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春光: 9、009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渡春光》 9、009(第2/3页)



    他乜斜双目侧视身旁的老妪,看着她颈侧留下的殷红血迹,冷嗤地提了下唇角:“算你运气不错,今日,是这老天爷救了你。”

    说罢,他伸手接过侍卫递来的绸帕,慢条斯理地擦净了手上的水,“就是可怜你半辈子含辛茹苦,尽心抚养长大的孩子,竟然是个喂不熟的白眼狼,明明知道你危在旦夕,却还是无动于衷,甚至……都不愿出来见你一面。”

    他话里的离间之意太过明显。

    安嬷嬷虚弱地微阖双眸,没有搭理他。

    瑞王向来养尊处优,倒是少见一个奴仆对他露出这种神态。

    他冷笑着将用过的绸帕扔甩给侍卫,嗤道:“怎么,跟在陈映若母女俩身边久了,你也学她们的傲骨,敢在本王面前摆谱了?”

    安嬷嬷仍是抿着苍白的唇不说话,大有一种任凭处置的决然。

    瑞王见此倒也不恼,反倒觉得有些好笑。

    这主仆三人还真是如出一辙的倔强。

    死到临头了,还在这里佯作清高。

    他还真想看看,届时沈玉蓁落到他手里,会不会也是如这般秉着傲骨,不肯屈服。

    ——这种清冷又高傲的美人,若是能一寸一寸地折断她的傲骨,看着她自甘沦为玩物,匍匐在他身下。

    想必,一定是有意思极了。

    思及此,瑞王不禁摸了摸下颌,唇畔的笑意带着几分玩味。

    就在他思忖着,要如何处置这个目中无人的老妇时,一个官兵模样的男子撑着把破烂油伞,着急忙慌地往这边跑来。

    他跑进瑞王他们避雨的这处凉亭,一时间也顾不得礼数,气喘吁吁地传话道:“殿、殿下,我们、我们找到沈玉蓁了!”

    这话一出,整个凉亭似乎都静了一瞬。

    瑞王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拊掌笑道:“本王还以为她有多大能耐,原来还是逃不过今日啊。”

    说着,他微抬下颌示意那个官兵,“她现在在哪儿,快带本王过去。”

    半月不见,他还真是……

    有些想她了。

    那个负责传话的官兵忙是谄媚一笑,走在前头带路,一五一十地答道:“回瑞王殿下,是小的们今早在东边的禅院发现的。她现在已经被我们的人团团包围,几乎是插翅难逃,就等着殿下您过去呢……”

    边说着,他们也边是往东边的禅院走远。

    对话的声音也逐渐在雨中变得渺远不清。

    直到他们的声音已经听不见,安嬷嬷仍是失魂落魄地站在原地,整个人如同抽空了一般,没有了神识。

    她的耳畔始终回响着方才那个官兵所说的话……

    她怎么都不敢相信,他们家姑娘最终还是要落入瑞王的掌心之中。

    霎时间,她心里所有的希望尽数破灭,只余无边无际的恐惧和绝望。

    极度的恐慌,让她止不住地目眩神摇,恍惚间,竟险些没能站稳。

    见状,她身旁的闻煜默不作声地扶了她一把。

    他看着安嬷嬷心灰意冷的模样,不禁也微蹙了眉头。

    于是他转头吩咐下属,“先带她去附近的禅院歇着。”

    闻煜虽然年轻,瞧着也是斯文清秀,但却已是瑞王身边的副将,骁勇善战,卓乎不群。

    随瑞王四方征战的这些年,也称得上是战功赫赫。

    是以军中无人不服他。

    得到他的吩咐,一旁的士兵忙是上前,要从闻煜这里扶过安嬷嬷。

    错身而过之际,安嬷嬷似乎听见他在她耳边极轻地说了句:“会没事的。”

    安嬷嬷不由得神情微怔,迷茫地看向他。

    四目相对之时,她恍惚地想起,她们离开洛阳的那一晚,乘船渡过关口时,这个俊秀的青年站在岸边,也是这般嘴唇翕动,无声地对她们说道:“走罢。”

    所以,她们才顺利逃出了洛阳,来到了长安。

    如今再听见他类似的安慰,安嬷嬷忐忑不定的心像是突然有了个落地点,踏实了不少。

    她用力地握了握闻煜的手,像是一种心照不宣的约定,随后便同官兵一道离去。

    看着她佝偻身躯慢慢走远的背影,闻煜逐渐紧握了双拳,隐忍着心中的万千情绪,手背青筋迭起。

    ——和阿蓁重逢的时候,他也没想到,他们会走到今天的这一步。

    闻煜闭了闭眼,随即也不再耽搁,紧跟瑞王他们的脚步,去往东边的禅院。

    ……

    东苑,大雨滂沱,连珠的雨滴自屋檐坠.落,急促地砸在青石阶上,嘀嗒作响。

    瑞王接到消息赶来这里时,沈玉蓁并不在,只有站在外庑、面面相觑的一众官兵。

    扫视着廊下面露心虚的官兵们,瑞王登时生出一种不好的预感,旋即怒目质问道:“不是说人已经抓到了么?人呢?本王问你们人呢?!难道你们连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都制服不了吗?本王还要你们有什么用!”

    承接着瑞王的怒意,这些官兵只能缩着脖子不敢说话。

    最后,是为首的金吾将军率先出来解释道:“回殿下,本来我们已经要将她捉拿归案了,可是……鄞王殿下过来接走了她。”

    “鄞王?”瑞王狐疑反问道。

    金吾将军神情凝重地点点头,道:“是的。鄞王殿下说是接到洛阳来的密信,道沈玉蓁此案有隐情,需带回京兆府彻查。”

    鄞王这些年虽然避世隐居,不常问政事,也不贪图权势,但因着他的功绩和身份,陛下也给了他不少虚职挂着。

    其中京兆府的长官京兆牧,便是之一。

    要知道,京兆府乃是天子脚下,辖万年等二十三县,衙内任职的官员几乎都是天子亲信。

    瑞王经营多年,也未曾在京兆府安插进过一个眼线。

    况且京兆府接手的案件,鲜少能有旁人插手的余地,只要证据确凿,甚至不需三司会省,便可直接定案。

    若萧渡当真将沈玉蓁带去了京兆府衙,那就有些麻烦了。

    瑞王忙是抓住他话里的疑点,问道:“密信?什么密信?”

    金吾将军垂首,“具体的属下也不清楚。但听鄞王殿下说,是从洛阳传到京兆府,为沈玉蓁陈冤情的。”

    瑞王不禁冷笑:“冤情?她能有什么冤情。人证物证俱在,是她自己畏罪潜逃。”

    还想找京兆府伸冤?

    真是异想天开。

    沈衡死的地点,是在她沈玉蓁闺房。

    杀掉他的凶器,也是她房里的剪刀。

    她的继母和继妹也可以作证。

    她还能怎么脱罪?

    一时间,瑞王不禁想起了当初,沈玉蓁出逃的翌日——

    那日清晨,沈衡带他去沈玉蓁的香闺查找线索,看她们是否提前规划过路线,能否找到蛛丝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