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娇气包死对头竟是我夫郎》 4、第 4 章 定亲(第2/2页)
聘礼可以降。
韩家这些年为了供原主读书说是穷困潦倒也不为过,眼看着韩靖川到了成婚的年纪,能否考上功名还是未知数,再往后拖可能更讨不到媳妇,即便将来走运考上秀才,韩家也有自知之明,他们就是村里人,城里的小姐他们家养不起。
所以听说舒家聘礼要的少,加上觉得舒乐这个孩子不错,柳竹夫夫就赶紧借了些银子上门去提亲。
舒家原本对三两半聘礼不太满意,可是韩靖川还要科考,万一考上了舒家也能沾光,最后犹豫再三答应了这门亲事。
两家定好待考试和农忙结束后五月成亲。
听罢,韩靖川想退亲的心思淡了点。时下哥儿地位不高,如果男方家退亲,哥儿家可能一辈子抬不起头。
而且,万一他真的要在大晟度过余生,这种封建社会不婚的可能性实在太小,就算现在退亲将来早晚也会让他和其他人成亲。
虽然他崇尚自由恋爱,但也清楚在这里基本不可能。他作为一个现代人,也不见得能和古人谈一场愉快的恋爱。
如果非得找一个人成亲,理智上来说,舒乐是最合适的人选,他们好歹同病相怜,可以先打打掩护。不然他找个土著当枕边人,岂不是要隐瞒身份一辈子,哪天露馅了就麻烦了。
韩靖川细想,要是听死对头叫自己夫君好像也不赖嘛。
“靖川,你是想退亲吗?”
看着柳竹担忧的神情,“不想成亲”四个字韩靖川实在说不出口。
这些日子柳竹也好,家里其他人也好,对他有多关心他是知道的,就算还没有亲情他也不忍再让他们失望。
他也想通了,既是代替原主活了下来,那这辈子就好好过,原主的家人他也会尽全力照顾好,就当是对原主家人失去亲生儿子的补偿。
韩靖川道:“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都听阿爹的。”
罢了,日子总要向前看,他会试着融入这个朝代。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他可不怕舒乐。成亲又不代表要谈感情,等将来有机会离开溪柳村还可以和离。
柳竹欣慰地笑笑。
说是准备婚礼,其实就是想办法筹银子。
韩家还了债又给韩靖川治完病后,去年秋收卖粮的钱就剩不到2两,日常花销都紧巴巴,到了5月哪有钱摆酒席?
还有成亲需要的一应物品全都没买。
真是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韩家靠种田为生,全家有12亩旱地8亩水田,辛苦一年种的粮食,交完税留下自家吃的,剩的粮食拿去卖也能卖十两左右,除去一大家子的基本开销,还能攒个几两。
农闲时,家里的壮劳力都会出去打短工补贴家用,运气好找到活一天能挣20-30文,本来要是不供韩靖川读书,早年韩家日子过得还算不错。
可是韩靖川开始读书后,一年的束脩,笔墨纸砚,还有赶考费,笔笔开支都不少。四年前韩老爷子又重病,家里花光了全部积蓄也没能留住人。
也因此柳竹夫夫才决定,这次再考不上就不让韩靖川继续考了,韩家实在供不起。只是拖累他俩倒是无妨,老太太和大房也跟着受苦他们实在过意不去。
还有儿子星哥儿,过不了两年也要到成亲的年龄,总得给他攒点嫁妆。
韩靖川先是想卖醉蟹之类的吃食。螃蟹河边有不少,自己捉就行,要是直接卖生的估计不好卖,可惜做成吃食家里没有足够的调料,这年头调料可不便宜。
做生意没有启动资金哪行。公中的钱他不想动,秋收前还指着那些银子吃饭呢。
还有什么法子既不需要本钱又能快速来钱呢?
韩靖川决定先去县里做个市场调研。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