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豪商》 90-100(第9/15页)

   过了会儿,春枝从前面过来,“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明月眉毛一挑,迅速挖了一勺蜂蜜泡水,“才抢了人家的好蜂蜜,来来来,我亲手泡一杯你喝!”

    “呦,那我有口福了!”春枝过来坐下,半点不怀疑的端起来就喝,“确实啊怎么是苦的?!”

    明月带头哄笑。

    弄清楚缘故之后,春枝有些无奈地看了明月几眼,然后乖乖把剩下的喝光了。

    管它苦不苦的,是好东西就行!

    明月兴致勃勃道:“七娘和朱杏也辛苦,分一半给她们!”

    春枝:“……”

    行吧。

    又略坐了会儿,明月便起身告辞,临走时还跟绣姑和巧慧说:“今年我准备在西湖边设帷帐,你们也去看龙舟!晚间不必家来,就住在明园。”

    绣姑应了,兴致勃勃跟女儿筹备起当日要穿戴的物事来。

    回去的路上,明月问春枝,“聊开了?”

    刚才她过来时,眼神都有些懵,明显还没回过神来,大约是从香兰那边知道了甚么了不得的事情。

    春枝的脑袋乱哄哄的,眼神有些发直,“聊开了。”

    香兰的果决超乎她的想象,原本她所担忧的反悔的确发生过,却是发生在别人身上,而香兰脱身之心,自始至终未曾动摇。

    迟疑过后,她还是将香兰的情况同明月说了,“……只怕将来固县那边未必能信守承诺。”

    春枝十分唏嘘,想当初,香兰和那位青梅竹马的婚事是马家许多下人羡慕的对象,香兰也曾少女般期许过、快乐过,这才几年?怎么说变就变了?

    “听你的意思,香兰早有筹谋,”听了这话,明月倒是对香兰另眼相看,“真是位果决的好女子。接下来呢,她打算怎么做?”

    “这两天她有些水土不服,又顾忌着孩子吃奶,不大敢狠吃药,说不得要好好休息几日。我准备先托张六郎帮她寻个院子,若来不及,就先以我的名义租下来;若来得及,等她改完户籍簿子在租自然更好。”

    “还是先落户吧,”明月说,“她还带着孩子呢,没着没落的不是个事儿。有了户籍文书,人就有了依靠,起码不那么紧绷了,什么病都好得快。”

    春光融融,外面街上好些孩童放纸鸢,有几只飞得极高,似乎还绑了竹哨,“嘀嘀嘀”叫个不停。

    明月和春枝都忍不住驻足观看,旁边竟有小贩趁机吆喝、兜售,惹得她们也稀里糊涂买了两只。

    放了半天,明月才想起没说完的话,“况且只要落下籍贯,来日她男人再娶再生也好,或是反悔找了来也罢,只要香兰不愿意,谁也带不走她,天王老子来了也不行。”

    只要落了户,固县的香兰就算真正意义上的死绝了,哪怕黑白无常来了,都得算她是杭州的魂。

    回到明园,才进门就隐约闻到香味,叫人垂涎。

    “您和春管事刚走不久,染坊那边就送了东西来,说是今儿杀了两头羊,给您送来最肥的半边,莲笙姑娘已经加了萝卜炖上了,说今晚就能吃。”丫头笑道,“还有几只活鸭子,且养在厨房那边,另有新摘的樱桃和枇杷,都在井水里湃着呢……”

    晚上众人果然吃了萝卜焖t羊肉,羊肉烂烂的,萝卜软糯而多汁,入口即化,配米饭、饽饽都很好。

    几日后,张六郎帮忙在城中选了一处小巧的四合院,“二进倒有,只是位置不好,您说那位朋友还带着孩子,却不好往那些地方去。不如先租几个月,回头等有更合适的去处了再换不迟。”

    因香兰尚未落户,且是短期住所,春枝就先帮她签了文书。

    又十日,四月中,香兰在明月的引荐下悄悄去衙门花银子更换户籍,自立女户。

    第97章

    从客栈搬走后,香兰便雇了一个手脚麻利的婆子,叫她日常料理院中琐事,自己则专心教导张六郎送来的四个小丫头。

    丫头是明月要的,原本张六郎要将她们送往上回的嬷嬷处,是明月建议他送到这里来。

    张六郎并不在这上头挣钱,自然唯客人马首是瞻,又有意拉拢明月,“既是江老板认识的朋友,想必极可靠,若非您引荐,我还不知这里有能人哩!以后也请多多关照。”

    这就是以后也会帮忙介绍客人的意思。

    香兰早就听春枝讲过,他是本地专做大户人家买卖的,口碑极好,不由喜出望外,私下又向明月致谢。

    明月便道:“谁教导都是一样的,况且外人哪有自己人来的安心?我初来这边时,曾有许多人帮过我……”

    顿了顿,又笑,“不怕你恼,我是个不愿意受委屈的人,此番既非全然看在春枝的面子上,也非全为照顾你的生意。”

    之前张六郎介绍的嬷嬷是杭州本地人,一辈子只在杭州做活,教导丫头、小厮自然也按照本地风俗习惯来的。可明月却是一个地道北方人,两边不仅行事做派天差地别,饮食喜好亦截然不同。

    虽说跟着明月后,都会慢慢改过来,但她们的许多小习惯仍偶尔令明月感到别扭。

    而香兰就不同了,她是北方固县首富的家生子,固县又距离明月的老家通镇不远,风俗习惯、饮食喜好等都很接近,由她教导出来的仆从必然更合乎明月的脾胃。

    香兰听了,如释重负,“您放心,我自当竭力。”

    话虽如此,杭州也不是没有北方嬷嬷,比自己资历深、经验足的有的是。说到底,还是看在春枝的面子上照顾自己罢了。

    明月知道她是要强的人,连家都舍得下,如今必然急于报恩,证明自己,便劝道:“我如今还有丫头使唤,倒不急着用,你身子还没养利索,又要带孩子,斟酌着来,别落下病根才好。”

    固县和杭州一南一北,香兰正值产后体虚,定然水土不服,养了这么多天,身上还有疹子呢。

    香兰笑笑,“不瞒您说,我已没什么奶水,以后也不喂了,直接从市面上买些鲜牛乳、羊乳喂着,正好我也吃吃药。”

    明月也笑,“你能放得下最好,不瞒你说,之前看你顾着孩子不大敢吃药,总拖拖拉拉不见好,我也着急,只不好明说罢了。”

    “您是和善人。”香兰百感交集道:“我也看开了,既带了这孽障出来,说不得拉扯到大,日子且长着呢,我得先保重自己才行。”

    常有母亲恨不得将血肉都喂给了儿女,可孩子还小呢,若当娘的早早就垮了,日后他依靠谁去?

    家去后告诉春枝,春枝也欢喜,又小声嘀咕,“兴许我天生不是当娘的料子,也没甚么慈悲心肠,看了她儿子便想起有别的男人一半骨血,便喜欢不起来。”

    明月失笑,“又不是你生的你养的,喜欢作甚?”

    面子上过得去就罢了。

    春枝既觉得有理,又有点心虚,“当初还是我怂恿她来的,说好了孩子叫我小姨,如今却这样……”

    “若她自己不争气,莫说你相隔千里口头怂恿,便是直接拿绳子绑了她来,她爬也能爬回去!”明月一针见血道,“常言道,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