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略: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韬略》 50-60(第14/17页)

,赏绸缎百匹、明珠十斛”

    小酉子一愣,随即躬身应道:“奴才遵旨。”

    宋书涵更是惊愕不已,指尖一颤,琴音戛然而止,她错愕道:“陛下”

    一大早糊里糊涂被召来,结果就只是抚琴,宋书涵自认为琴技尚佳,可陛下越听,眉头皱得越紧,惊慌之下,她还多次弹漏了音。

    奇怪的是,赵从煊什么都没说,还要封她为妃。

    嫔位到妃位,一字之差,地位却是天差地别。

    从前,萧氏与陈氏相斗时,后宫就只有贤妃陈巧儿和淑妃萧芷嫣,后来,陈氏倒台后,陈巧儿被贬为庶民,后不知所踪。

    赵从煊淡淡扫了她一眼,目光却似透过她看向远处,只道:“退下吧。”

    宋书涵心头纳闷,但还是规规矩矩跪领旨谢恩,“臣妾,谢陛下隆恩。”

    第59章 危机 萧伯瑀与母亲坦白、赵从煊失约……

    萧府。

    这是自萧长则征战回来后的第一场家宴, 从一早,萧家上下便忙了起来。

    萧母在庭院内静静坐着,时不时朝院外看去。

    直至宴辰将近, 萧伯瑀才从相府回来,他的脸色如常, 甚至比平日更加平静。

    “哥,你总算是回来了。”萧长则笑着上前。

    “嗯。”萧伯瑀轻轻颔首, 神色看不出情绪。

    萧母的目光看向萧伯瑀, 她抿了抿唇, 到底是什么都没问。

    一家人吃完饭后,萧伯瑀如往常一样去了书房, 他手中拿着一本书, 目光低垂, 似在凝神细读, 又似神游太虚。

    不知何时, 萧母缓步走了进来,手中捧着一盏温热的参茶。

    萧母将茶盏放在案边, 萧伯瑀才恍然回过神来。

    萧伯瑀垂眸接过茶,低声唤道:“母亲”

    屋内一时沉寂。

    萧母望着他的神色,终是轻叹一声, 声音晦涩:“田安说,你今日去了一趟宫中”

    萧伯瑀的手指微微一顿,他抬眸看向母亲,沉默片刻后, 他应道:“是。”

    萧母勉强扬起笑容,声音却难掩颤抖:“是朝中出了什么事?”

    只要萧伯瑀点头应是就行了,她的猜测还是太荒唐了

    看着萧伯瑀的眼神, 萧母踉跄后退一步,她勉强笑着,“朝中的事情我也不懂,你若是不想说,那便不说了。”

    说罢,萧母便想要转身离开。

    忽地,萧伯瑀喊了一声:“母亲。”

    萧母的脚步一顿,她微微闭上了眼睛。

    萧伯瑀起身走到她的身前,旋即郑重跪了下来,“我今日入宫,并非为朝堂之事,实则是为”

    “不要说了,不要再说了”萧母的声音哽咽,她摇着头,泪水便如断线的珍珠般沿着脸颊滑落。

    她早该猜到了

    从前萧伯瑀休沐日在长安城内外走动,可自皇帝赵从煊继位后,萧伯瑀便时常入宫。

    她早该猜到的,那颗南海明月珠,哪是平常人能得到的。

    萧伯瑀跪得挺直,终于将这个藏了数年的秘密坦白出来,“我心悦之人,是陛下。”

    屋内安静得可怕。

    “你可知自己在说什么”萧母的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那是天子,是当今圣上啊”

    “我知道。”

    话音一落,萧母的双腿几乎一软,她只能紧紧地攥着衣袖,才勉强让自己稳住身形。

    望着跪在地上的长子,那个从小便沉稳持重、从未让他操过半分心的儿子,此时却像是一把锋利的刀,生生剖开了她竭力想要维持的平静假象。

    “你”萧母的声音艰难晦涩,“你只是一时糊涂了,是吗?”

    那可是皇帝啊

    萧伯瑀抬起眼眸,神情端肃,“这些年来,我所思所想,唯有陛下一人”

    “够了!”萧母伸出手,重重地打了他一巴掌,“荒唐,这简直是荒唐”

    萧母的脸色苍白如纸,她步步后退,几乎难以稳住身形。

    泪水再次夺眶而出,她摇着头,似乎这样就能否定眼前的一切。

    屋内陷入长久的沉默。

    良久,萧母终于深吸一口气,她缓缓走来,声音沙哑带着恳求,“伯瑀,断了这份心思吧,就当母亲求你了”

    萧家世代清廉正直,是朝廷的中流砥柱,此事若传出去,毁掉了又岂是萧伯瑀一人的前程,更关乎着萧氏上下几百人的性命。

    伴君如伴虎,萧母活了这么多年,历经三代帝王,对这个道理再清楚不过了。皇家的亲情尚且凉薄,又何况这虚无缥缈的情爱呢。

    萧伯瑀眸间闪过一丝痛色,若是能放下这段感情,他又怎会越陷越深

    “我无法做到。”萧伯瑀哑声道。

    “你——”萧母气得浑身发抖,扬起手几乎要落下,却在看到他的目光时颓然放下。

    她闭上了眼睛,最终只道:“你爹他身子不好,此事先别告诉他”

    萧母木然地离开了书房,她回到卧房内,动作迟缓地拿出了一个锦盒,锦盒的一边是那颗耀眼夺目的南海明月珠,而另一边,是她给长子的心上人准备的见面礼。

    一枚白璧无瑕的玉簪。

    这原本是太祖皇帝赐予萧家的主母,之后便一代代传了下来。

    萧母思忖了许久,才选定了这枚玉簪。

    在她看来,萧伯瑀和他父亲一样,都是用情专一之人,认定了一个人,此生便再难改变。

    萧母苦笑着,身后传来脚步声。萧父缓步走入屋内,见她脸色苍白,便问道:“夫人,你怎么了?”

    萧母盖上锦盒房号,又擦了擦脸上的泪痕,强颜欢笑道:“我没事。”

    “今天看到伯瑀一个人回来,白高兴一场了吧?”萧父轻轻笑着,“许是有什么事情耽搁了,伯瑀为人稳重,夫人不必担心。”

    萧母再难维持笑意,她转过身去,一言不发。

    萧父拍了拍她的手安慰着,又命人煮些桂花羹来,萧母这才勉强笑了出来。

    几日后。

    皇帝晋封嘉嫔为妃位的消息传遍朝野,最高兴的莫过于御史中丞宋百鸿了。

    暗地里,无数人上赶着巴结上去。

    要说权势,宋百鸿远远比不上萧伯瑀,但大多数人更愿意结交宋家。

    原因在于,萧家阻挡了太多人的利益,背地里想要扳倒萧家的人可不少。

    如今,皇帝封嘉嫔为妃,朝中之人敏锐地嗅到了一股不同寻常的气息。

    宋百鸿邀百官到府中庆贺,还特地邀了萧伯瑀。

    只不过,萧伯瑀以政务繁忙为由婉拒。

    御书房外,萧伯瑀远远便听见了殿内传来的琴音,他微微攥紧了手掌,而后,还是缓步入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