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18/27页)
带行军,直取南阳、襄阳、荆州,这样一来也能威慑他们。”
“后续要是皇帝调遣这十万人回京城的话,我们也可在半路将其拦下。”
舒珩:“将军,可以适当往东南进军,江南苦朝廷重税久矣,如果将军的到来能让他们恢复到十税一,江南百姓必然夹道相迎,此乃民心所向。”
大大咧咧的韩将军开口:“末将也觉得可以先取江南,末将打听到了,昏君到现在还在向江南征税,现在也就只有那些世家大族活得滋润些。”
“将军,您的祖籍就在九江,要是能夺得荆州占据湖广,江西士族定会归顺将军。”苗云开口,她的切入点和其他人都不太一样。
“有江西士族的配合,掌控江南也不是难事。就算要围困京城,我们也不需要担心粮草不够。”
黎见微麾下的将士官员都很有脑子,每个人的提议听着都颇有道理,发表完自己的想法后,就等着黎见微这位主君做出最后的决断。
“朝堂之上的官员,祖籍是不是多在江南一带?”黎见微问道。
舒珩立刻给出答案:“半数出身江南士族,不过为躲避起义军,不少已经举族北上,搬迁到徐州、汝宁府一带,距离京城较近。”
“那就先取南阳、襄阳、荆州,苗将军、张将军、韩将军各自领兵三万出发。”黎见微的视线落在悬挂着的舆图上。
“周围州府要是愿意归顺,将其一并收入囊中,和其他地方一样,百姓免去半年田赋。”
“顺带派人往南边散播消息,要是起义军愿意归顺可以前往江西九江,我会派人接应他们,之前所犯之罪一律既往不咎。”
黎见微并不担心九江的黎家不配合自己,扒拉一下族谱,大家都还同一个九族中。
如果自己成事,他们也能跟着吃肉喝汤。要是自己失败的话,他们大多也要人头落地。
从自己起兵到现在已经过去好几个月,九江黎家至今都没有宣布和自己断绝关系,单这一点足够说明他们的态度。
谁会眼睁睁放着皇亲国戚不选,而选择被九族消消乐呢?
作战方案定下后,众人即刻开始行动,一个个都忙碌到不行。
只需要带兵打仗的将领还行,他们早就适应这样的生活,清点完人数和粮草后就能出发。
而需要管理整个太原府的舒珩每天都要加班加点,点着蜡烛和油灯批阅公文。
这也没办法,谁叫之前太原府的官吏没几个干净的,单是斩立决就砍了二十多人的脑袋,关入大牢等着干苦力的还有三十多人。
虽然通过考试招到了不少人手,可他们上手对应的事务也需要时间,即便是从平阳府调了十人过来,也没能让舒珩闲下来。
黎见微原本想要搭把手来着,但她很讨厌那些士族文绉绉的发言,尤其是在发现他们拐着弯表达不满的时候,脑袋里只有一个想法。
“他们难道不知道太原是谁说了算吗?这是不想要脑袋了?”黎见微生气到拍桌子。
舒珩默默把毛笔归位,“将军,这些人有药材渠道,要是把人砍了的话,我们就没法得到源源不断的便宜药材了。”
“难道就没人可以代替他?”黎见微反问。
舒珩:“可以,但需要时间,我派去的人还没摸透他们采购药材的渠道,等到明年开春,将军就能动手收拾他们了。”
黎见微不太满意这样的结果,但也知道这是最好的处理方式。
“小舒大人,你真是辛苦,每天都要和这些人打交道。”黎见微忍不住感叹,“晚些时候我要让厨房做些你爱吃的菜,好好补补。”
舒珩嘴角上扬的弧度越发明显,“将军力排众议将太原城交给属下,属下又怎么能辜负将军的信任呢。”
“不算力排众议,我手下能打仗的人很多,但能当好地方官的没几个。太原那么重要的地方,我不愿意给那些我起兵以后才追随我的人,所以你是心中唯一的人选。”
黎见微的话很坦诚,她不缺追随者,尤其是在拿下太原城以后,不少地方世家都让家里的小辈上门自荐。
黎见微不否认其中有些人确实很出色,可他们或多或少是为家族延续来的,做不到和舒珩一样真正的一心为民。
“下属定不负将军所托。”舒珩认真承诺。
舒珩已经不知道自己是第几次这样承诺,有些时候她甚至觉得言语都不能表达自己的心情。
士为知己者死,舒珩是真发自内心愿意为眼前的黎见微拼上一切,包括身家性命。
“嗯嗯,我知道。”黎见微拍拍舒珩的肩膀,笑着说道,“不过你也要注意身体,黎婉说她还想让你当她的老师,我替你答应下来,等一切尘埃落定后,你继续为她授课。”
“好。”舒珩应得心甘情愿-
南方本就苦战乱久矣,比起时不时就要担心被起义军攻城,还不如早早就归顺黎见微,至少能落得一个安稳,不需要在夜里担惊受怕。
因为起义军大部分人被朝廷逼得没有退路的平头百姓,其头领有些时候也没读过太多书,有些还是地痞流氓之类的人物。
这些人通常没有太多大局观,在攻破一座小县城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冲到富商家里打劫,美名其曰为劫富济贫。
百姓能在短时间内喘口气,不必担心赋税的问题。可时间一长,没有长远打算的起义军就会取代朝廷成为欺压普通百姓的人。
起义军不会考虑地方民生经济,他们只在乎能从中获利多少。遇见朝廷平定叛乱的军队后,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大不了就是换一个地方霍霍而已。
出现类似情况的起义军不少,他们的实力大多只能攻下一两个县或者州,很容易被打散,但同样容易重新聚集在一起。
这也是朝廷用了足足两年和十万大军都不能彻底平定判断的根本原因,有压迫就有反抗,除非朝廷彻底洗牌给百姓留出一条活路,不然这里倒下一波起义军,另一处就会冒出新的来。
顺利拿下荆州等地后,时间已经到了深秋,北境军进入到休养生息阶段。
在黎见微愿意接受起义军的消息传出去后,不少被朝廷大军追着打的起义军纷纷选择前往九江归顺。
只是规模相对大,觉得自己也能能成事的起义军则是保持原有的习惯,占据一州一县当着土皇帝。
而在小股起义军消失后,这些人就被朝廷平叛军盯上,即便入冬双方也没停止交战,时不时就要打上一场,每次因此战死的人少则几百多则上千。
为什么朝廷平叛军要咬着这些人不放?
自然是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打不过装备精炼训练有素的北境军,只能对付这些甲胄都不齐全的起义军,免得因为平叛不力丢掉官位-
当皇城被大雪覆盖上一层白色厚棉袄的时候,皇帝才终于意识到自己有可能成为亡国之君。
二十万对五十万,就算皇帝对军事一窍不通也知道京城随时有可能被攻破。
更别说江南一带的平叛也尤为不顺,江西整个行省竟然都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