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宜妃升职攻略(清穿)》 80-90(第7/15页)
人敢与我说的。也就只有宜娘娘了。”
“他们如今不大好见我,就把主意打到了皇额娘的身上。皇额娘已经作古,却还要被他们如许利用。”
琇莹将目光落回在太子的身上,她看了看太子,指了指自己的眉心,才问太子说:“太子有烦心事?”
太子其实也不大,如今就是做学问,也没有开始办差。
皇子们都还没有到年纪,不到办差的时候,但到底身份摆在那儿,有太多的事儿会影响他们的心绪了。
这回出来,琇莹就发现了,太子的眉头有时候会皱着。现在就是。
太子端坐在榻上,脊背挺得笔直:“我心中有疑惑不解。想给玛法写信,但是玛法闭关云游去了,我找不到他在哪里,信送不出去。”
太子其实很怀疑玛法是故意的。
多少年了,寂照和尚哪里云游过?太子就想,是不是玛法这段时间故意不接他的信,就为了要锻炼他的?
毕竟玛法在信中说过了,他是太子,身份特殊,有许多的事情,都是要靠自己历练的。
太子看向琇莹,眸中有信任:“我想和宜娘娘说一说。”
“玛法说,宜娘娘不是修佛的人,我的事,当问红尘中最聪明的人才成。”
琇莹想,寂照师父给她的评价真的很高啊。
屋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各自端坐一边。
奴才们都在外间安安静静的伺候着。
琇莹知道,康熙一时半会儿是不会出来的。
她让人都出去,只为了在这风雪之中,温和的倾听太子内心的声音。
太子很需要这样的一个人,如果太子愿意信任她,愿意告诉她,她也很愿意尽所能为他开解。
第85章 085
◎“非她不可。”◎
太子已经在文华殿宣讲过,也住进了太子东宫。
不同于从前的储君身份,太子现在的身份地位,是很有一些象征的,尤其是在康熙从小到大就很注重提升太子的储君身份一样。
若不去计算那些已经夭折的皇子,那么太子显然是康熙所生皇子,也就是所有活着的皇子中,唯一的嫡子。
是原配中宫皇后所出,又是在幼年时就被立为太子的。
从大清立国至现在,太子这样的储君是头一个。
文华殿宣讲后,给太子去东宫授课的师傅慢慢的增添了几个,都是当世的博学鸿儒。
还有朝中久经朝务的大学士。
教导太子如何做一个储君,教导太子将来如何做一个帝王,又如何处置将来的那些朝务。
按照康熙的规划,太子的求学道路是很漫长的。
太子数年内要做的事情,就只是学习。
这可是大清正儿八经的头一个嫡出储君,代表的是正统的地位。
从前头数下来,太丨祖太丨宗皇帝想做而不能做也没法做成的事情,在康熙这里做成了。
可因为过去的历史,从没有嫡子成功继位的结果,而且试图立嗣最后都会失败,储君也会落得个不好的下场。
因此满八旗之中的那些贵族们,对康熙所立之太子其实是很不以为然的。
哪怕是到了现在,除了赫舍里氏一族外,对于太子的存在,也是极少有人愿意过于亲近的。
满人的骨子里,天生就淌着竞争的血液。
而朝中的汉臣,因为太子嫡出的身份,对于太子正统身份的维护,趋于汉家王朝那余千年的习惯,是十分深厚的,他们很认可太子这个由康熙亲自指定并且教导起来的储君。
尤其是现在太子的对外形象是十分完美的。
教导太子的汉人大学士在外头时常被人问起,人人都知道,太子聪颖异常,几乎是个完美的皇太子形象。
“汗阿玛重用索额图,赫舍里氏一族中,如今他就是最显赫的。要不是他的几个儿子着实不中用,大约也是要委以重任的。”
太子说,“汗阿玛对赫舍里氏一族不薄。甚至可以说,甚为宽厚。”
索额图的几个儿子其实一开始是先进宫来做侍卫的。
大清皇上的贴身侍卫,这可不是随便什么八旗子弟就能做的。
得出身好,家族得康熙中用,还要皇上给这个机会,认可这个家族的将来才可以。
毕竟做好了这个贴身侍卫,这一辈子就不仅仅只是个侍卫。
在皇上身边接触的机密要务是很多的,保不齐哪一日能力锻炼好了,就有个好差事落在头上,转眼就成了封疆大吏的人也还是有的。
像如今朝中的满人大学士,那也是有早年曾在顺治爷跟前做过侍卫的,甚至许多得康熙中用的将军,也是康熙少年时身边的得力侍卫。
可偏偏索额图的儿子连侍卫都做不好,做侍卫还出了错。
几个儿子都是这样,被康熙骂了个狗血喷头。
康熙那日骂了人,气的还不轻,说索额图倒是很精明,怎么生得几个儿子这样蠢笨无知,不堪大用。
琇莹那会儿就在康熙身边,是全听见了的,她也知道。
从那次后,索额图的几个儿子就做不了这贴身侍卫了,被康熙赶回去,个个都领了闲差,日子就这么混着。
索额图倒是想让自己的几个儿子有出息,私底下运作了许多,甚至还瞒着康熙行事,奈何康熙早就留了话出去,谁也不许办这个事。
但凡有人办了索额图儿子的事,这个人是要问罪的。
自己铁定丢差事的事儿谁敢干呢。所以就哪怕索额图托遍了人,也没人敢接,也就是如今这样了。
噶布喇身体不好,向来总是要病的。
康熙有时候也会同琇莹说一说索尼的这个大儿子。
索尼的几个儿子里头,大概还是索额图最为出众些,人机灵会办事,会来事,能在官场上混得开,能接下老父亲留下的人脉关系经营。
但要说才学,还是索尼的大儿子噶布喇的才学是最为出众的。
朝中人人都知道纳兰明珠的两个儿子才学出众,甚至得到了南边文人的推崇和喜爱。
但是实际上,噶布喇亦精通满汉诸般学问。但噶布喇的短板短在何处呢。
他就是性格太老实了,不大爱说话,不大爱炫耀,是个踏实肯干的性子,但偏偏身体又没有那么好。
他这样的出身,如果一点圆滑圆融都不懂得的话,其实是很难在官场上干下去的。
尤其是他不是主动与人交际的性子。
总不能让仁孝皇后的阿玛做那些比较简单的差事吧。这就不成个体统。
复杂领头的事儿又做不了,康熙就只能把噶布喇好好放着荣养了。
仁孝皇后的亲生父亲,一等公领侍卫内大臣,又是太子东宫的太子少保,头衔在那里,没有人敢轻视。
噶布喇的儿子常海,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