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废太子夫妇穿到七零啦》 80-84(第6/10页)
法。
将打桩机的维修和保养交给韩霖做。
他方才翻了韩霖带过来的杂志,虽然主要是在讨论那篇文章中的论述是否能用在机械厂的机器上,但是翻阅的时候也看到了韩霖的各种笔记。
虽然有些笔记和疑问都稍显浅显,但也确实是个学机械的苗子,有自己的理解。
而且打桩机也并不是什么精细机器,不用小心翼翼对待,即便是机械厂派相关的技术员,肯定也只是个基础的技术员。
而这个技术员很有可能也就和韩霖的水平差不多。
况且如今机械厂因为这条生产线的停工维修,确实很缺人手,恨不得将出差的技术员全都调回来,当然不可能外派给食品厂。
所以想来想去,将知识交给韩霖其实是最有利的。
“我不是机械专业的学生。”韩霖认真解释了自己的来历,但是又专门给自己加了一句,“之前去首都出差的时候,无意间上过研究院王老师的两堂课,感觉受益匪浅。”
“这本杂志也是王老师推荐我买的。”韩霖顿了顿又专门拿出了那本教材,“这本书是王老师赠我的,说是学校里的教材,平常在书店买不到。”
韩霖相应包装了一下自己的话语,让人误以为自己和这位王老师的关系亲密。
技术科的科长原本没有将韩霖口中的王老师放在眼里,以为只是韩霖自学道路上的指路人。
但是随着韩霖拿出教材,手指又划过那位王姓主编的名字时,脸上的表情严肃起来。
尤其是回忆了一下韩霖方才说出来的话,又是首都,又是研究院。
如果他猜的不错的话,那是他们行业的领头人物。
“我从首都回来,便一直学习,只可惜脑子愚钝,没了王老师的指导,日后怕是要辜负王老师的期望。”韩霖边说边观察这位科长的表情,以方便自己随时调整自己的措辞。
如果这位科长同那位王老师相熟,自己就不加任何修辞手法。
但如果不相识,那么相应夸大一下,自己也不算是说话骗人,毕竟自己是个诚实的同志,从不说谎。
而韩霖的话确实惊讶到了技术科的科长。
毕竟韩霖拿出来的那本教材书,上面还有那位王老师亲笔写下去的名字和日期,这一点是做不了假的。
“既然王老师都看好你,你肯定是有天赋的,打桩机交给你,肯定没问题。”科长更加放心,伸出手拍了拍韩霖的肩膀。
工地领导看了韩霖一眼,也亲切地拍了拍韩霖。
“既然科长相信你,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了,咱们在这里多留两天,等学会了咱们再走。”
事情就这么说定下来,工地领导去旁边和科长秘书谈合同的具体条款和价格。
韩霖则留在这位科长的身边,学习打桩机使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维修方法。
韩霖有意想要和这位技术科科长攀攀交情,最好能够让他进机械厂学习。
他第一天到机械厂的时候就已经打听清楚了,机械厂的职工子弟学校人数不少,开了几个班教学。
当时的韩霖只是羡慕了一下,毕竟他以为自己这次来机械厂,肯定能够一天之内来回,只是过来谈合作的,根本不可能有机会接触到机械厂内部的职工子
弟学校。
但如今他有了机会,既然遇到了,就不可能让机会流失。
但他不急,他知道技术科的这位科长肯定更加忧心生产线的事情。
虽然商讨了解决的办法,杂志上的内容,也在向他们证明,他们之前的思路是正确的。
但这种事情必然要求眼见为实,生产线一天不能投入使用,科长的心就一天不能安定下来。
所以韩霖的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学会打桩机的各种问题维修。
等过段时间来还打桩机的时候,机械厂的问题肯定能解决,到时候自己再提出学习的事情,成功的概率会高很多。
韩霖心中有了想法,学习效率也被提到最高,技术科科长笑呵呵的,觉得能被王老师看重的人果然不简单。
知道韩霖准备开着拖拉机回去的时候,还专程去送了送。
而韩霖这次来机械厂之行,除了成功租借到计划中的打桩机,还顺带给食品厂拉了一单生意。
郑华生接到机械厂采购部的电话之后,心中又是高兴,又是失落。
高兴的是,韩霖即便没有选择食品厂,但是在外出差的时候,也不忘给食品厂拉生意。
失落的是韩霖拒绝了食品厂的工作,宁可去做临时工,也不愿意接受食品厂的正式工,让他错失了一名人才。
这么想着,郑华生又专门去宣传科看了看杨黛,不管怎么说,杨黛是食品厂的员工,夫妻一体。
韩霖也算是他们食品厂的人。
杨黛完全不知道郑华生在想什么,但是既然郑华生来了宣传科,自然要让郑华生看看她们宣传科最近的工作成功。
墙上的宣传画,联欢会最后的活动流程总结,以及刚刚新鲜出炉的文章。
暂时还没有上报,但郑华生毕竟是领导,先让领导过过目。
除此之外,杨黛还打算给食品厂的人做个专访。
这样的专访,即便是不能上报纸,在食品厂内流通,当做广播站的播放内容也是足够的。
郑华生对于杨黛的计划,表示了全力赞同,并且希望杨黛能够尽快开启这个计划,
随后才干劲满满去钻研自己的新品。
第84章 第84章消息
第八十四章
食品厂的工地,新的打桩机租借回来之后,工地的工作一切都很顺利。
工作效率提高了许多,打地基的工作也终于结束。
即便工地距离食品厂很近,但杨黛也很少过来工地,这边灰尘大,杨黛不喜欢。
但是今天她来了,她拿着相机来了工地。
工地里,韩霖正在进行最后一天的排查。
杨黛站在韩霖身后不远处,喊了一声“韩霖。”
韩霖应声抬头看去,杨黛按下了快门。
这个时候韩霖才发现杨黛来了。
“你怎么来了?这么冷的天。”韩霖牵起杨黛的手,没有多言,推上自行车准备回家。
“在这里拍张照吧。”杨黛停下脚步,“拍张我们的合照。”
“好。”
寒冬的太阳洒在身上并不算温暖,更何况如今已经是太阳落山的时候。
但两个人依旧笑得很开心。
再过两天,打基地的工作就能完成,韩霖要负责护送打桩机回到市里的机械厂。
“我想和市里的机械厂沟通,让我每隔一段时间能去机械厂的学校上课。”
工地这边进展迅速,有的地方第一层楼已经建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