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商: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豪商》 140-150(第1/19页)

    第141章

    对上明月百感交集的眼神,不用她开口,卞慈都觉得自己没救了。

    他的人生并不算顺风顺水,但自觉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有解决之法。

    唯独遇上这个姑娘,一步退,步步退,节节溃败。

    她是操纵人心的精魅,从不主动要求他去做什么,但偏偏……远比开口效果更好。

    卞慈在心中自嘲一笑,余光掠过正看着这边的童琪英,胸口迅速滋生出敌意混杂着同命相连的复杂。

    他分明时常会觉得自己身处悬崖,只要开始坠落,便永无止境。

    她太聪明,也太狠心,卞慈有时觉得她过分多情、处处招惹,有时又觉得她是不是根本不懂情爱两个字怎么写,所以每次都可以毫不犹豫地抽身而退,冷眼旁观。

    卞慈缓缓吐了口气,“此事并非全然为你。”

    这话不假。

    他虽时常觉得自己可悲,亦常感到近乎扭曲的快乐和庆幸,庆幸有一个可以分享之人,可以得到肯定和称赞,甚至偶尔聆听一点怜悯和抚慰的人。

    曾经他竭尽全力想要升官,但每每达成目的之后便会怅然若失。

    官位,财富,人脉,他拥有的分明越来越多,可胸口却日益空洞,每每夜深人静时,仿佛都能听见裹挟着水汽的冷风自肋骨间呼啸而过。

    如今不同了。

    他知道有人永远不会真正拒绝他,只要主动靠近,就能从她口中听到真心的夸赞和肯定。

    这让他获得了一种几近孩童完成课业般的满足和宁静。

    “上元节前若回得来,”分别时,卞慈轻轻拉住她的衣角,“同我游湖吧。”

    吏部的晋升文书下来了,这些日子他正在同即将入京述职的前任副使单继远交割。

    二人之前曾因税款一案闹过龃龉,如今也算不得和睦。不过同为官场中人,面子情还是要的,分别在即,没必要再生波澜。

    于是交割竟意外顺畅。

    卞慈知道明月要例行进京,于是赶在她开口回绝前微微放软了语气,“陪陪我。”

    我们认识这么久了,还没心无旁骛的玩过呢。

    他给予了,所以可以适当索取,这是无师自通的法门。

    对上那双罕见地带了点哀求的眼睛,明月果然同意了。

    不得不说,他的这副皮相还是很好看的,只要有心放低身段,很少有人可以硬下心肠拒绝。

    卞慈笑起来,视线越过明月的肩膀,看着童琪英笑起来,眉宇间满是意气风发。

    童琪英听见了,脸色不大好,却不知该如何阻拦。

    他能以何种身份阻拦?

    可转念一想,明月可以每年年底入京同自己相会,而卞慈虽近在眼前,却不得时时相见……况且我们还曾在孤山食肆频频碰面,更以琴相赠。

    这么想着,童琪英又快活起来。

    二人睨着彼此,都觉得自己胜券在握。

    十月十七,关于官员供奉的批文下来了,娄旭亲自派人给明月送过去的。

    直到亲手摸到,亲眼见到上面的朱红大印,明月一直悬着的半颗心才算真正落回肚子里。

    “呼……”

    总算是,成了!

    有了这纸批文,各处进展才算名正言顺,不必再像以前那样遮遮掩掩的。

    她立刻派人往七娘、徐掌柜、薛掌柜处去信,让她们放开手脚大胆干:

    朝廷都准了,还怕什么!

    额外还跟七娘和徐掌柜强调,最迟正月下旬各路官员的俸禄就要到手,所以织户必须年前到位,所有人都不能回家过年,额外给一份贴补,愿意的留下,不愿意的直接走。期间若有不服管理闹事的,大可以找厢军的庞承局镇压,那是自家人,不必忌讳。

    人多了,难免生出几个刺儿头来,绝不能轻饶,哪怕撵人,也得先惩治一番,杀鸡儆猴了再撵。

    “我马上要进京,”借邀请邢夫人赏枫的由头,明月再次找到娄旭,“需要劳烦娄大人帮我尽快联络各方面的官吏,提前疏通下。”

    进京?肯定是去见武阳郡主!

    娄旭一个激灵就撑着拐站了起来,“进京万万耽误不得!放心,有了批文就好办了,两天,最迟两天!”

    多好的机会啊!

    这位江老板是个有大肚量、大胸怀的,只要自己用心,万一,嘿嘿,万一她心情好,在郡主跟前捎带着提自己一嘴呢?

    那可比什么都强!

    娄旭油滑的时候是真油滑,想办事时也是真的尽心,知道自己面子不够大,便联合了通判杜斯民直接将统管杭州东城区的军都指挥使孟于安请了过来。

    大禄厢军实行厢、军、指挥、都的大四级编制,其中最低的“都”满员一百人,头领为都头、副都头。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都头,而非民间地方衙门尊称捕快的那种。

    五都为一指挥,五指挥为一军,首领为军都指挥使,掌管两千五百人,官居五品。

    十军为一厢,军都指挥使之上便是厢都指挥使,为本地最高军事指挥长官,除非朝廷调遣,等闲不会出面。

    也就是说,孟于安就是杭州本地掌管实际防卫庶务的两位最高长官之一。

    虽说朝廷素来重文轻武,文官越级调派武将实属寻常,然娄旭不过区区八品曹官,如何差遣得了与杜斯民平级的孟于安?

    纵在京中,五品也是够入宫赴宴的品级了。

    但杜斯民亲自发话就不同了。

    孟于安也是个爽快人,要么完全不鸟娄旭,可既然来了,便也坦率,该吃就吃,该喝就喝。

    他虽不清楚明月的底细,但在来之前也得了杜斯民些微嘱咐,知道这是个有靠山的人,不好得罪,爽朗道:“既然朝廷批文下来了,没说的,该如何便如何,不过按规矩办事罢了。江老板是新人,休要嫌我聒噪,有些事,说不得要先摆在台面上讲一讲,免得日后琐碎。”

    别的不说,今日这一桌酒菜实在价格不菲。

    汇芸楼开张不久,但酒菜极佳、装饰考究,外头难得一见的霞染在这里只好做帘子,又有书法名家空空子老先生的墨宝做匾,引无数文人墨客竞相来看,可谓一座难求。

    似孟于安这等粗人,等闲少往这里来。

    明月笑道:“孟指挥使是个爽快人,我也爱丑话说在前头,但说无妨。”

    孟于安跟着笑了两声,“听说江老板在城外新建织坊,那么便是从无到有,细说前来,要紧的不过三大项,一为治安,二防天灾,三么,要防瘟疫。不知江老板那边究竟有多少人呢?”

    明月如实相告,“那边同我一个旧染坊连在一处,还有一些田庄,算上年底要招起来的织户,共有五座山,起码在五百人上下,纵略有出入,也相差不大。”

    “够一个指挥的t人了,不可马虎啊!”

    还真不少,京城官办的锦绫院也才四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