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直播女性文物后被诸朝围观了》 40-50(第20/21页)

讨论下去的必要。

    早在直播刚开始,夏语冰就明确提到过,平阳昭公主的真实姓名并没有被记载下来,连件文物墓志都没发现,后人也就无从得知。

    【如果按照历史传统,李三娘子名字会失传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主播并不否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却提出另一种假设:

    【但没准儿,她的名字是被刻意抹去的呢?】

    此话怎讲?太平公主与上官婉儿对视一眼,一时间都有些拿不准主播的意思。

    【说来说去,这事还要绕回李渊头上。】

    夏语冰也爽快,没再绕弯子,径直抛出结论:

    【身为皇帝,又是父亲,可他对平阳公主的待遇并不算好。】

    乍一听这句,很容易便想到会和前言互相矛盾。

    太平忖了忖,越发觉得自己的考虑在理:“我就说么!赏赐再好,那也只在公主之列。”

    【最重要的是——】

    【她的军功并没有得到正式封赏。】

    和实实在在的权力相比,身外之物就显得无足轻重:

    【甚至就连原先的兵权,也因为受封平阳公主而被借机收回。】

    夏语冰很能理解观众们的想法:

    【的确,死后谥号和军礼下葬,这两点很值得一提。】

    “再值得一提,这也不过是死后哀荣而已。”

    上官婉儿冷冷出言,话里有着说不出的讽刺。

    【但凡她是个男子,怎么可能只得到这点儿东西?】

    【甚至就连这点并不特殊的特殊待遇,都还要遭到朝臣的一众反对。】

    主播深知这样的论证没有说服力,轻车熟路地找好了拉踩对象:

    【李世民的赫赫战功有目共睹,纵使比不上这个弟弟,那别的弟弟呢?】

    【李元吉,也是位和平阳公主一母同胞的弟弟,他的待遇又如何?】

    熟读国史的上官婉儿权当是在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抽查,张口便跟上主播的节奏:

    “高祖初入长安,授太原郡守,封姑臧郡公。后进封齐国公,授十五郡诸军事、镇北大将军,留镇太原。”

    这一连串官职,难为她口齿伶俐,一一报来。

    【得了这么多封赏,李元吉一定做出了什么了不得的功绩吧?】

    主播又摆出了她那熟悉的手势:

    【在此期间,李元吉做出名堂的大事——竟然是零耶!】

    按辈分,太平还得称李元吉一声“叔祖父”,可姑祖母与叔祖父之间的落差之大,让她实在说不出认可的话。

    不过是男女有别,跟着父兄打打下手的李元吉得了这老些官,而姑祖母非但没能留住兵权,甚至就连自个儿的名字都没能留下来。

    女子不留名,似乎已经是墨守成规的习俗。如果谁能在青史中留下一笔,那才叫奇怪。

    从来如此,就该理所当然吗?

    【所以,当有论调认为平阳公主领兵全是形式所逼,不过是因祸得福,意外激发了她的本领。】

    【焉知不是一位长期被打压的女子终于得到崭露头角的机会呢?】

    【从李渊立排众议也要坚持以军礼下葬女儿的举动之中,我们轻易就能看出他的爱女之心。】

    【但也仅此而已了。】

    主播点到即止,聪慧的上官婉儿不难听出弦外之音。

    再如何钟爱,都是要退居兄弟之后的,否则何至于连个名儿都留不下来呢?

    君不见,太宗陛下与文德皇后的几位公主,别说大名,就连小名都记得明明白白呢。

    【徒留她曾驻守过的娘子关与后人凭吊所写的一首诗歌传世,让我们借此遥想李娘子英名。】

    直播的最后,是在诗歌诵读声中结束的:

    【夫人城北走降氐,娘子军前高义旗。】

    【今日关头成独笑,可无巾帼赠男儿。】

    娘子关前不见娘子,至今犹忆平阳昭。

    这或许能算是对姑祖母的一种慰藉了吧?

    “殿下,婉儿有些好奇。”

    上官婉儿小心翼翼地觑了眼太平公主神情,见她从思绪中抽身,左思右想,最终还是决定趁势问出口:“如果叫您在圣人与天后中进行抉择……”

    这话问得可谓是十分大胆。

    她是外人,问家事,是为无礼。

    她是宫女,问尊者,是为犯上。

    无论出于何种考量,这样的错误总不该出现在上官婉儿身上。

    可她依旧问了,还是以这样直白到毫不掩饰的方式。

    话一出口,原先盘桓在心头的惴惴就散了大半。

    这个问题,自上官婉儿琢磨出头绪之后,便一直想亲自问一问太平公主。

    她是小娘子,自然会有好奇。

    她亦是野心家,更没忘了下注。

    对于上官婉儿这个不算客气的问题,太平公主似乎并不意外似的。

    她极轻极快地蹙了下眉,看着不像不悦,更像是为难。

    “我……”

    公主的停顿不过眨眼。

    明明是上官婉儿突然发问,她却仿佛已经盘算了许久,直到今日才终于等到这个问题一般。

    没有太多犹豫,便给出了自己的回答:“若当真到了那一步的份儿上,我自然是要选母后的。”

    直播到上官婉儿那期的时候,她正在被母后关在宫里闭门思过。

    错过了直播不要紧,后来补上回放也是一样的。

    太平必须承认,一想到那个即将由母后亲手开创的未来,她都难免心潮澎拜。

    自然更能理解上官婉儿突兀而尖锐的问题究竟是为了什么。

    上官婉儿年纪虽小,却不是个无聊的人。她的问话更不会是心血来潮,或出于故意打趣。

    分明是意有所指,更是要她表态。

    她们两人可以看到直播间,母后多半也能。

    以此类推,父皇难道就看不到了吗?

    有这样信誓旦旦的“预言”,哪个皇帝不会生出提防之心?不想再行废立之事?

    如果真到了那一日,当母父分道扬镳,夹在中间的太平公主又将如何抉择?

    是紧随名正言顺的大唐皇帝,还是为一朝风光的女皇站边?

    太平公主的回答远远没有到此结束。

    她还给出了详尽理由,不知是说给上官婉儿,还是说给自己听——

    “父皇有那么多的儿子,可是母后就只有我一个女儿。”

    是啊,就像小夏姐姐说的那样,父皇对自己的确很好,但也仅此而已了。

    父亲对女儿的好,只有当她上头的哥哥们都轮完之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