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酥糖的七零小日子》 60-70(第7/13页)
个屋子都是香浓的奶味,喝起来甜滋滋的,可好喝了。
全家都得紧着两个孩子复习,棠棠和觉胜是没办法去生产队上工了,喻娟芳也干脆请了假,专心在家料理家务,变着法给两个孩子做饭,家里的事是一点都不让他们沾手。
棠棠每天除了留出睡觉时间,其他时间全泡在了课本里,分秒必争,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大半个月,感觉学得头昏脑涨的,棠棠觉得实在是不能再继续这样下去了,便揽下了帮家里打酱油的活,权当是出门散心了。
刚拎着装满了酱油的瓶子走出供销社大门,就碰上了以前的同学,他们也报名了这一届的高考。
有两三个同学忍不住抱怨家里氛围太差,没办法专心复习。
“我们家里环境还不错,你们可以一块来复习。”
棠棠这话让其他人眼前一亮,棠棠在校时学习是最认真的,几个科任老师都很喜欢她,能跟着她一块复习再好不过了,“真的吗?”
棠棠点头,“真的。”
“棠棠,你真好!”
棠棠他们家房屋宽敞,采光通风都很好,从第二天开始,就陆续有同学来他们家里跟着一块复习,有同学有不会的题目请教她,棠棠也知无不言,详细的给他们讲,就当是巩固知识了。
恢复高考,苏会民满腔激情,一方面他是高兴自己的闺女儿子赶上了这一趟考试,高考是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所有人都能够公平的竞争。
另一个方面,恢复高考,也意味着会有更多人把重心转移到教育方面来,这些年来主张开门办学,学校半天开课半天劳动,大搞政治运动,很多人上了学,不是抱着学习的心态,而是想着怎么样混一张文凭,再思考如何把这张文凭作用最大化。
即便是勉强读完了高中,学生的基础也非常差,数理化知识更是薄弱到了极点,恢复高考后,这一切都会慢慢的拨乱反正,肃立清明。
苏会民往搪瓷缸子里倒了一点热水,透过窗户往院子里看,棠棠正给苏子田讲解一道数学题,她讲得很有耐心,苏子田对棠棠这个“老师”非常服气,一边认真听,一边忙不停地记笔记。
前两天,苏子田他爹为了答谢苏会民一家让苏子田过来复习,还专门给他们提了一篮子鸡蛋。
还有其他同学,他们也不白占位置复习,给棠棠一家都送了东西,贵重的棠棠就退回去了,只收了一些糕饼吃食。
棠棠会的知识也是当初自己一点点啃下来的,下了很多苦功夫,还能不吝啬地把自己所学教授给别人,苏会民喟了一口搪瓷缸子里的茶水,忍不住感叹道,“不愧是我苏会民的女儿啊。”
苏会民虽然只是中专学历,但毕竟他有多年的小学教学经历,这些年也一直不断在学习,在复习方面,他也尽量帮着解决一些问题。
……
转眼就到了十一月底,不仅是孩子们,连带着苏会民和喻娟芳也焦虑得紧,甚至好几个晚上都没睡着,喻娟芳知道这俩孩子平时都很让人省心,但这是高考,是几万人的竞争,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原林县的教学水平也比不上外面大城市的教学水平,更别说那几年社会学校一片动荡乱,根本没有机会好好培育学生!
苏会民今天不值班,他决定和妻子去一趟县城的百货公司,给棠棠和觉胜各买一块手表,这样一来也能方便看时间。
百货公司进货的这一批手表是从上海那边进货来的电子手表,价格比普通的手表要便宜很多,非常畅销,两口子排了好久的队,还跟前面一个插队的人吵了一场架,才买到了三只手表。
一共付了六十块钱,回到家后分别把这三块手表送给棠棠、觉胜还有瓦妮。
这有了手表,就不用老是盯着墙上的挂钟看时间了,学习也更便利了。
66
第66章
◎恢复高考2◎
十二月份,距离考试还有两三天的时间,下了这个冬天的第一场雪,棠棠身上穿着件米白色的棉服,脖子上围着一条红色的围巾,她把所有考试要用到的文具,复习资料,还有一些日常用品给收拾进黄书包里。
“棠棠,收拾得怎么样了?”喻娟芳拎着一个大提兜食品走了进来,“东西收拾完了仔细再检查一遍,可千万别落东西了,你爹他们在门口等着了,这些是我昨天晚上烙的白面饼,还有一些水果,要记得每天吃水果,还有一些常备药我都给你放提兜里了,这几天降温了,那雨里都夹着雪,一定要注意身体,记住了吗?”
原林县只有一处考点设在县中学,城里的考生基本上都住在自己家里,但像棠棠他们这样离考点四十几公里的农村学生,只能考虑借住在亲戚家或者向县里的居民租几天房子,再不行就只能在学校的空教室打地铺了。
喻老五县养殖场有宿舍,在得知棠棠他们要来县里考试之后,第一时间联系了姐姐姐夫,说棠棠觉胜他们到时候来县里考试就住在他的宿舍,本来苏会民和喻娟芳还在操心孩子考试住哪里的问题,没想到这么顺利就给解决了。
棠棠点头,“娘,我记住了。”
喻娟芳送着俩孩子出了门,掏出一卷钱往他们口袋里塞,“在外边照顾好自己,有什么缺的就自己给自己添,用不着替家里省钱,觉胜,你是哥哥,记得照顾好妹妹。”
喻娟芳看着快跟自己一般高的棠棠,有些恍然,她想起来有一年,她也是这样送着棠棠和觉胜出门,但当时是送他们去上小学,这一次是送他们去参加高考。
苏觉胜昂扬着脑袋,“娘,我记住了。”
“汽车快到了。”苏会民催促道,每天两趟从乡下往返县城的公共汽车,远远地就看见在土路上摇摇晃晃的公共汽车朝着榆槐村的方向驶过来,苏会民先送他们去了县里再回来。
棠棠拉着她娘的手,眼眸里闪过一抹不舍,“娘,那我们走了。”
“去吧,一路顺风。”
公共汽车很快就驶到榆槐村坡下,棠棠和苏觉胜恋恋不舍地告别了喻娟芳,坐上了去县城的汽车,车内非常拥挤,脚地上堆满了行李,虽然开着窗,但还是难以忽略空气里活鸡活鸭的气味。
又淅淅沥沥的下起了雨,雨丝从窗户灌了进来,就有人把窗户关上了,车厢里的气味更让人难受了。
棠棠稍微活动了一下酸麻的脚,从黄书包的挂兜里掏出一块手帕掩住了口鼻,尽量忽略车厢里的异味。
喻老五和李素琴是双职工,分到的宿舍是不大不小的两居室,摆了一张上下床,苏觉胜睡上铺,让棠棠和瓦妮两姊妹睡下铺,到县里安置下来后,马不停蹄地从书包里翻出资料开始复习。
晚上十点,开始熄灯睡觉。
瓦妮想到明天就要考试了,感觉脑子里像崩着一根很紧的弦,对于棠棠他们来说,这一次高考或许不是唯一的机会,哪怕成绩出来不理想,三叔三嫂也会尽全力支持他们复读,但对她来说不一样,这次高考是她唯一的机会了。
那床只有一米左右宽,两个人只能侧着睡,没办法平躺,她也不敢翻身,怕吵到旁边的棠棠。
棠棠已经睡醒一觉了,她翻了个身,把冻得发僵的脚往被筒里缩了缩,发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