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嫁给我大哥!: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别嫁给我大哥!》 120-130(第13/17页)

开,“每次提到,你都避而不谈,含糊其辞。”

    涉及贺兰澈,她的笑容永远会变得僵硬。

    岂止她一个人避而不谈?又倒打一耙给她。

    “那就告诉贺兰澈,写信,现在就写。”长乐作势拉着他往屋内去,研墨后将笔递给他,“尊贵且高傲的长公子殿下,写方才终于承认与我两心相知了,而不是我单方面沉迷你。”

    长乐掐他一把。

    季临渊提笔也下不了字,最终承认:“是,我真不知该如何开口,才能将伤害降到最低。”

    “既然开不了口,那就永远别开。”她夺过笔,“或许注定你的情义,在我与他之间,只能保一个,不如就此将他送回昭天楼,永生不得踏入邺城,保全体面。”

    这才是她今日真正的图谋。

    季临渊沉思着,没有给她具切答复。

    *

    这一日热得宫中侍女衣衫尽湿,精御卫都在协助内廷司不停地往各宫搬运冰砖。

    午膳时,两人只在长公子殿中一起用了些冰粥,便准备要往靖政殿去。

    长乐虽然不知晓温度,却也替重新整装出来的季临渊感到燥热。

    他每套衣服都会配一个不同的发冠,此刻换回一身玄色金纹锦袍,弃了前几日的鲜亮颜色,重新变成一只大乌鸦。

    试着邀请长乐也整衣,但她还是坚持自己的药王谷小青纱夏装便是正装,只好作罢,替她将头冠换成一枚金枝衔叶的,如此也算贵气很多,不叫这金阙台的殿顶压了一等。

    贺兰澈原本为她打的那顶“观自在”被替换了下来,他觉得心里舒服很多。

    但长乐不舒服,嘟囔着:“你去和你爹说话也要着正装……”

    “不止父王在,”季临渊解释,“稍后殿中必是亲信重臣齐聚。想来父王是要你去做个见证。”

    见证?长乐心念电转,已猜到了几分,眸中立刻泛起兴味,跃跃欲试。

    第128章

    “磨磨蹭蹭的做什么?”季临渊催促道,眼看要出发了,她却还在借他的桌案写东西。

    “我都猜到你父王要说何事,此刻先修书一封,请师父过来。”她笑道,“备好信,殿下适时拿出,你父王自然将功劳都归给殿下,不过……”

    她举着信笺走到他身边,“义诊结束后,师父那个老宅神仙便窝回了药王谷,轻易不肯出山。我想给他寄信,偏又没有好用的信鸽,不知能否借长公子家的良鸽一用?”

    季临渊自然应允。她估摸着铺垫够了,又说:“你猜我寻的由头是什么?师父早想替药王谷换批好信鸽,奈何那狐观主倨傲得很,不肯做药王谷的生意。若得你父王邀他二人一晤,撮合此事,借你父王的情面,让狐观主为我师父特训一批快鸽,从此提升与各地药堂消息之速,我想师父一定很乐意在这大暑天里往邺城跑一趟!”

    她说完,目不转睛地盯紧他,生怕他找出什么由头来说此事办不成。

    好在,季临渊只思忖了片刻:“这主意很好,我向父王进言。”

    路上,长乐见他这云淡风轻的模样,开始惶惑,他对邺城与千里观的关系,是一点也不知情?还是装的?

    *

    夏尾期,足蒸暑气,炎蒸毒肠。

    靖政殿外蝉鸣不歇,往日捕蝉的侍婢都被遣散。

    靖政殿内邺王高坐主位,侍女侧立一旁替他扑扇。

    下首端坐邺城都督、数名陌生的朝官,更有前番服侍季临安的侍女、御卫跪了满地,连晨风大统领也伏于阶前,唯有史官肃立角落,执笔记录。

    长乐随季临渊袖风而进,跟在他身后,目光一一扫过端坐高位的邺王,又掠过阶下跪伏的众人,心中冷笑。

    依礼见过邺王,季临渊获赐座,亦为长乐请得一席。二人遂于屏风后落座。

    她努力辨认阶下众人,并未见到昭天楼中人,尤其是大军师缺席——她算明了:所谓见证,便是邺王在这儿搭戏班子,要她来陪唱。

    近年晋邺通商条例已撕毁数份,长公子又曾奉命往绝命斋采办军备,今日借二公子中毒发难,不过是欠一个堂皇的动手由头。

    将她请来,一来为诓她作证;二来,听她前番似有向邺城表忠心之意,今日怕是要趁机将药王谷彻底拉上邺城的战车。答应也好,不答应也罢,此间风声一旦传出,天下皆知她代表药王谷在亲近邺城。

    她手心略有些汗,顺便悄悄白了季临渊这死狐狸精一眼。

    他只当自己已经与邺城结盟,将来说和药王谷是迟早的事,却不知道她去一趟京陵之后,心里已经坚定盘算:药王谷绝不能卷入纷争,最好也不要因她而引发战事。

    只是骗得季临渊的信任,也实属不易,还需将计就计。

    果然,晨风大统领先与长公子对视一眼,便叩首面向阶下众臣宣告二公子投毒案查询进展。

    殿内一阵沉默,邺王先道:“既然查明此毒已叫鬼逸散,那毒下在灯烛中,是谁率先发现的?”

    晨风大统领眼神投向长乐。

    “我发现的。”她响应。

    “神医如何发觉?”

    “因为我是神医。”

    “……”

    屏风外阶下众人面面相觑。屏风后,季临渊侧目,向长乐递去一个极不赞同的眼神,示意她别仗着身份在父王逆鳞上胡说无状。

    邺王按捺怒意,续道:“众位卿家猜猜,孤子缠绵病榻十余年,如今长公子查证新添之据,是何方势力?”

    满殿噤声,无人敢应。

    长乐突然灵机一闪,干脆又抢在晨风大统领详述前开口:“我猜,是我们晋国人。”

    晨风作揖,补道:“属下奉长公子之命彻查掌灯宫女,初步推测如此。只因那宫女不肯招供,已经自尽,竟从其遗物中查到与晋国人的往来记录。”

    接着,下首一位相貌威猛的参军都督,长得一副牛气冲天的模样,像约好了一般发问:“王上,末将愚钝!神医为我邺城远客,晋国之民,听闻备受护戴。不知何以如此笃定,便是晋国所为?”

    长乐干脆做出一副不知死活、疯疯癫癫、胡说八道的气度。

    “医者仁心,亦有侠骨。若有人草菅人命,尙人人得而诛之,何况贵如二公子?”

    她将袖里藏的《毒经》小册子甩出来:“药王谷为二公子诊治多年,我自对其症候了如指掌。这鬼逸散乃绝命斋所研制,可惜是一小小笨毒,并非绝命斋的安家之本,能在王上眼皮底下用此毒者,必与绝命斋深度勾连。”

    “因我是晋人,更知晋国阴私——晋南宁郡绝命斋,以毒物、毒器起家,表面中立却横跨多国经营,曾并灵蛇虫谷、无相陵两处恶派,犯下滔天恶罪,晋国已遣人分头清剿。只不过……”

    “神医既有此等明证,何需再多言?”

    谁料邺王打断她,转向阶下群臣,眼中闪过厉色。

    “晋人欺我邺境,常年对孤子下此毒手。传孤令:封锁四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