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40-50(第3/27页)

在宫门口以死明志不说,还没把消息控制住,不过几天这种荒唐事就在京城传遍。

    武将谁不知道黎良三十年来兢兢业业守着北境,看到黎良就这样死掉后,怎么可能不兔死狐悲?

    黎良儿子是正经通过科举考上翰林院的,虽然只是修撰但也拜师大儒,他的老师和同窗又怎么会让他死的不明不白?

    生他不如生块叉烧!世上怎么会有如此愚笨之人!他的脑子是被狗吃了吗!

    皇帝看向大儿子的眼神越发冷漠,可就算他在心里骂的再怎么恨,也不会在嘴上承认黎良父子是含冤而死的。

    “犯上作乱难道还有假?作为外臣冒犯后妃本就是死罪!更别说侯府内还搜查出百余套甲胄兵器和龙袍!”皇帝板着脸,摆出足够强硬的态度。

    “尔等无需多言,要不是黎良曾经为大晋驻守北境,朕也不会赦免他家眷死罪!”

    皇帝态度强硬,非大皇子派系的文武百官也一样强硬,直接来个跪地不清,请求皇帝允许三司会审,彻查此次案件。

    发现半数文武百官跪下后,支持大皇子一派的官员也跟着下跪,免得自己变成出头鸟。

    “望陛下三思。”文武百官齐声高呼。

    “父皇,黎良父子冒犯皇室罪不可恕,不过父皇既然已经宽恕其家眷死罪,不如先撤下对其的通缉,改为下诏让留在北境的小黎将军回京。”

    二皇子在气氛僵持的情况下跳出来打圆场:“如若小黎将军觉得父兄有冤屈的话,不妨再进行三司会审。”

    “父皇,儿臣觉得不必在查,黎良父子犯上作乱已经铁证如山,没有以谋反诛九族已然是父皇念在其功劳上法外开恩,”大皇子也开口,他坚信自己没错。

    收拾功高震主的人就是要快,黎良父子现在已经死了,只要父皇的态度足够强硬,不想丢掉官位的百官态度也会慢慢放缓。

    别的不说,只要父皇表露出有意向重新选一个将领驻守北境,武将就会不攻自破。

    至于文官,他们的骨头一向是软的,只要抓几个出来下狱罢官,他们自然懂得闭嘴两个字。

    皇帝瞥了一眼两个儿子,他未必不懂自己大儿子的谋算,可这一点都不影响他觉得对方是块叉烧。

    治大国若烹小鲜,掌握火候,张弛有度是最好的,而不是开猛火爆炒一通,觉得断生就能端出去让人吃。

    对付黎良的手段应当是恩威并施,给他一个留在京城的闲职明升暗降,随后选一个公主或者郡主出来下嫁侯府世子,兵权不久就回来了?

    皇帝的心里活动很多,看向跪着的百官,他只能长叹一口气,“此事朕在想想,通缉黎良家眷的事先停下,朕无意取她们性命。”

    皇帝表现出退让后,大部分官员的目的也就达到,开始高呼万岁,之前请求彻查的声音也开始变少。

    如此荒谬的一幕让某位上任一年的翰林院编纂目瞪口呆,说好的圣明君主呢?满朝文武难道都是草包不成?此事一看就是有小人构陷啊!

    舒珩想不明白,在下朝后回到自己的位置,看着史书经义发呆。

    兔死狗烹,鸟尽弓藏,难不成忠勇侯一事是陛下在背后受益?不然一个太监怎么有胆子状告对方呢?

    “舒珩,陛下让你写诏令召黎见微回京。”上司带着命令回来。

    “是,下官马上草拟诏书。”舒珩下意识应道,随后才意识到自己可能会成为帮凶。

    陛下对忠勇侯一家的敌意已经非常明显,此时召黎见微回京,不过是为了更好夺取兵权顺带斩草除根而已。

    不过也不一定是斩草除根,陛下既然已经饶恕忠勇侯的家眷,或许只是想要夺走兵权而已。

    小黎将军在被夺权后,说不定还会被‘施恩’指婚。

    舒珩在磨墨的时候想了许多,随后多次提笔后放下,叹气不知道多少次后,才将草拟好的诏书送去。

    自己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从六品翰林院编纂,连父亲的冤案都翻不了,哪里有手段插手这种涉及到谋逆的大事?

    只盼着这位小黎将军是个心中有成算的,不会盲目听从诏令,真的一个人傻乎乎回到京城,随后任人摆弄。

    【作者有话说】

    搓手手踩个点让我康康]

    第42章 世界三【2】

    ◎谋定后动◎

    在张将军的好消息到来前,黎见微先一步见到所谓的宣旨钦差。

    “罪臣之女黎见微还不跪下接旨!”被派来宣读旨意的是一位宫中太监,趾高气扬的站在将军府门口,身后还有十多个禁卫军打扮的人,手上拿着腰刀。

    “罪臣?谁是罪臣?”黎见微穿着轻甲站在他的对面,面无表情将左手搭在剑柄上。

    “原忠勇侯镇北大将军黎良有意勾结匈奴犯上作乱,更是大胆冒犯后妃,被撞破后已畏罪自杀。陛下念在其镇守北境三十余载于国有功,所以特此赦免家眷,黎见微你还不领旨谢恩!”

    太监尖锐的嗓音传出去很远,他此次赶往北境的任务有两个,一个就是把黎良的罪名宣扬出去,另一个就是把黎见微带回京城。

    “可笑,如若我父亲真有犯上的意图,肯定是带着大军回京,怎么可能只身赴京!”

    “陛下英明神武,怎么会听信这种荒谬的话,你一定是被匈奴买通的奸细,意图乱我大晋北境!”

    “我黎家向来和匈奴势不两立,如若投敌,苍天早就将我五雷轰顶!”黎见微中气十足的嗓门可比一个阉人要大得多,声音传出去的也更远。

    围观的军民也从最开始的小声讨论加重音量,在有人带走的情况下大声喊道。

    “就是,大将军对朝廷忠心耿耿,把妻儿家眷都留在京城不说,每次京城来召第二天动身回京述职,怎么可能会犯上作乱!”

    “大将军斩杀无数匈奴!少将军更是斩杀多名匈奴王子大将,怎么可能会勾结匈奴!简直胡扯!”

    “一定是假消息!大将军如此刚正不阿,怎么可能会畏罪自杀!一定是谣言!是匈奴想要犯我北境!”

    “奸细!奸细!此人一定是奸细!”

    “请将军诛杀奸细!杀掉他们!杀掉这些妖言惑众之人!”

    听到周围军民越来越响亮的议论声后,只带了十多名禁军陪同的宣旨太监有些慌。

    “尔等难道要质疑钦差,冒犯圣上不成!我可是带着圣上旨意来的!”太监高举圣旨,试图用皇权来逼迫这些人低头。

    这样的手段放在京城周围或许管用,可这里是北境,一个大部分百姓只知道黎家大将军和少将军的地方,怎么可能会畏惧从未见过面的皇帝?

    保护他们安居的是将军,帮助他们种地的也是将军,在他们粮食收成不足的时候给他们一口饭吃的也是将军,他们凭什么不站在将军这一边,而是站在要谋害将军的不知名人士这边?

    “大胆!竟然敢假冒钦差假传圣旨!”黎见微适当露出愤怒的神色,随后直接抽出手里的长剑,利落将眼前矮自己半截的阉人脑袋砍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