家老小主要精力放在新开的地里。

    只因北境军户有个鼓励开荒的规定。

    军户名下原有的分地,每亩每年需要交两石粮,但新垦的荒地,头三年可免缴征粮,之后也只需缴纳一半。朝廷此举原本意是为了鼓励屯垦,却叫吴家兄弟钻了空子。

    吴家兄弟为唐家佃田这么多年,早就看出唐家老小不通农务,又心地慈善,只要按时缴纳了军粮,余下的收成多些少些,只要借口编得真切,多半都能蒙混过去。

    于是他们便打了私自开荒,暗中昧下新田收成的主意。

    这几年,他们挂着唐家军户的名头,在堡寨内部开了十多亩新地,却从没跟唐家提过一个字。多出来的粮,全都进了自家粮仓,分毫没给主家。

    老唐头还在世的时候,兄弟俩多少还有所收敛,哪怕只是做做样子,也都先紧着原本的三十亩地来耕种。得知老人家去岁病逝,留下两个什么也不懂的半大孩子,他们索性连装都懒得装了。今年那三十亩地具体怎么处置,且得等他们把新地都伺候好了再说。

    所以,他们也只是前段时间去唐家跑得勤,见姐弟俩连春耕的种子都拿不出来,就更加宽心。

    这理由都是现成的,主家种子都拿不出,能有什么好收成?

    不过他们也怕唐家真交不出粮,名下土地被军中收回,于是打算这些田就随便种些粮食,等到秋收的时候把官粮缴上去。到那时,他们就占尽了理儿,主家不给粮种,佃户却贴补着耕种,谁人能说他家不懂得报恩?不夸他们一句忠心耿耿?

    假以时日,主家的三十亩田,说不得就这么被他们吞得干干净净。

    那农妇不知唐宛的身份,只把这事儿当个闲话说给她听,并且拍着胸脯保证,自家绝对不会做出这等子缺德事。

    唐宛抿了抿唇,眼神冰冷。

    看来她不让唐睦跟吴家人直接冲突是对的。这等子心计手段的人家,姐弟俩倘若直接闹起来,还不知会吃什么亏。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