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40-1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40-150(第2/18页)

了一遍:“找我商量?”

    苏榛点点头,认认真真的把兴盛湖的情况简单给乔里正交了底。

    当然,讲述也把握了分寸,对于她在相关事务中具体的赢利情况略过不提。此事与其他人无关,她也没义务跟乔里正交待。

    乔里正一边听苏榛说、一边就在心里盘算着大概需要的人手,其实他本来以为事情很简单,就是请苏娘子带着、出去摆个摊子就成。

    他万万没想到已经是个比东市还大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嘉年华”,一时之间又是怔忡、又是压不住的兴奋,以及失了头绪的慌乱。

    苏榛自然看得出他的神情,便提议召集村里有意向参与的人家一起集议,分工协作。

    乔里正不住点头,严肃万分:“赶早不赶晚,今儿就集议吧!我这就挨家去通知一下。定在晚食后可好?到时候烦请苏娘子把那个什么‘策划书’,给大伙儿说说?”

    苏榛点头应了:“行,那我下午就准备一下。”

    说完,两人又简单说了些集议细节,乔里正便恨不得脚底生风一样走了。

    苏榛又对符秀才交待了一番文书工作,便回屋拿了斗蓬和风帽、礼物,打算往乔大江家跑一趟。

    临出门的时候随意打量着萧家小院,萧容领着匠人们建围墙建得如火如荼、叶氏正领着几个来卖山珍的妇人去暖棚放货、谨哥儿带着他的小伙伴们在冰屋里削树枝,要做一大批糖葫芦签子。

    每个人都在忙、每个人脸上都有笑。

    苏榛深吸一口气,心里愈发踏实,跟萧容打了招呼,便朝着乔大江家去了。

    几日不见,乔大江家也是大变了模样。

    原本空旷的坡地如今已被错落有致的“梯田”占据,虽说还未全然成形,但阶梯层级已初现端倪。

    乔大江显然是用了柳师傅传授的法子,打算在这层层修筑排水沟渠、层层加固。

    看这工程的架势,少说还得再花上十天半月才能完工。

    此刻,乔大江跟春娘正制着蜂窝煤。

    制一批,小树便拉着他的小木橇把蜂窝煤转移到阶梯上晾晒一批。

    山梅负责聚拢煤粉,一脸的汗、一脸的煤灰。

    还是小树最眼尖,率先瞧见了苏榛,兴奋地跳了起来,大声喊:“苏姐姐,苏姐姐来了!”

    乔大江两口子闻声,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脸上瞬间绽放出惊喜的笑容。

    山梅先是惊喜的抬头,一眼瞧到苏榛明媚得耀眼的面容,心就像是被晃了一下,站起来迎,可脚步却滞了。

    同样是白水村住着、同样是每日寒风跟刀子似的割着,山梅只觉苏榛的脸却愈发粉嫩了似的,走得急,还泛了一层淡淡的粉红。

    她仍旧穿着寻常斗蓬,头戴了白色兔毛围领帽,从容不迫的神态,举手投足间的淡然,明媚且温暖。

    山梅看着这般形容的苏榛,再低头瞧瞧自己沾满煤灰的粗布衣衫和黑乎乎的双手,下意识地攥紧衣角,眼神中闪过一丝莫名。只能带着强撑的笑意,站在原地望着苏榛。

    春娘早就小跑着迎上去了,满是冻疮、煤灰的手在衣服上蹭了蹭,笑着:“榛娘你可算回来了,屋里坐!”

    乔家一家人的热情让苏榛心里暖烘烘的,笑着点头:“好久不见,瞧你们这日子过得真是越来越红火了!”

    一边说,一边拉过小树,往他手里塞了一包兴盛湖带回来的鱼干。便说说笑笑的,跟着朝着屋内走去。

    几日没来,屋里的东西又填置了一些了。

    灶间多了个木头架,摆了新的碗筷、铁锅。春娘连忙说那架子是杜青柏送来的,当暖居礼。

    再进了里屋,火炕上铺了厚厚的稻草,稻草上叠放着两床收拾得整整齐齐的棉被。

    墙壁上挂着乔大江的弓箭、和一些兽皮。

    春娘把苏榛“按”在了炕边,让她好好坐着暖身。随后又扭头出了屋,在灶上热着的锅里舀出一碗开水,小心翼翼地捧出红糖罐子挖了满满一大勺、搁热水里化开,给苏榛端了过来。

    苏榛接过碗,轻轻抿了一口,甜意瞬间从舌尖蔓延至全身,“真好喝!”

    乔大江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苏娘子,家里简陋,你可别嫌弃。”

    苏榛连忙摆摆手,“乔大哥,你可别这么说。”

    与此同时,小树已经迫不及待地打开了苏榛送的鱼干,先给苏榛、爹娘、山梅每人分了一片,自己才拿了片最小的啃,吃得津津有味,嘴里含糊不清地:“苏姐姐,这鱼干太好吃啦!”

    惹得大家一阵哄笑。

    山梅跟大家一样,脸上也挂着笑,眼神却有些游离,时不时地用眼角余光偷偷看向苏榛。

    每当苏榛的目光扫过来,她便迅速做出一副温和的模样,可紧握的手却微微泛白,指关节因为用力而凸显出来。

    苏榛倒没注意到山梅的变化,三句两句就赶紧把话题引向大事。

    重点是:嘉年华大量需要蜂窝煤,且这是推广蜂窝煤最好的时机。

    苏榛:“按目前的嘉年华场地规划,里头搭建的取暖帐至少二十至三十个,大帐的话,炉子起码得有三到五个。每日取暖时长至少四个时辰,但我琢磨着可以用木炭、树枝和蜂窝煤的组合。木炭烧得久、热量足;树枝在林子里就能捡,生火快;蜂窝煤又实惠,烟又小。这样一来,就又省银子、又暖和。”

    第142章

    乔大江跟春娘早就乐得脸颊都泛了红,山梅也认真起来,不错过苏榛说的每一个字。

    乔大江:“苏娘子,那总共需要多少?你给算算。”

    苏榛略作思考后回答:“假设有三十个取暖帐,取平均数,每帐四个炉子,一共便是一百二十炉。每个炉子每天有一个时辰用蜂窝煤,按一个蜂窝煤能烧大半个时辰算,每炉每天两个蜂窝煤。一共便是两百四十个蜂窝煤。烧十五天,便是三千六百个。”

    “三千六百个!”乔大江跟春娘眼睛都直了,吼出了声:“这么多!”

    “不止这些。”苏榛笑着摇了摇头:“这只是取暖帐的用量,还有周边客栈、商户也有意向采购。若是卖得好,总需求量没一万个、也得有七八千个。但丑话也是说在前头的,兴盛湖也要看蜂窝煤的质量如何,所以先只会买样品试燃。”

    一时间,屋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乔大江和春娘张大着嘴巴,眼神中满是震惊,仿佛还没从这庞大的数字中回过神来。

    春娘的眼睛瞪得滚圆,手中的鱼干不知不觉掉落,掉在了炕上也浑然不知。

    山梅的呼吸变得急促起来,对苏榛那种莫名的情绪在这巨大的商机面前,也被暂时抛到了脑后。目光在苏榛和家人之间来回游移,心中五味杂陈。

    小树啃着鱼干的动作也停了下来,他看着大人们的表情,虽然不太明白发生了什么,但也感受到了空气中紧张的气氛。

    过了许久,春娘才艰难地咽了口唾沫,声音有些干涩:“这……我家行吗?咱能做出来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