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宜妃升职攻略(清穿)》 90-100(第3/15页)
不然皇上也不会松口赐婚的。
皇后心里打着笼络的主意,但对于宜妃这头,也没放下防备的心思。她肯定是不能再和以前似的,做不了什么就当真什么也不做了。
还是要想法子做点什么的。
琇莹当年离京的时候,自己也还是个半大小姑娘。
哥哥们也不是都成婚生子了。
离家这么几年了,才陆续成婚生子的。
但跟太子年纪相仿的子侄,也还是顶头的那两个哥哥的孩子。
虽说几年没见了,但琇莹依稀记得,那几个孩子确实是不错的,现在都长成了少年,想必是好的,否则康熙不会定下这件事。
她虽是胎穿,但既已经过来了,前生种种也就都放下了。
不过是多带着一份记忆生活。
从小在郭络罗家长大,只当自己是又活了一回。
家里阿玛额娘,姐姐哥哥都待她是极好的。琇莹与他们之间的感情也是很深厚的。
进宫以后有姐姐陪着,琇莹又顺利得宠,所以这一路上也没有让自己吃什么亏。
想念家人,但也知道总会有能相见的一日。
她没开口要求过这件事,却没想到康熙放在心里,这才几年就给她都安排好了。
这个时候把郭络罗家的人安排在太子身边,确实是给朝堂的一个信号,而且还是她的子侄,这等于是在朝堂上的一种宣告,而那些人就算有什么想法,一时半会儿也是动不了的。
因为太子的事儿就没有人能轻易插手。
琇莹也望着康熙笑,当着众人的面,好好给康熙行礼谢恩,叫康熙一下子给握着手牵过来了。
康熙很赞许皇后的话:“皇后说得对。这回入盛京,很可以好好的让莹儿和家人见一见,说说话。她家里那几个出色的孩子,你们想见,或许还是有些机会的。”
那几个少年尚未成婚,但毁了人的手段可不少。
康熙决心把人放在太子身边,就一定要护好了。不仅身边伺候的人要精心,便是那几个孩子自己也要学会保护好自己。
这回倒是很可以趁着这个机会,让几个孩子适应一下,不然入东宫以后,怕是还应付招架不了。
康熙心里也有想头,丫头入宫几年,总有各种各样的原因没能让三官保进京来见一见,这回正好可以让她回去看看。
是委屈这丫头了,但现在,不也正是给她找回来了么。
总不能叫这丫头吃亏的。
他们说话,在场的人可都是听见了的。
心里同皇后一样明白的,自然是心生妒忌,可是皇后都不能将琇莹怎么样,这些人妒忌也没用。
掂量掂量自己的份量和手段,也没有能力去打破这件事,更无法改变康熙的决定。
也有明白了假装自己不明白的,本来日子也就这样了,不如难得糊涂,总能叫自己的日子过得更舒坦安乐些。
有些事儿,她们命里既然没有,那就不要惦记了。
还有些是真不懂也真不在意的。默默的吃点东西,比这聚餐上的大多数人,心思都在这烤全羊上。
大概全场最单纯最真正高兴的,就是六阿哥了。
他从来没见过自己的几个表哥,这回实打实的告诉他,去盛京能见着表哥表姐们,还能和最大的几个表哥一起回京。
甚至表哥们还能跟在太子哥哥身边,就住在东宫里。这不就意味着他想见表哥们随时都可以的么。
可把这小子高兴坏了。
拉着太子叽叽喳喳的说话,问太子他表哥们的情况。
说起来也是逗乐,太子倒是比他还多知道郭络罗家的情况些。那也都是从康熙那儿听来的。
可这些都是六阿哥不知道的,六阿哥听得津津有味的,后来散场的时候,都要跟着太子一块儿回去,要跟太子哥哥睡觉,其实就是还想和太子说话。
琇莹几年没回家,没想到家里还和从前一样,一样的门头,一样的家门,半点没有变。
其实这样就挺好的。
她在宫中做了宜妃,姐姐在宫里的日子也比从前好了许多,一个六阿哥一个四公主是她们姐妹亲生的。
家里也早就抬旗,不是从前的包衣奴才出身了。
可家还是家,还是这个样子的,琇莹心里就很高兴。
家里的人也就是这样的心性品质,才叫琇莹惦记喜欢高兴呢。
康熙牵着她进来,倒是像比琇莹更熟悉似的。也不知道这是谁的家了。
想起方才的情形,琇莹眉梢眼底的笑就藏不住:“万岁爷来了,那可是惊动大了。”
康熙先前说要在家里住几日,琇莹也是没想到的。
这劝解的人可是不少的,都不愿意康熙这样。
康熙全不听的。他做了决定的事,谁也没法劝下来的。
况且,在臣子家中住几日,又不是没有先例的。这根本不算破例,也不是违制。
康熙不要动静太大的,但皇上要来住,怎么可能动静不大呢?方才那样,都已经是克制之后的结果了。
还好现在都安静下来了。
人都遣散了,就只康熙和她在。六阿哥找表哥表姐们玩儿去了,郭贵人带着四公主认亲去了。
阿玛额娘也有去处。
琇莹却在这里被康熙牵着,像是平平常常的回自己家里一样。
康熙笑着问她:“莹儿觉得高兴么?”
琇莹说:“当然高兴。”
康熙眉眼俱笑:“高兴就好。朕预备这么久,就是想给你一个惊喜,让你高高兴兴的回家。”
他想和他的好姑娘,在她自己的家里,过几天平平常常的好日子。
第93章 093
◎“有了身孕?”◎
琇莹在家里住了好几天,康熙一直也都是在的。
琇莹除了进宫前的那些年,进宫之后就没有再有过这样平静清闲的日子了。
这会儿回了家,康熙自个儿由着性子来,琇莹跟着,自然也是没有任何负担的由着性子来。
倒是比进京进宫之前做姑娘的时候,日子还要悠哉。
依着康熙的意思,倒是还想在琇莹家里多住上几日的,但正赶上新年的时候,康熙要见的人多,要办的事儿也多。
才把琇莹家里的几个孩子送到太子身边,康熙还不想郭络罗氏家里这么早就出现在众人眼中。
这几个孩子康熙见了,都是极好的少年,比派去瞧的人说的还要好。
可见郭络罗氏家里是用了心的。琇莹的阿玛额娘还有几个哥哥都是会教孩子的。不但不比太子那两个从小跟着伴读差,甚至还要好些。
跟在太子身边的这些时日,这几个少年和太子相处的也很好,太子对他们很满意,这几个孩子也进退得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