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70-80(第22/41页)
子,慢悠悠走在前面。
“爸,妈,办公楼怎么等在最后一天发年货啊。”
姜满城笑呵呵:“小丫头懂什么。最后一天大家没心思工作,磨磨蹭蹭领完年货,就可以下班了,谁不愿意啊?”
姜楠也就随口一问,呵呵笑了两声,探头去看姜满城车斗里的年货,喜滋滋道:“哎呦,今年年货还挺丰盛的嘛,咱家过年不缺肉吃了。”
姜满城:“那是,一斤猪肉,一斤排骨,一条鱼,还有苹果、桃酥,今年还多了一瓶黄桃罐头,可不少了。听说前线工人比办公室的多了半斤槽子糕。”
话音刚落,就见方南山和林兵提溜着年货经过,头昂得高高的,还特意将槽子糕放在最外围,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
陈金花没留意,十分高兴地说:“小楠不是也有两斤桃酥?咱俩又发了两斤,过年就不用买糕点了。”
她问父女俩:“下午包饺子,咱们今年包什么馅儿的?白菜还是萝卜?”
姜楠开始提要求:“妈,咱们多包几个馅儿吧,韭菜鸡蛋、酸菜猪肉、辣白菜猪肉,再来一个羊肉萝卜,四种馅儿,行不行?”
陈金花有些心疼:“这么多馅儿,得要多少肉啊。再说,不包个素馅儿的?”
这时候,人们普遍将鸡蛋也划入荤腥的,陈金花口里的素馅儿饺子,那是纯素馅儿,不带一点儿鸡蛋和肉的。
“妈,加上我发的两斤肉,咱一共有四斤猪肉呢,一种馅儿两斤肉,多放点儿菜,而且韭菜鸡蛋就是素馅儿啊,嘿嘿,就不用特意包纯素馅儿的饺子了。咱们多包点儿,这时候冻在外面又坏不了,要是哪天不想做饭了,咱们直接下饺子吃,多方便啊。”
姜满城凑热闹说:“那再包点儿包子、花卷,咱们多做点儿,到时候想吃了就热热,小楠要是下班早的话,直接热热就能吃,不用做饭了。”
陈金花拍板:“行,那咱们就多做点儿。”
周知行笑着掺和:“那我去蹭个午饭,下午正好帮忙。”
陈金花有些迟疑:“小行,大过年的,家里肯定有活儿,你来家里,曹大妈、周大哥他们没意见吧?”
“没事儿,陈姨,知来哥和嫂子回来过年,还抱来了小思齐,奶奶、大伯他们稀罕思齐还来不及呢,不会介意我中午去哪儿的。”
见周知行没半点儿为难,陈金花这才安心。
虽然年夜饭才是正餐,大年三十儿的午饭也不能凑合。四人决定关起门来,吃一炖酸菜猪肉火锅。有系统在,什么牛肉卷、羊肉卷、虾滑、猪肚都不缺,姜楠库库库地往外兑换。牛肉卷,姜楠更是奢侈地换了日本和牛。
哼,大过年的,有钱任性。
北方人吃火锅,少不了的芝麻酱,四人蘸着酱汁,吃得头都不抬。
陈金花:“这个虾滑好,以前都没吃过。”
朝阳油田位于内陆省份,不临海,平时很少吃到海鲜。姜楠在系统买的可是正宗的海虾虾滑,肉质鲜美,十分合陈金花的胃口。
姜满城点头,他夹了一筷子牛肉,叹息道:“没想到我还能吃牛肉吃到饱。这牛肉和真好吃,一点儿也不柴。”
要知道,在古代,就算他是宠妃的得力太监,也吃不到牛肉啊。杀耕牛在古代可是犯法的。
姜楠嘎嘎乐:“只要是肉,我都喜欢吃。”
周知行也觉得满足,看着近三十种火锅食材,感慨:“我以前也吃过火锅,只是食材没这么丰富。”
姜楠等人自然知道他说的以前是上辈子,纷纷点头。
姜满城也是深有同感的,古时候哪儿有现在好啊。他们现在可是新时代,是国家的主人呢。
吃饱喝足,姜楠又库库库地换了一堆水果,什么水蜜桃、砂糖橘、草莓、车厘子,不要钱似的往外换。
大过年的,就得吃点儿好的。反正是在家里,他们怎么造都没人管。
姜楠和陈金花吃着水果,看得周知行和姜满城二人齐齐震惊脸:刚才不是说吃撑了嘛,这么快又吃上了?
他们哪里知道啊,女人吃主食、吃水果和吃甜点,用的可不是同一个胃哦。
根本不是。
女人吃得再饱,都有胃口再吃点儿水果和甜品的。
想到甜品,姜楠嘿嘿一笑,打开系统,又换了两道甜品出来。她中气十足地说:“噹噹噹,红丝绒和海盐芝士!可贵了,就这两小块,花了我三十吃瓜币呢,快尝尝。”
周知行和姜满城连连摆手,他们吃饱了,真的吃不下了。
吃不下的两人主动去刷碗,姜楠则和陈金花吃了水果,又吃了甜品,母女俩乐得嘎嘎的,之后才一起收拾桌子,扫地,将家里简单收拾了一番。
丰盛的午饭后,四人准备先把春联贴上。
这年头,很多人家都会自己买红纸写春联,不过姜满城这辈子加上辈子都没什么文化,本来想直接□□联算了,没想到前几天周知行来的时候,带了两幅写好的春联。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横批没敢瞎写,都是一水儿的‘社会主义好’。
周知行上辈子虽是纨绔,字还是练过的,穿过来以后也装了一阵子文化人,时不时练几笔毛笔字,这时候拿出来,一手好字也不算突兀。
简单贴好春联,四人开始分工合作包饺子,姜楠负责调馅儿和擀皮,陈金花和面,姜满城和周知行包。
陈金花和好面后,又开始做炸货。排骨、肉丸子、萝卜丸子、豆腐丸子、带鱼、糖糕、年糕、面叶,各种炸货一下锅,走廊里立马香气四溢,瞬间吸引了很多小孩子来四楼转悠。
面对流哈喇子的一众小屁孩儿,陈金花一时心软,本想一人塞一个面叶算了,反正面叶也不是纯白面的,本来就是准备在大年初一,招待上门拜年的客人的。
可姜满城是个护食的,这年头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没有平白给别人家孩子吃食的,就算过年也不行。姜满城和陈金花换了位子,郎心似铁,对众鼻涕孩视而不见,惹得小孩儿噘嘴抗议。不过再穷的人家,过年都会吃点儿好的,小孩子没讨到东西,吸溜着哈喇子回家了。
屋内三人有说有笑,没多久就包了三百多个饺子和近一百个大包子。陈金花每样都下了点儿,给周家送了两碗,开始准备其他年夜饭要吃的菜。周知行还没和姜楠结婚,再不能混在姜家,只得不情不愿地离开。
姜家年夜饭的餐桌上,陆续摆上了酸菜炖粉条、炝炒白菜、红烧肉、蒜香排骨,配上全家福饺子,虽然跟后世动辄二十多道菜的年夜饭相比,寒碜许多,姜楠却觉得无与伦比的幸福。
年夜饭后,当然是守岁了。按照以往的风俗,守到十二点,放一挂鞭炮,就可以回去睡觉了。可今年不是不提倡过年嘛,鞭炮就更不能买了。
姜满城本来没准备买鞭炮的。可他腊月二十九那天看刘老太买了啊,没忍住问了一嘴,刘老太神神秘秘道:“万翔邻居说,他家都买了,说是鞭炮能除祟呢。也不知道万翔咋了,没阻止,这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