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12/27页)

头,孰轻孰重她还是分得清楚的,就按照她目前的水平,让一个举人来教她都绰绰有余-

    舒珩很快按照黎见微的意思,在奏折中着重强调边境军和匈奴死战不退,最后匈奴折兵五万,边境折损三万将士。

    按照大晋的规矩,牺牲将士的家眷将会免去所有赋税三年,并且由朝廷一次性支付二十两的抚恤金。

    三万将士就是六十万两,加上之前朝廷拖欠的粮饷,又是差不多一百万两银子。

    除此以外,舒珩还在奏折中暗示,诚王的在北境的处境不太好,不仅活动区域受限在内城,平时还会有数百将士‘护卫’诚王的安全,只要离开住处,身后就会有不少于十名本地护卫。

    奏折和军报在年前被送到皇帝的御案前,为了增加舒珩奏折的可信程度,黎见微的奏报上写的是歼敌六余万,将士伤亡十万,狮子大开口向朝廷索要两百万两的抚恤金。

    皇帝先看的是黎见微的军报,听到匈奴大败后,脸上忍不住浮现出笑意来。

    匈奴到底是谁击败的并不重要,只要在位的是自己,那么这次胜利就会在史书上成为自己的功绩。

    看到将士伤亡高达十万人后,皇帝先是下意识心疼,但在反应过来后神色就变得微妙起来。

    边境军三十万一下折损十万,这不就代表黎见微能调动的士兵变少了吗?这正是夺她兵权的大好机会!

    不过在看到舒珩的奏折后,皇帝的脸色又变得难看。

    十万人和三万人中间差了足足七万人,黎见微多要这一百四十万两银子做什么?难道是想要趁机豢养私兵?

    权衡利弊后,皇帝将边境大胜的消息宣言出去,同时宣布赦免黎家剩余所有人罪名,让黎见微成为新一任镇北将军,官拜正二品。

    此外还赏赐黄金千两,良田千亩,绢布百匹等赏赐,下旨让黎见微带着有功的将领和诚王一起回京城接受赏赐,

    这次皇帝的旨意可不是偷偷摸摸下的,而是在下旨后特意派遣能代表皇帝的仪仗队从京城出发。

    一路上招摇过市,不断宣言皇帝对镇北将军的重视,试图用这样的方式压下之前不好的言论,用了差不多一个月才抵达北境。

    皇帝的小算盘打得很响,但黎见微根本就不入套,而是当场表示自己不需要任何赏赐,只要陛下能彻查父亲谋逆一案,还父亲一个清白。

    负责宣读旨意的官员和诚王变了脸色,“黎将军如若想要彻查老将军的案件,不妨在面见陛下的时候提出,将军才立下大功,想必陛下一定不会拒绝。”

    “我本意也是如此,但阵亡将士还没有安顿好,我要亲眼看着抚恤银两发到他们家人的手里,才能放心离去,还望陛下.体谅。”黎见微拱手说道。

    诚王有些着急,“抚恤一事朝廷会派遣对应官员负责,当务之急还是回京向父皇复命,让于朝廷有功的将士们得到赏赐。”

    “殿下,末将以为战后事宜更为重要,陛下英明神武,定然不会因为我们不在京城就收回赏赐。可在北境牺牲的将士们不同,如若不把抚恤银两送到他们的家人手里,末将寝食难安。”张将军开口说道。

    “末将也这样觉得,如若陛下信任将军忠君爱国,一定也愿意相信老将军忠君爱国,定然不会谋逆犯上,更别说勾结匈奴!”

    “还望陛下和殿下.体谅,我等实在不忍心踩着同袍们的尸骨升官!也不愿在老将军被平反前接受赏赐!”

    “牺牲的将士们都是老将军一手带出来的,生前就盼着陛下可以还老将军清白,还请钦差转述此话,恳求陛下下旨彻查老将军一案!”

    在场的将领们一个接一个发声,他们都不急着要赏赐,而是要求朝廷为老将军翻案,要求朝廷把将士们的抚恤金送到北境来。

    众怒难犯,宣读旨意的官员想到黎见微会不配合,但他没想到对方的态度如此强硬。

    “事关重大,容我上报朝廷商议。”官员不敢来的硬的,只能采用拖延的方式。

    五天后,加急的奏折被送到皇帝案桌前,让他气不打一处来。

    “父皇,不如先答应下来,现在最重要的是让黎见微离开北境。”周王出主意,“她的依仗不过是那些效忠老将军的旧部而已,只要父皇为其平反,那些将领自然不会跟着闹事。”

    “至于抚恤银两一事,不如先送一批过去,剩余的慢慢给就是。”

    皇帝沉默不语,直到周王开始不安,他才开口,“你负责彻查黎良谋逆作乱一案,务必将始作俑者查出来,给北境将士一个交代。”

    周王眼睛一亮,父皇这是在暗示自己什么吗?

    “父皇,儿臣一定尽快查明真相!”周王忍不住露出一抹喜色。

    皇帝眼里多出一丝厌恶,儿子长大以后果然心就野了,他还没老呢,就开始惦记自己屁股下的龙椅。

    老大不中用,老二看着也不行。老三倒是有些孝心,就是能力不太够,身为皇子竟然被一个将军软禁那么久,瞧着还不如一个舒珩有用。

    好在自己除这三个及冠的儿子外,还有一个才满八岁聪慧懂事的小儿子。

    周王并没有意识到,他的好父皇在默许他们兄弟间互相残杀的时候,就已经在心里把他们从继承人选中踢出,他还在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终于成为最后的赢家。

    压在自己头上的长子很快就会被他收拾,而被父皇宠爱的诚王,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退一步说,就算父皇真的愿意给银子把人赎回来,诚王也要落得一个办事不利的名头,怎么和自己这个帮助镇北大将军平反的嫡皇子比?-

    “将军为何不趁机发兵清君侧?”舒珩忍不住问道,“等到陛下真的查清真相,将军就师出无名了。”

    “不急,将士们需要时间修养,战后抚恤也还没彻底落实。”黎见微一脸淡定,“皇帝今天能松口为我父亲平反,明日就能松口给北境军下发两百万的抚恤银。”

    “如果真的能多出两百万两银子的话,我晚上一年起兵清君侧也无妨。”

    “可是将军,这样大义就不在您身上了。”舒珩有些着急,在她看来将士的情绪是很重要的,如果怀着为老将军讨回公道的想法,将士们的配合度会非常高。

    可如果只是纯造反的话,免不了有些将士会担心造反失败的严重后果,因此心声退却,甚至在对战的时候失去士气。

    “小舒大人,你觉得现在的皇帝,当真是民心所向吗?”黎见微问道,“你是从京城过来的,应当比我更加了解外面的情况。”

    “南边至今都没有彻底平定叛乱,皇帝对外面增加的粮价不管不问,只会一昧增加赋税来满足一己私欲。”

    “我相信你也看出来了,皇帝并没有特别在意诚王,也不在意他的其他两个儿子,他只在乎自己。”

    “即便父亲得到平反,皇帝也不会从昏庸变得圣明,他的所作所为只会让百姓对其彻底失望。”

    舒珩愣住,算起年龄她比眼前这位将军还要虚长两岁,可她的阅历在对方面前简直不值一提,有些问题更是没有对方看得透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