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100-110(第12/40页)
太监,能活着就不错了,哪里会什么乐器啊。我能识字都是自学的奇迹了,咱可不能太贪心。”
陈金花拧了把姜满城的胳膊:“我哪里贪心了?我就问问,问问还不行?”
姜满城嘿嘿笑:“行,行,我的姑奶奶。”
他看了眼陈金花,心内叹气,他这是要学点儿啥乐器好呢?个臭周知行,会点儿乐器就显摆,他姜满城还会刻假章,会模仿他人笔迹,他说什么了嘛?!
快乐的时光总是一闪而过,四人歇过午觉,没过多停留,收拾收拾就下了山。虽然没发现人参、灵芝什么的,但吃了榴莲、烤鱼和烤麻雀,也算是很愉快的周末了。
四人骑上自行车,很快地回到家属院。周末除了出去玩儿,还是有其他事情要做的。如今没有家用电器帮忙,洗衣、做饭、缝衣服、打扫卫生等等家务,都得亲自动手,就连棉被都要自己做。
四人回来这么早,就是为了将棉被里的棉花重新弹一弹,要是能再买点棉花,最好往里续上一些。虽然现在是夏天,但朝阳油田冬天冷得早,弹棉花、续棉花、做棉被,起码得三个周末的时间。
今日他们就是要去弹棉花,一号院附近有一家店,是专门弹棉花的,四人回到一号院后,将家里的两条棉被匆匆拆掉被面。
陈金花边拆棉被,边问:“小行,你的被子不重新弹一弹?”
周知行摇头:“我的还是去年新买的棉被,不用。”
陈金花劝:“还是弹一弹吧。”
她压低声音:“小楠的系统里有棉花,你重新弹一弹,到时候做棉被的时候我给你多加点儿棉花,冬天盖的时候也能暖和点。听话,去拿上来,咱们拆掉一起送过去弹一弹。”
周知行挠挠头:“行吧,陈姨那你等一会儿。我去把棉被抱来。”
陈金花点头:“去吧,我给你拆了,咱们一起抱过去。”
四人没耽搁,不到一个小时,就将三条棉被都拆好,这时候的棉花是很难买的,送到店铺之前,姜满城特意去取了秤杆,重新称了一下。三条棉被一共不到十八斤。
陈金花:“等弹好了,一条棉被续上两斤棉花,做成八斤重的厚被子,冬天盖着暖和。”
其他人自然没意见,四人抱着棉花到店铺。当然,当天是弹不好的,得后天取货。
悠闲的周末过后,周一上班,邵勇处传来好消息,在荣婶老家院子的水槽边,发现一个用牛皮纸包着的本子,本子里都是这些年做生意的账册。鲜活的人,在荣婶的笔记本里,变成了一个个冰冷的代号,她没有记录这些人的去向,仅记录了每个人的价格。
荣婶听说发现了账本,嗤笑一声,知道瞒不下去了,干脆坦白道:“我卖了她们又如何?她们本来在家里过的就不好,我卖了她们,也是给她们重新找一条出路,是送她们过好日子的,她们该感谢我!”
蓝青山冷着脸:“你把人都卖到哪儿了?”
荣婶切一声:“谁管这个?我们是拐人的,卖人有另一条线,我把人卖给他们,谁管他们再把这些人卖去哪儿呢。我要的是钱!钱,懂吧。再说,我打听那么多,别人还以为我要抢生意呢。”
蓝青山运气:“那跟你合作买人的是谁?”
荣婶想了想,说:“主要有三伙人,一伙儿是”
人贩子案有了新的进展,因着荣婶交代的三个买人团伙,都不在白水市,派出所给当地发了协查函,并命令邵勇即刻去另一个地点出差,同时派孙正义带着四组去另一个地方,三组去另一个地点出差。六组则留下来,整理证据和书面材料。
等全部忙完,三条棉被都续好了,还重新晒了晒,就连杜荷花的生日都过完了。今年姜楠和周知行忙着人贩子的案子,没时间回去,生日前一天,姜楠特意在系统里买了五斤五花肉,作为赔礼。
等这伙人贩子全部落网,也到了秋高气爽的九月了。
都说秋天是忙碌的季节,还真不是说说的。农民要忙秋收,城里人要晒秋菜,而搬到新房的姜桂小夫妻,则忙着宴请众人暖房。
两人分到了一个不足三十平的单间,在姜满城的提议下,隔成了一房一厅一卫的格局,客厅功能多,既是饭厅,又是厨房,还是宴请客人的地方,因此面积是最大的,有十七平米,而房间还不到十平,卫生间极小,仅三平方米多一点。
不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住小夫妻两个还是很宽敞的,就算将来罗桃的孩子出生了,三人住也绰绰有余。暖房宴上,杜荷花难得的给了马红花一个好脸,这个二儿媳总算是开窍了,不缠着儿子要住过来,还算是懂事。
马红花翻个白眼儿,她虽然疼儿子,可也不是那么没成算的好不好。她就一个儿子,连个闺*女都没有,将来生个病什么的,还不是得靠着儿媳妇?她才不做恶婆婆得罪儿媳呢。她可是很明事理的婆婆。嗯,显然忘了之前想给儿媳喝“转胎药”的事儿了。
巧合的是,当天程改改和荆爱华也在办暖房宴,两人的房子跟姜桂的一样大,不过被改成了两室的格局,显得局促许多。程改改的公公婆婆一副长住的打算,被褥都铺好了,来送暖房礼的姜楠都感到了气氛的尴尬。
幸好她不用吃席,否则真会消化不良。
参加完姜桂的暖房宴,天气稍稍转凉。四人趁着还不冷,利用周末的时间,上了两次山,挖野菜,采蘑菇野果子的,晒干腌渍,准备冬天吃。
当然,仅凭四人的努力,这点儿菜和蘑菇肯定不够,大头儿还是杜荷花他们给准备的。每年姜满城都要在西河岸换干菜,杜荷花早早在村子里收好,姜满城一家到时间了去拿就成。当然,钱和票肯定不少。今年有了庄老师这条线,连咸鱼都多了起来,姜家的仓库都堆满了,一点儿也不用为过冬发愁。
等到买第一波冬菜时,成美娟的肚子已经挺得老高了。因着没分到房子,前一段方南山和成美娟每天耷拉个脸,跟谁欠了他们钱似的,看得四号楼众人啧啧称奇。谁不知道他们没戏啊,就他们还觉得自个儿肯定能分到房子,心里没点儿数。
刘老太撇嘴,冲着刚下楼的姜楠招手,一脸的慈祥:“小楠,来,刘奶奶问你点儿事。”
姜楠拢了拢围巾,小跑过去:“刘奶奶,什么事儿啊?”
刘老太也是去排队买冬菜的,同行的是大孙子程勘探,她推了推孙子,催促说:“快跑着去排队,磨蹭啥,奶奶跟你小楠姐说几句话。”
程勘探是个有眼色的,他不爱说话,见刘老太催了,也不辩解,小跑着去占位置。刘老太见人跑远了,才低声问:“小楠,你们派出所的蓝所长,是不是有个闺女还没嫁人?”
姜楠咦了一声,狐疑地上下打量刘老太:“刘奶奶,您不会是想庆丽姐可比勘探大三岁呢,这不合适吧?”
刘老太潇洒地一摆手:“合适,太合适了!大三岁咋了?女大三抱金砖!我们可不在乎这个!勘探如今也十七快十八了,跟蓝家闺女谈两年,就能结婚了,多合适啊。小楠,你可得帮刘奶奶多说几句好话。勘探你也认识,多老实的一个孩子啊,长得好,脾气也好,现在在他爸手下干活,可能干了,如今已经是帮厨了,过两年考级,那可就是厨师了。”
姜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