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春光: 第 20 章【VIP】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渡春光》 第 20 章【VIP】(第2/3页)

动作,纷纷跪倒于地,山呼参拜,“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在场的百姓虽然惧怕太子的威严,但这位太子殿下瞧着忧国恤民,实非穷凶极虐之徒,因此前排的百姓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在太子亲卫的示意下,踱步上前,领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碗粥。

    后面的人见他们安然无事,也壮起胆子,继续接受太子的恩惠。

    一切都这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慢慢地回到了正轨。

    好像方才闹出的那个小插曲,从未发生过。

    眼见周围的百姓都在太子的恩准下陆续起身,上前来讨粥,离萧行湛最近的玉蓁也没有了继续跪地的理由。

    就在她迟疑之际,头顶冷不丁落下男人清冽的嗓音——

    “怎么,你还没有跪够?”

    玉蓁仍跪拜于地,从她的这个角度,可以清晰地看见青年逶地的衣摆——

    玄黑的锦缎在天光下淌着柔润的光泽,边缘绣以团窠瑞兽纹样,彰显着眼前人的身份矜贵。

    纵使玉蓁的心里再怎么不愿,最终也只能屈于他的威压,咬咬唇,缓慢地站起身来。

    动作间的带起丝缕轻风,裹挟着少女身上的淡淡清香,迎面而来,萦绕鼻端。

    丝缕的香气如有形般,无意拨人心弦,萧行湛不禁有短暂的愣神,只一怔的功夫,便又看见她低着头,唯恐避之不及地倒退半步,和他拉开距离。

    这诚惶诚恐、敬而远之的模样,简直和方才那个身形娇弱,却不惧力量悬殊,敢于同壮年男人对峙的少女判若两人。

    萧行湛眉梢微挑,打量她的眸色也稍黯了些。

    他的心里莫名浮起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失望。

    玉蓁也曾跟着清和来过此处行医。

    城门附近的位置有限,抢不过的流民只能被驱赶到更远的地方,拖着病弱的身躯自生自灭。

    清和大师向来是慈悲为怀,不忍见他们受难,倒是经常来这边为他们看诊。

    玉蓁放慢脚步,试图觅得清和的踪迹。

    但她一路问过去,都无人说见过他。

    眼见得离京畿越来越远,走的路也越来越偏僻,玉蓁终是意识到不对劲。

    她呼吸一滞,下意识地驻足。

    果然听到了身后紧随而来的脚步声。

    然而萧渡并未当即回应。

    他不紧不慢地从那面紫檀嵌云石小座屏风的背后走出,随后撩起袍角,复又坐回他方才的位置。

    隔着不远不近的一段距离,清和看不太清他脸上的神情,只见得他侧脸的轮廓锋锐沉静,眼睫切割出的光影参差,明明昧昧地覆在他眼底,教人捉摸不透情绪。

    清和也慢步走回案前,落座他对面。

    看着他无甚表情的面容,清和不由得便想起半刻之前,玉蓁叩响屋门的那个时候。

    彼时,他也是这平静无波的神情,只默不作声地将怀里的药瓶拿出,放在案上,“我先暂避。”

    话落,他也不顾清和的反应,起身走向那面屏风之后,回避和玉蓁的相见。

    清和与萧渡相识多年,但还是经常看不懂他的心思。

    尤其,是在和玉蓁相关的事情上。

    这里已经离城门很远了。

    城外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以供来往行人停歇整顿。

    而如今,亭内多是涌入长安却又被拒之门外的难民。

    玉蓁专注找寻清和的踪迹,所以根本没有注意到,她路过了几个长亭、几个短亭。

    也没有留意到,她出来的时间太久,暮色已悄然四合。

    只有路边流民燃起的几簇篝火,隐隐约约地将夜晚照亮。

    最终,还是她先低头,垂眸凝着腰间将散未散的裙带,眼眶有些发酸——

    每次都是这样。玉蓁没想到,自己会在这样的场景下,和萧渡再次重逢。

    许是因为惊魂未定,又许是因为难堪。

    她有些不知所措,不知道应当如何面对他。为了方便清和及其弟子在城郊救死扶危,萧渡借长公主的名义,特意在城南的昌乐坊替他们安顿了一处住宅。

    玉蓁既是得清和准予,跟在他的身边学医,便也算得上是他的半个弟子。

    再加上如今时辰已晚,护送玉蓁的那个侍卫就先陪着她回了昌乐坊的那个宅子。

    好在玉蓁之前也曾来过,叩门知会过值夜的司阍以后,轻车熟路地就进了院门。

    眼下已是夜半时分,可主院仍是灯火通明。

    坐在廊下打瞌睡的小沙弥听见动静,迷迷糊糊地睁眼,待看清逐渐走近的玉蓁,登时如同打了鸡血般,忙是起身,跌撞着进屋通报:“师父,师父!沈姑娘回来了!”

    她不禁问道:“那瑞王呢?瑞王可有捉拿归案?”

    发动这场叛乱的罪魁祸首便是瑞王。

    既然瑞王兵败,那想来他也落网了才是。

    可她得到的答案,却并未在她的意料之中。

    “瑞王殿下?他好像在战乱之时……逃走了。”

    “再具体的,奴婢也不知道了。”

    只低垂着脑袋,敛眸看着脚下的地面。

    直到,一双乌皮六合靴踩过浅草,闯进她的视野。

    玉蓁一愣,下意识地抬头。

    萧渡虽未与她同行,但还是指派了一个随身侍卫,护送她回去。

    待迈过城门,听着身后的门缓缓阖上,玉蓁仍是忍不住回首,望向身后。

    很奇怪,他明明不想和她走得太近,也不愿与她有过多的牵扯。

    按理说,分别之后,他应该头也不回地离开。

    可玉蓁蓦然回首的这一望,透过逐渐掩闭成一条缝的城门,还是瞧见了,微弱的灯火中,长身而立的那道影子——

    似乎在隔着浓重夜色,和她对望。

    直到,城门重重阖上,将他们隔绝在了两处。

    她最狼狈不堪的一面,总会叫他看到。

    初见时如此。

    眼下,亦是如此。

    所以,他不愿见她。

    也是在情理之中。

    他落座案前,接过仆役递来的绸帕,慢条斯理地擦去手上沾染的水珠,听手下的侍卫回禀。

    “殿下,方才那个在人群中胡言的人已经找到了,是个年近六十的老翁,许是年纪大了,记忆还停留在五年前,五皇子还在世时。”

    闻言,萧行湛随意地将手中绢帕扔甩至仆从端着的铜盆内,扯了下唇角,不屑地嗤了声:“这个萧行琛还真有本事,都死了这么多年了,竟然还有人记得他,对他念念不忘。”

    回话的侍卫小心翼翼地抬头,觑一眼他的神色,试探着问道:“不知殿下准备如何处置?”

    萧行湛眼睫微抬,没什么表情地看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