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貂珰》 50-60(第6/17页)
长龄没领会到卿云话中的意思,只觉他虽是在笑,神色却是异样冰冷,长龄不由担心,“卿云,你没事吧?”
“都已回了东宫,还能有什么事。”
卿云进了浴桶,热水漫上胸口,他转过身,背对着长龄,“东宫新添了几个小太监,我瞧着好几个都挺灵秀可人的,年纪也小,你挑个喜欢的,平时也好过来陪你说说话,宫里虽说不好认兄弟,也就差个虚名罢了,实则也都是一样的。”
长龄在他身后静默不语,他明白卿云的意思是要同他划清界限。
也许,再过不久,卿云便会离开这个院子。
在真华寺里,卿云在他面前展露出本来面目时,长龄便知道他绝不会安于现状,哪怕回到东宫,也不会“改过自新”,他会一直向上爬,兴许会爬到即便他拼命仰起脸也看不到的地方。
一直到卿云沐浴出来,换上内衫,长龄都没再说话。
不多时,果然有人送来宵夜,都是卿云提前安排好的,倒也有长龄的一份。
长龄吃不下,拿了干帕子,过去默默地替卿云擦拭湿发,卿云手里羹匙缓缓地搅着那一碗粥,搅得那粥稠得不成样子了,丢了羹匙,“不想吃了,睡吧。”
*
小太监跪着替太子系好了玉佩,起身退到一旁。
李照视线轻轻扫过那一排太监,卿云立在首位,他如今是真的长大了,从前是太监当中个子最小的一个,现已算得上中等。
一早晨,卿云虽也一直在旁伺候,却未多说过一句话,也极少看李照。
李照擦了手,放下帕子便去上了朝,一旁的太监都紧张不已,不知为何总觉着今日殿内气氛不对,唯独卿云神色如常,命众人收拾了,便去左春坊处理事务。
李照下了朝,回到东宫殿内,不假思索地便想传卿云过来,话到嘴边又咽了下去。
自卿云回到东宫后,主仆二人到底也不如从前了,李照许了卿云差事官职,卿云自然忙碌起来,不能时时在李照跟前伺候,李照也刻意避嫌,免得卿云又多心。
昨夜,丹州之弊尽除,然功臣杨新荣已逝,杨沛风远在军营,李照与东宫诸臣一向只论政事,到底也还是不亲近,他的一些心事唯有自己排遣。君主的心事若轻易向他人倾诉,便会成为可利用的,后患无穷。这便是君主为何必须喜怒不形于色的道理。
李照从来都是这么做的,只在从前的某个晚上,叫一个名为卿云的小太监钻了进去,李照觉着,不过一个小奴才,又是他亲自救下来的,性子又那般纯稚天然,便是同他说一说也不打紧。
后来,这个小奴才反倒成了他心头的一根刺,他拔了两年,尚未拔除,还重又将人接回了身边。
该与不该,李照从不是瞻前顾后、犹犹豫豫的性子,既然把人接回来了,他便不会后悔。
殿内寂静得仿佛只有他一个人,宫内宫外那么多的宫人,和东宫的桌椅也没什么分别,李照看了案上公文,头一回,不知为何,竟有些看不进去,眼前又时时浮现出那双眼,从前的,现在的,昨夜的。
李照轻皱了眉,搁了笔,靠在椅上,良久,深深地叹了口气。
转眼又快到冬至,李照入宫赴宴,思索之后,还是未曾带上卿云,离宫之前照例嘱咐一番,才想嘱咐卿云乖巧,对上卿云的眼睛,话又改成了,“东宫诸事就交予你和长龄。”
卿云垂首静立,“是。”
李照目光轻轻地从他身上掠过,卿云始终低垂着脸。
冬至,东宫上下宫人也都休息过节,卿云却未曾回与长龄的小院,而是留在左春坊里继续独自处理事务,东宫一些宫殿需要重新修葺,少不得上下配合。
“我就知道你还是会回东宫的。”
听得熟悉的声音,卿云循声转过脸,却见门外腰间挎着长刀,满面笑容、英气勃勃的青年,不是秦少英是谁?
“中郎将,”卿云放下笔,镇定自若地起身,“又见面了。”
秦少英未着朝服,虽是冬日,也还是一身极为轻便的戎装,环顾了四周,笑眯眯道:“内丞大人客气,这是高升了啊。”
“不敢,六品宦官罢了,”卿云手向内一伸,“大人请坐。”
秦少英抱胸走入堂内,一面打量了堂内的陈设,一面道:“你倒是风光了,气色瞧着也不错,曹平可真是被你害惨了,连贬三级,出了大理寺,滚到儋州去了。”
“中郎将这话,我却不服,”卿云道,“曹大人被贬是他未按大理寺章程办事,这原是他自己的过错,怎么是被我害惨了呢?”
秦少英笑了笑,“你少在这儿装傻,李维摩也真是,为了给你这么个小太监出气,把大理寺狠狠收拾了一顿,他倒不怕损了自己的声名?”
卿云道:“中郎将又说错了,须知打狗还得看主人,东宫便是一个奴才,也不是大理寺可以越权滥用刑罚的,太子也并非为了我出头,只不过是敲打逾矩之人罢了。”
“真是伶牙俐齿,”秦少英笑道,“看来以后东宫要有意思了。”
卿云有些看不懂秦少英,秦少英他到底是不是东宫的人?
卿云心下防备,面上却始终冷冷淡淡的,不叫秦少英察觉他的心绪。
秦少英上前拿起卿云桌上的公文翻了翻,又“啧”了一声,“李维摩把这事也交给你了,”他抬眼,饶有兴致地看向卿云,“看来当真是将当年之事翻了过去,对你宠爱更胜从前,果然不破不立。”
“多谢大人谬赞,”卿云道,“宫中冬至宴快要开席了,大人还是尽快入宫吧。”
“不去。”
秦少英往堂中下首椅子上一坐,“宫中夜宴就是受罪,三跪九叩的,不知磕多少个头,才能喝上一杯美酒,不如去御膳房偷上两壶,自喝个痛快。”
“好了,你也别端着了,不累吗?你在宫外什么样,我可是见过的,怎么,回了东宫便染上东宫这刻板气息了?一本正经的,忒没意思,”秦少英玩着腰间的络子,“别学长龄啊。”
卿云面色微变,秦少英没有错过卿云面上的神情变化,笑道:“东宫可有酒?”
卿云亲自去膳房要了些酒菜,回想在真华寺里与秦少英接触的点滴,无非就是赠了个络子给他,络子上又没写名字,谁知道是不是他编的,其余的,若说他的性子,如今李照也明白了个七八分,他在秦少英面前可没像在长龄面前一样对李照动辄诅咒,而是一片赤诚之心,绝无破绽。
“好酒好菜,还有美人相伴,不错不错。”
秦少英倒了杯酒,先放到旁边的座位前,再给自己也倒了杯酒。
卿云没有推辞,直接坐了下来,“中郎将这是从何处游历归来?”
秦少英喝了杯酒,懒洋洋道:“西北。”
“西北?”卿云道,“那有什么可玩的?”
“怎么没有?西北的烈酒可是一绝。”
卿云目光看向堂外,越过炭盆,便是红墙绿瓦,天已黑了,沉沉压下,在这宫里,四处情景都是差不多的,可只有在这宫里,才有他此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