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北境边关生存日常》 12、多亏陆铮(第2/2页)
后便是浇水施肥。
“等这边事了了,唐家那些地还是得种起来。”吴家老大跟弟弟商量着。
“是啊,那边收成若好些,征粮尽从那头出,新地肥沃,粮食更健壮些,我们可自己留些种子,免得买粮种又是一笔开销。”
“是这个儿理儿。”
兄弟俩心头算盘拨得震天响,远远瞧见有邻人引着几个官差往这边来,不禁有些困惑,紧接着心里都生出一股子微妙的不安来。
眼见着那队官差越走越近,手里好似还拎着枷锁,吴大莫名地脚下一软。
他瞧着那领头的捕快回头交代了一句什么,便有几个衙役领了指令,四散守住地头,看向他们的目光炯然,分明是为了防备人跑了。
吴家老二稍镇定些,见那捕快走近了,干巴巴地上前询问:“敢问官爷,这是要找谁?”
领头的捕快瞥了他一眼,冷声问那引路之人:“这可是你们村中的吴家兄弟?”
吴老二这才注意到引路的是饮马河村村正的小儿子。
“正是他们。”
吴老大心中某种不详预感再浮现,却也不敢轻举妄动,只战战兢兢道:“不知官爷找我们何事?”
那捕快确认之后,二话不说,让人拿了枷锁,给兄弟俩扣上了。一旁歇了手中活计的吴家人一看这情况,不禁大惊失色,连忙赶来询问:“为何抓他兄弟俩?到底怎么回事?”
“怎么回事?你们难道心里没数吗?”捕快冷哼一声,“你们私用主家名义开荒,私吞田粮的事发了,且跟我们走一趟吧。”
吴家兄弟闻言双腿都软了,却依然存着一份侥幸,大喊冤枉。
捕快却不管他,推了一把:“有什么冤屈,去县衙跟大人辩去!”
吴家兄弟仓促之间被押到县衙,没有半分准备,又是被分开审问的,虽然始终不肯认罪,说辞却漏洞百出,前言不搭后语。
范敬之冷眼瞧着,心里已经大致有了定论。
只是他素来谨慎,并未当场拍板,仍命人去饮马河村走访询证,又吩咐户房书吏翻检往年征粮册,还调衙役去吴家新垦地头丈量查看……
预备人证物证一应俱全,再开堂审理。
当日天色已晚,范敬之下令将吴家兄弟收押,唐家姐弟俩则被允准先行回家,静候后续。
今日之行虽然有些微波折,总体算是极为顺利,虽一时没有结果,姐弟俩心情却都是轻快的。
唐睦还沉浸在那吴家兄弟百口莫辩的狼狈中,唐宛却面色凝重、若有所思。
“阿姊,你在想什么?”唐睦察觉了,忍不住凑近问。
唐宛思忖着开口:“我感觉,今日之事之所以这么顺利,多半得感谢一个人。”
唐睦疑惑:“谁呀?”
唐宛回忆当时的情况:“晌午我们来时,被晾在外头大半天没人理会,偏生陆铮进去没多久,便有人来传唤我们。且不是县太爷审案,而是县丞大人接待我们的。”
身为怀戎县百姓,知县胡大人的作派,唐家姐弟不说知之甚详,也算是略有耳闻。
所以唐宛一开始也做好了必要时候出点儿血的准备,所以才带上了钱袋子。
可今日却只在一开始让王三通传的时候使了一角碎银,之后竟然全程公事公办。
唐睦一听恍然大悟:“阿姊的意思,是陆二哥帮了咱们?”
唐宛点点头:“多半如此。”
唐睦便问:“那阿姊,咱们这次要怎么谢他?”
唐宛想了想,摇头道:“看他今日来去匆匆,最近多半是忙春耕的事,等这阵子忙完了再说也不迟。”
唐睦点头应着,忽地笑了笑,软声道:“阿姊最近做的吃食都好吃,到时候多做些送给陆二哥。”
唐宛闻言失笑:“好。”
两人来到城西集市,正赶上散市的时候,大多摊贩都在准备收摊了。暮色里忽然传来几声喧嚷,前头围起了不少人。
唐宛朝那处看了一眼,隐约听到有人小声议论:“听说又有一小股北狄骑兵来犯,不知这次派谁家儿郎去抵御……”
“这群北蛮子饿了一个冬天,不管谁去拦截,都很凶险啊!”
“神佛保佑,不要选中我家儿郎……”
这话飘进耳中,唐宛心中一紧。
北境辽阔,虽有关隘戍堡,偌大的腹地不可能处处周密,总有些防不胜防。北狄人不善农耕,逐水草牧牛羊,冬日最难过,春耕时分他们总爱冒险前来劫掠。
大雍边境军民的粮种,却是他们觊觎的口粮。
唐宛在华夏多年,早已习惯了安稳的生活,穿回来之后,即便对随时可能遭遇的危险做了些心理准备,听到这消息难免还是有些忐忑。
颇为失眠了几个夜晚。
没过几日,她又听到一个消息。
这次北狄人来犯,竟是陆铮带着他麾下的五十多名士兵受命拦截。听说拦追敌骑十几里地,带了箭伤回来,如今正在家里养着。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