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道: 18、受君之恩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青云道》 18、受君之恩(第2/2页)

  “好,好。”薛昭一连说了两个好字,叹口气,轻飘飘地说了句,“都杀了吧。”

    废了的棋……也没有留着的必要了。

    薛昭闭上眼,手里两个核桃打着转,只觉得脑海里涌出太多事,沈尧刚回来,贺瞻远废了,郭应乾走了,店铺也关了。

    让他不得不怀疑这一切到底与沈尧有没有关系。

    薛凌霄只是让自己盯紧沈尧。

    他当时还不明白,不过是一个回国的质子,为何要浪费时间。

    如今看来,他不简单。

    他把怀中订单递给黑影人,“去,查查这个吴老板是个何人?”

    “还有……原来的那处地方还能用么?”

    黑影停顿了下,“能是能……只是,老爷那边?”

    薛昭揉了揉额头,“下去办吧,不要让我父亲知道。”

    如今也只有这一个办法才能在一个月后还清那比银子了。

    …………

    秋末,天气转凉,天空灰蒙蒙的,寒风凛凛,来来往往的人都披上了厚厚的大衣。

    沧州城门口。

    “官爷行行好吧,让我们进去吧。”一位满头银发衣衫褴褛的老妇人苦苦的在城门口哀求。

    守城的官爷却丝毫没有可怜她们,大声嚷嚷“去,一边去,饥民不能进城。”

    老妇人身旁还站着一个小男孩,他衣服破败不堪,面黄肌瘦,拽着官兵的衣服祈求道“官爷,求求您了,我们已经好多天没有吃饭了。”

    守城的官兵懒得跟他们废话,粗暴地将小男孩推倒。

    就在小男孩快要摔倒的时候,有人抢先一步托住了他。

    一身白衣似雪,似清风明月。

    这是长宁第一次见到言若眼含怒意。

    他将男孩拥入怀里,声音虽与平日一样温柔,却能从中听出一丝冰冷,“敢问官爷,为何饥民不能进城。”

    官兵看言若气质翩翩,身后还跟着几位护卫,不敢招惹。

    他皱着眉头不耐烦的解释,“没有为什么,上面吩咐的,我们也是照做。”

    长宁想上前去理论,言若却拽住了她。

    这些官兵也只是听命行事。

    他转身吩咐两名护卫先进城,购买些衣服和吃食。

    又摘下身上的大氅披在了二人身上。

    长宁也扶着老婆婆在城门外坐下,“老婆婆,你家在何处,我们送你回家吧。”

    老妇人叹了口气,声音沙哑虚弱无力,“哎,我家在前面的村子里,家都没了,回去能干什么呢。”

    她拿起衣袖抿了抿眼角,可衣袖却并未被打湿。

    人生已过大半,她的泪早已经哭干了。

    长宁眼神里心疼,小心翼翼地开口,“那你的家呢?”

    老妇人哽咽,一双浑浊的眼睛看向远处,“原本……我和我孙子相依为命,种种地还能勉强糊口。

    可连年的水患,田地都被冲垮了,我一把老骨头什么活也干不了,只能去讨饭。”

    “村子里的其他人呢。”

    “都搬走了,哎,年轻的还好,出去干点体力活什么的也能度日,像我们这一老一小,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官府不管吗?”

    “官府?一粒粮食都没给过。”老婆婆越说越觉得委屈,她轻轻地抚摸着小男孩的头,

    “我这老婆子饿死也就罢了,活这么多年也不亏,只是可怜了我的孙子。”

    小男孩乖巧的抱住老妇人,一双眼睛里是不符合年龄的懂事。

    想不到盛世之下,竟还有人为吃不到饭而发愁。

    长宁不禁一阵难过。

    她从出生起便是锦衣玉食,金银珠宝样样不缺。

    这一趟出门原本也只是为了逃婚,却不曾想见到的全是人间疾苦。

    与他们相比,嫁给不爱之人又算什么呢。

    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采买的护卫已经回来。

    按照言若的吩咐装了整整一车。

    年衣棉被,食物还有煤炭,起码够这个冬天的。

    老妇人见状当即就要跪下。

    言若连忙扶起她,又命护卫将二人送了回去。

    待几人走后,长宁有些不解,“言兄,皇上不是分发了赈灾银吗,怎么还会有这么多的灾民。”

    言若眼光微转,划过一丝无奈,并未应声。

    过了沧州又遇到了不少这样的灾民。

    言若一路上倾尽全力。

    长宁也学着言若的样子将自己的首饰赠与了不少。

    两人盘缠竟也都所剩无几。

    好在这一路上兜兜转转,终于进了冀州。

    可天下无不散的宴席。

    长宁既开心又难过。

    开心终于要见到沈尧,却难过与言若即将分离。

    她进城后便放慢了脚步,一点点挪蹭着。

    偷偷看向身旁的言若,日光下,他周身仿佛渡了曾柔和的光。

    可长宁此刻内心却无比纠结,她不知道到底要不要把自己的真实身份告诉言若。

    她只说了她来冀州是来探亲的。

    可若有朝一日,言若知道了她是安国的公主,他会不会生气。

    还未等长宁找到机会坦白。

    言若便似是看出了长宁所想。

    他停下脚步,面色平静,看向长宁的目光尽是温柔,

    “何兄不必伤怀,山水总相逢,你我……总有重逢的一日。”

    长宁低下头,咬着嘴唇踢动着脚下的尘土,隐隐含住眼里的泪,不说话。

    真的还能重逢吗。

    忽地她又似是想起什么,在身上搜寻了半响,已然无物。

    只摸到腰间的一枚玉佩,这枚兰花玉佩是她及笄礼时皇兄送她的。

    她犹豫了片刻,拆了下来。

    双手作托,高举至顶。

    “何宁受君之恩,愿负君一诺,他日若言兄有需要小弟的一日,可凭此玉佩,去荣王府找我。”

    言若见她行此大礼也是有一些意外。

    他退后一步,淡淡推辞,“你我之间……不必客气。”

    却是一点不惊讶她与荣王的关系。

    长宁将玉佩胡乱塞到言若手里,生怕他拒绝,一口气跑出去几步,又恋恋不舍的回头,大喊道,“言兄,我们……有缘再见。”

    言若看着手中的兰花玉佩若有所思。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