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100-1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100-110(第6/40页)

洼洼,姜楠他们虽然将人劝了下来,却没时间填那些坑,如今山上还保留着那些洞呢。

    姜楠继续问:“那你们那么晚都不回来,就不饿?”

    小海吸溜下口水:“奶奶,一个奶奶给我们吃白面馍,我们不饿。”

    姜楠继续问:“那个奶奶长什么样?身边还有什么人?”

    小海:“就奶奶啊,跟”

    他挠挠头,不知道怎么说,吭哧半晌说道:“就跟我奶奶一样,她说稀罕我们是男娃,想让我们去她家给她家沾点儿什么,什么孩子气,对,她就是这么说的。不过小涛不去,我也没去。”

    姜楠和周知行对视一眼,这个老人很可疑啊,她想了想,问道:“那个老奶奶多高?比你奶奶高还是矮?”

    没想到孩子这里还真有线索,姜楠又柔声问了一遍:“小海,给你白面馍吃的奶奶多高?比你奶奶高还是矮?”

    小海瞧了眼奶奶,挠挠头,道:“差不多,跟奶奶差不多高。”

    姜楠又问了几个问题,不放心,追问道:“你们今天出去玩,遇到过这个奶奶吗?”

    小海点头:“遇到了,她可好了,又给我们吃馒头。小涛说下次她要是还给我们吃,我们就去她家给她家招孩子。”

    姜楠严肃起来,郑重告诉小海:“一定不能去,知道吗?你们都不认识那个老奶奶,怎么能去陌生人家里做客?而且你和小涛才多大,是不能单独去陌生人家里做客的,知道吗?”

    见小海懵懂地点头,姜楠起身又叮嘱了一遍夏大妈:“您也听到了,这个老人十分可疑,不知道是不是人贩子,夏大妈,你一定要多看着点儿小海,一定不能让他随便去别人家做客。”

    夏大妈脸色也郑重起来,小海年纪小,不明白遇见的老太婆不怀好意,她一个老太太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儿。她如今就这一个孙子,说什么也不能丢了,她连连保证:“姜警官你放心,我们一定小心。等我儿子儿媳下班了,我一定跟他们说说,我们全家都会小心的。”

    两人这才放心,又去了小海的同伴小涛家里,叮嘱了一遍。

    既然有了怀疑的人,两人不敢耽搁,又去了不远的柳树沟大杂院,找了另几家发生过孩子走失的人家。虽然遇到的人不一样,但无一例外都给了孩子吃食,还都说要请孩子去家里做客,姜楠和周知行知道,这肯定是人贩子无疑了。

    为了保险,两人将这几日走失孩子的人家都走了一遍,挨个儿叮嘱,等再次往一号院赶时,已经晚上八点,天都黑了。两人嗖嗖嗖地骑车,那是恨不能飞起来,就怕父母着急了出来找人。

    不过,速度再快,也不耽误两人对话,姜楠道:“你说这次和瀛哥那个组织有关吗?”

    周知行:“看手法不像,这些人的行事,更像是单纯的人贩子。不过也说不准,他们可能隐在幕后,让人贩子在前面冲锋陷阵。”

    姜楠点头,她也这么觉得。瀛哥那些人更像是一群报复社会的极端分子,这种人面上不会多和气,冲在前面做人贩子骗人是不成的,隐在幕后暗搓搓使坏才是他们的作风。

    两人骑着车,一阵风似的回到一号院。家属院门口,姜满城和陈金花摇着大蒲扇,正准备分头去找人呢,看见两人远远过来,陈金花先松了一口气,等姜楠到跟前儿了,伸手戳了戳闺女的额头:“你呀,都多大了,还整天瞎跑!下班了也不知道回家,想急死我和你爸啊?没良心的小丫头。”

    姜楠夸张地喊疼:“哎呦,妈,疼,您轻点儿,我这不是回来了嘛。你知道我和周知行干嘛去了不?我跟你说啊”

    她巴拉巴拉,将自己如何怀疑孩子走丢太频繁,十分可疑,以及如何返回去重新询问小朋友等等,一五一十地跟父母说了。

    姜楠昂着头,十分的骄傲:“爸,妈,我是不是超厉害?要不是我俩走这一圈儿,说不定明儿还真出什么事儿呢。”

    姜满城点头,他也最恨这些玩意儿了,不做人的东西,每次拐卖,伤害的可不仅是小家庭,还有小家庭背后的两方亲家,更有孩子的一生。女儿做了一年警察,他也不是没听过因为孩子,原本好好的家庭分崩离析的。

    四人往家走,脸上皆义愤填膺。

    他们不知道的是,姜楠和周知行这一圈儿走下来,还真是破坏了这群人的算计。

    杨家洼北边角落,就是上次盗墓贼租房子那一片,一户大杂院儿里,五个人贩子团伙正喝着小酒,为明日的行动安排细节及提前庆祝。

    这五人是一家子,至少表面上看是一家人,年纪大的两人是夫妻,五十多岁的样子,对外自称荣叔荣婶,三个年轻些的,两男一女,二十多不到三十,名义上是两人的儿子和大儿媳。

    五人分工明确,荣婶和儿媳长得面善,负责在前面骗人,荣叔带着两个儿子负责暴力镇压,必要时荣叔也会走到台前,利用和善的面孔骗骗人。

    荣叔荣婶干这一行,那是干老了的,解放前就做这个营生。解放后安生了几年,在地里刨食,不过到底受不了种地的苦,又偷偷摸摸干起了老本行。

    两人本不是夫妻,恰好一个死了男人,一个死了婆娘,两人臭味相投,就凑一块儿了,如今也快二十年了。

    刚开始两人也没敢做大,只把自家的闺女卖了几个,另外亲戚家一些不受待见的女娃,也都被两人骗过来卖了。因着这些女娃不受待见,村子又挨着山,大家只以为她们上山遇上野兽丢了命,倒也没引起怀疑。

    这次来作业处,也是打着探亲和看病的名义。村里人只知道两人把闺女嫁到了油田,去油田探亲顺便看病也不觉得奇怪。

    其实这一家子在油田根本没亲戚,当初说把闺女嫁到油田,也是为了将来去油田埋线呢。油田可是有钱的地方,孩子肯定也养得白胖,这样的孩子能卖上高价!

    这不,缺钱花了,五人想着来油田拐几个孩子,换点儿钱花花。正好暑假了,熊孩子整天出来耍,骗起来更容易。

    荣婶滋溜一口闷了酒,摇头晃脑道:“明儿再去一趟,那些熊孩子肯定就跟着回来了。老头子,你这招儿妙啊,来上这么几次,那些丢孩子的肯定不那么急着报警,咱们正好有时间转移。”

    荣叔也闷了一口酒,脸上十分的得意:“那可不,我这脑子,可是上过三年私塾的。要不是家里穷,洋学堂都上得。行了,明儿老大、老二你俩利索点,别让孩子闹出动静。”

    老大名叫石头,一身的疙瘩肉,他又给自个儿倒了一杯酒,得意道:“叔,你们就放心吧,我什么时候掉过链子。”

    荣叔把酒杯往桌上一掷,瞪眼:“叫我什么?”

    石头撇嘴,不情不愿地喊:“爹。”

    荣叔冷哼一声,教训道:“出门在外,这身份可都是咱们自己给的,都给我警醒着些,啥时候都得叫我爹,知道不?万一说漏了嘴,被人家怀疑,咱们就完了!”

    石头点点头,求助性地看向老娘。这个老叔啰嗦起来可没个完,谁爱听他叨叨叨。

    荣婶对亲儿子还是有一分怜悯的,她赶紧转移话题,面向老二,小名叫土坷垃的,说:“老二,明儿就收网了,你老实点儿,今晚养养精神,少搞那些有的没的,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