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11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六零之筒子楼吃瓜看戏2.0》 110-120(第10/40页)

了。”

    姜楠点点头,转身又下到地窖里,帮着贺玲穿上衣服,不时说着安慰的话,“没事儿的,卫钢被抓了,死刑,别怕”,“这次来了十五个警察,一定会带你回去的”,“大队长没帮着卫钢,村里其他人也不会插手的,咱们一定能走,不用担心”。

    贺玲一直低头沉默着,等换好衣服,终于要出去了,她才哑着嗓音道:“真的能死刑吗?”

    姜楠毫不迟疑地点头,贺玲这才拉着姜楠的手,离开了被关了近二十日的牢笼。

    外面,卫钢已经被带上手铐,村里人在院子外围着,冷眼看着众人。看那架势,至少也有一百人!那空洞的眼神儿仿佛在说,要不是还要跟外面做买卖,这女人你们休想带走!姜楠打眼去瞧,很好,一水儿的男人!村里的女人都去哪儿了?是都被卖了,还是都是买回来的,不敢让他们看见?

    姜楠握紧拳头,深深吸气呼气,等着,等出去了,一定要跟上级报告,这个连山大队,大大的有问题,不连窝端了,她就不做警察!

    王队长不慌不忙的,跟卫粮攀谈:“卫大队长,时间也不早了,今晚得麻烦您安排个住处,明儿一早我们就得走了。这位女知青的父母找人都找疯了,我们急着回去呢,真不能多呆。”

    卫粮呵呵呵的笑:“不麻烦,那要不然就住卫钢家?你看村里条件不好,也没什么多余的房间给你们”

    王队长多看了卫粮几眼,皮笑肉不笑地道:“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小孙、小李,安排一下晚上的值班。”

    卫粮尴尬的笑了两声,又点头哈腰说了几句,这才对着村人道:“都回去了,看什么看!卫钢做了错事儿,咱们村里人可没做!都给我乖乖的,管好自己个儿,谁要是惹事儿,明儿跟着警察一起走,连山大队可容不下罪犯!”

    显然,卫粮是个有威信的,村里人陆陆续续离开。危机暂时解除,众人简单吃了最后的干粮,姜楠一直陪着贺玲,一刻也不敢离开。

    一夜无话,山间静谧,迷迷糊糊间,到了翌日黎明。

    为了跟派出所打好关系,卫粮又端着一笸箩窝窝头,笑呵呵地过来送饭:“王队长,起了没?早饭给你们放院子里的桌上了。不是啥好东西,窝窝头,咱们凑合吃点儿。”

    王队长推开门,一副刚睡醒的样子,也没推拒,而是挨个儿收了钱和粮票,递给卫粮道:“我们带的干粮都吃完了,也不跟你客气。你拿着,我们吃完就回去了。”

    “你看这”卫粮眼神儿透着尴尬,不好意思接。见王队长坚持,伸手勉为其难地收下了,“那你们只管吃,大夏天的,我们还得上工,一会儿也不能送你们。”

    又客气了几句,卫粮这才离开。

    姜楠不放心,特意看了卫粮的频道,确定他没趁机下药,这才放心。识时务就好,就怕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二愣子。

    众人简单洗漱吃了早饭,一大早就出发了。又是来时的山路,这次却觉轻松许多。路上,姜楠没忍住,将怀疑连山大队的事儿说了,别的不说,村里有其他被拐卖妇女的事儿,却是肯定的。

    显然王队长也想到了,他点点头,道:“我知道,回去会跟派出所报告的,估计会成立专案组,再进山调查。如今最重要的是先将贺玲送回去,其他的事儿以后再说。”

    姜楠跟着点头,事有轻重缓急,先将手头的事儿办了再说。她低声将安慰贺玲的话讲了,说:“王队长,您能不能帮着统一下口径?要是贺玲的事儿传到油田,她就没法做人了。”

    王队长点点头:“放心,我们知道怎么办。”

    一路艰难地回到派出所,审人、后续跟进调查,一桩桩一件件的,都不是姜楠和周知行能插手的。两人陪着贺玲,先去了当地的知青办,将回城的手续办了。

    知青办里的工作人员也是人,贺玲的遭遇谁不同情?特别是那些女工作人员,一个个唏嘘不已。好好的一个姑娘,来到他们这里插队,还是做好事儿呢,谁能想到,就被坏人绑架囚禁了!你就说同是宿省,心虚不心虚?也是因此,一路手续办理的十分顺畅,前后拢共三天的功夫,回城的手续办好了。

    姜楠和周知行没耽搁,第一时间买了回程的火车票,因着贺玲情绪还不稳定,特意托王队长的关系,买了人少些的卧铺。当然,临行前和吴春丽偷偷见了一面。至于齐磊,一听到这个名字,贺玲就拼命摇头,说什么都不见。两人无法,只得嘱咐吴春丽保密,在贺玲走之前,千万别把消息漏出去,再刺激贺玲就不好了。

    就这么着,宿省的事儿算是了了。出发前,两人给派出所和家里各发了一封电报,告知了回程的时间,这才匆匆上了火车。

    绿皮火车的汽笛声呜呜呜响起,贺玲似重新活过来一般,本来对着窗外发呆呢,火车开动的时候,已经趴在小桌板上,动也不动。一点儿声音也没有,只是间或肩膀一耸一耸的,浑身小幅度的颤抖。

    姜楠没再劝,事情还得贺玲自己想通。三天来,能说的姜楠都说了,回去后的事儿她也想过了。尽量不接触贺玲吧,渐渐远离,让贺玲彻底忘了她,忘了宿省,才是对贺玲最好的办法。

    火车呼呼向前,时间也像是加速了一般。两天的火车匆匆而过,贺玲和家人在站台团聚。姜楠和周知行没去打扰,和姜满城、陈金花默默走开了。

    后来,不知何时,贺家人在第十作业处消失了,没人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走的,也没人知道他们去了哪里。有人说调去了总部,有人说去了第一作业处,纷纷杂杂,说什么的都有。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只说如今,姜楠和周知行出差半个月,不仅顺利带回了贺玲,据前两天宿省来的电报,连山大队被调查,解救了不下十位被拐卖的妇女,还没下火车呢,姜楠和周知行就被上级点名表扬。

    大包小包的回到家,姜满城摸着闺女带回来的宿省特色丝绸,赞道:“没想到这手艺还留着呢,以前在大魏的时候,宿省那一片就进贡丝绸,我记得还有缂丝技术,宫里的娘娘们喜欢着呢。”

    陈金花也格外喜欢姜楠带回来的丝巾,简直爱不释手,一下下摩挲着:“比供销社卖的还好,不仅滑溜,花色还新鲜,供销社都没卖的。”

    姜楠洗过荔枝,端着盆儿从卫生间出来,笑道:“我每天早上都去公社的供销社里看呢,只要有货我就买。爸,妈,别看了,那东西又跑不了,吃荔枝。我特意从宿省带过来的呢,尝尝,是不是比系统的甜。”

    姜满城和陈金花这才各自放下手里的丝绸,似是怕糟蹋了,起身前又小心翼翼地叠好,这才走过去吃荔枝。

    说实话,这东西还真没系统里卖的甜。系统里的水果,那是科学家们经过多少代杂交培育出来的,肯定比如今的好吃。也就如今管得紧,他们不好多买,不过|时不时偷摸出去郊游,还是能偷吃一些的。

    闲闲的剥着水果,姜满城询问了去连山大队调查的经过,心里替闺女捏了一把汗。这要是没有养殖场的利益牵着,连山大队的人非一窝蜂围住他们不可。杀人可能不敢,但揍一顿呢?别以为他们不敢,这样的事儿还少嘛!

    见闺女和女婿好端端的坐着,媳妇儿又大咧咧的没想到这些,姜满城所幸闭嘴不说话了。

    好着就行,以后出差的事儿还是少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