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卷王女配不干了[快穿]》 50-60(第6/27页)

对付这些诬告的人。

    去搜查的人极为懂事,不过到一个时辰就带着结果回来,一共搜出撕毁的书信一封,代表前朝皇室的玉佩一枚。

    “陛下,学生冤枉啊,学生未曾和前朝余孽勾结!”举人这下傻眼了,这和说好的不一样啊!

    明明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从会元房间里搜不出任何东西,导致他丢掉举人的功名罢了!

    他也做好面临这个结果的准备,毕竟他可以因此得到一万两白银,足够后半辈子潇洒。

    可现在不一样了,他头上直接多出一个勾结前朝余孽的罪名,这搞不好是要被抄家砍头的,他还不想死啊!

    “未曾?那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难道是朕放在你房间,想要污蔑你的吗!”黎见微很是生气。

    “要是朕不严惩,岂不是寒了那些十年寒窗考上贡生的学子!”

    “来人!将他们拖下去,直接斩首示众!朕允许任何人击鼓鸣冤,但不允许任何人污蔑辛辛苦苦靠着实力考取功名的人!”

    黎见微义正词严,既然幕后之人想要天下读书人和自己离心,那她就偏要拉拢读书人,让他们感受到来自君主的重视。

    这五个举人没有反驳的机会,直接被堵嘴拖下去,不过片刻就人头落地。

    “朕相信你们都是靠实力考取功名的,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放在心上,好好准备殿试。”黎见微放缓声音说道,视线在会元身上停留的最久。

    一个过目不忘而且非常有才华的会元,一看就是上天特意安排给朕的新科状元。

    到时候就把她安排给舒珩当手下好了,减轻她的工作量,免得晚上三次都没有就累得睡过去。

    舒珩敏锐注意到自家的陛下的视线,想到此人极有可能是新一届状元后,心中忍不住多出一丝紧迫感。

    陛下是不是对这位会元很满意?

    说起来,此人的相貌不仅出挑,而且身材看着也比较强健,说不定在骑射方面也是一把好手。

    最最重要的是,这个人比现在的自己要年轻两岁,正好和陛下一个年纪!

    想到这里后,舒珩藏在官袍里的手忍不住握紧,一股紧迫感油然而生。

    不行,自己必须要好好努力,绝对不能被这个人比下去!

    【作者有话说】

    搓手手踩点

    第53章 世界三【13】

    ◎太平三年◎

    科举舞弊案看似以五个举人人头落地告一段后,可在普通百姓和读书人看不到的地方,另一场较量在进行中。

    黎见微想要用这样果断杀人的办法迷惑背后指使的人,以便给监查卫争取到调查时间。

    幕后指使者也确实因为黎见微的果断而犹豫不决,他猜不到对方会到此为止还是继续搜查下去。

    如果到此为止的话,他现在立刻杀人灭口就是主动露出把柄,得不偿失。

    可如果不是的话,那么拼着暴露的危险,也一定要把知情者杀干净。

    幕后之人只犹豫了一天就做出决定,他指使一伙打家劫舍的山匪出手,将五个举人的家眷杀了个干净。

    为了让杀人灭口的目的不那么明显,他们周围的几户人家也跟着遭殃,家中大半男丁被杀不说,财物也被洗劫一空。

    事后为了不暴露,他还特意留下一些前朝余孽的线索,只要顺着查下去,多半会查到山匪和前朝叛军有勾结。

    “这是将计就计,顺着朕给的剧本演下去了。”黎见微手上拿着监查卫快马送过来的情报,缓缓吐出一口气。

    “他们的动作比朕预料的要快一些,三十个监查卫挡不住百余个训练有素的死士,江南一带还是人手不足。”

    舒珩:“陛下,是否要多派一些人保护公主殿下,要是他们狗急跳墙的话……”

    “他们还没那个胆子,要是敢动黎婉,朕会踏平江南,他们埋在地里的祖宗朕也会挖出来扬了骨灰。”黎见微说道,眼里闪过一抹狠厉。

    “舒珩,朕要选一位巡抚去江浙一带给那些世家大族松松骨头,你有没有合适的人选?年龄无所谓,但一定要胆大心细,疾恶如仇。”

    舒珩飞快在脑海中搜索,所谓吏部尚书,她记得许多官员的履历。

    “陛下,可以让鸿胪寺左少卿担任巡抚。”舒珩很快给出答案。

    黎见微挑眉:“鸿胪寺?那不是掌管朝会、接待宾客的吗,他们有什么办法对付江南世家?”

    “陛下,鸿胪寺左少卿在前朝时曾任大理寺卿,因为不懂变通得罪当时的周王,所以才被调任到鸿胪寺。”

    舒珩说道:“此人在鸿胪寺可为少卿,在大理寺可为大理寺卿。籍贯在陕西行省,在前朝就看南方出色的官员不顺眼。”

    “臣不能保证他一定会非常体恤百姓,但他品行周正,绝对不会允许冤假错案发生,此人要是担任江浙巡抚,一定不会让陛下失望。”

    黎见微用拇指慢慢敲击桌面,干过大理寺卿又和南方官员有过节,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

    “你和他通通气,等春闱结束,朕就会给他正式任命。要是办得好,朕重重有赏。”-

    会试不代表春闱结束,三月的殿试才会决定最后名次。

    通常会试榜上有名的贡生只要在殿试上不出大差错,保底也是三甲同进士出身,通过朝试后可以成为翰林院、六部或外派为地方知县,正式迈入官场。

    殿试没有任何舞弊的可能,因为只有作为皇帝的黎见微才知道考题。

    黎见微在考前一刻钟正式敲定题目,随后让舒珩在殿内宣布。

    “朕起北境,提一丈枪诛奸除恶,以天下黎民为己任,涤荡前朝积弊。今仍有豪右壅利,阡陌侵民……朕欲破百年痼疾,使田归耕者,均平赋役,诸学子详呈方略,以佐朕永固黎朝。”

    听到题目后,考生们神色各异。

    题目和会试的题目有联系,但更加尖锐,不仅仅需要讨论田赋,还需要考虑到土地兼并和豪族对对方的影响。

    有脑子的考生都知道,陛下这是冲着江南一带世家豪族去的,保不准就要重新划分田地赋税。

    这对他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如果表现好说不定能直接被提拔重用。要是表现不佳的话,轻则名次靠后,重则连累家族。

    会元祁长平是第一个提笔行书的,黎见微的注意力自然被她引走,在一刻钟后更是从龙椅上起身走到她身边站定观察。

    在科举舞弊后,黎见微特意了解过这位会元,得知她祖籍在建宁后颇为惊讶,还特意让人把她乡试的考卷翻出来。

    祁长平乡试的答卷写的也不错,但似乎并不符合主考官的个人喜好,所以没有拿到头名,只拿到第三名的位置。

    不过黎见微很喜欢她的答题风格,在逻辑缜密的前提下能大胆提出新的建议,一看就是推行新政的好苗子。

    加上过目不忘的本领,如果能把全国大小官员的履历全部背下来,自家小舒大人的工作量绝对可以被减轻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