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50-160(第12/18页)
虾跟乌芋,咱也算‘借东风’,如何?”
“甚好。”盛重云简单两个字,语气中的温柔宠溺却是不经意间暴露。
众人浑身一抖,头埋进碗里,掩不住的偷笑之意。
苏榛却似没瞧到,话锋一转:“其实我这小馄饨都能借到东风,盛家船坞不是更能在嘉年华上乘风破浪?”
一屋子吃东西的声音瞬间停了,不约而同抬头看向苏榛。
苏榛继续一边思忖、一边轻言细语的说着:“我也不否则,盛家能赞助这场嘉年华起先的确是因了我的恳求。但我却不希望仅仅因为这个,若盛家真能借到这个“大势”,也是我企盼的。”
盛重云放下手中的青花碗,拿素锦帕子拭净了唇角,微微颔首,声音低沉而温和:“榛娘,在座都是盛家肱骨,多年来与我并肩同行风雨同舟。咱们之间更是无需见外,无论你有什么想法,不管是天马行空,还是深思熟虑,皆可毫无保留地说出来,不必有半分顾虑。”
苏榛抬眸望着盛重云,目光交汇,见他眼底是毫不掩饰的信任与期待。
再环视一周,看到其他人投来的亦全是友善。
苏榛嘴边笑意愈发浓郁,散了她心底最后一丝犹豫,“既是如此,那我可就竹筒倒豆子,有什么说什么了。
其实我不懂造船、我也不懂海贸,但我琢磨这嘉年华上如何运用公关之巧、可是不止一日两日了。
敢问大伙儿,盛家船坊的船可是实打实的好品质?”
赵凛认真的:“赵某敢以性命担保,且有不少‘奇巧’的心思,是别家没有的。”
苏榛:“那么第一项便是技艺展示,以‘奇巧’夺人耳目。我举个例子,比如
在嘉年华中心搭建个巨型冰屋水榭,陈列按比例缩小的远洋船模型,凸显咱有哪些尖端技术?”
陈逸心中一动,“抗沉性、还有磁石浮针、甚至还有升降硬帆。”
赵凛立刻反应了过来,兴致大增,“旁的不说,光是榫接龙骨、捻缝船板这两块儿,盛家工坊排第二,无人敢排第一。”
苏榛笑着点点头:“那便请工匠现场操作,现场演示,甚至还可以现场斗技。”
季羽反应迅速已经挪开了碗,置好帐本跟文房四宝,大家一边说,他就噼哩啪啦拔起了算盘算帐并一一记录。
苏榛继续说着:“嘉年华公关之技第二项,便是借官威树公信。可上报太守大人,往京城转运使为盛家船厂题个匾额,便这是官方背书。不仅如此,还可以通过市舶司在嘉年华设“番商咨议处”。”
盛重云看向季羽,吩咐着:“加急制作“盛氏船引”,比如凭此引订船、是否可享兴盛湖外海域优先通关。”
苏榛赞许的对盛重云点点头,并且心中大为畅快。毕竟她没做过海贸,能提供的思路也无法超出现代操办活动学到的一些皮毛,而盛重云却能立刻做出反应、且想到相应手法、对策,着实让她有一种仿佛骑在龙背上被带飞的爽感。
接着,又回忆了一下现代参观过的那么多的展销会、甚至航展之类的,便继续提供思路:“主要还得‘化围观为订单’,甚至还可以虚拟一下航海戏,比如在冰面上布置带桅杆的台子,船商或者游人登台后通过拉动不同缆绳、模拟应对风浪,船就像冰面上的不倒翁,总之这方面的技术要靠盛家工坊的巧匠了。甚至在嘉年华设“悬赏擂台”,重金求改良帆舵、锚具之法,持续保持盛家船坊制造技艺领先。”
盛重云看向赵凛。
赵凛认真点头:“做得到。”
苏榛又想到一个激进些的法子,是她在当露营博主的时候,帮着户外用品厂家做推广,人家给她的行遇。虽说她不确定时下适不适合,但盛重云即然让她畅所欲言,她便权当抛砖引玉了,“可订立‘风险共担契约’,比如有‘首航分红’,即是比如活动期间的首批订船者、可分润该船两年内运货收益。当然,金额需得帐房严格测算,双方都能赢利才是。”
坦白讲,苏榛之前讲的公关之术虽精妙、虽也令盛重云等人欣赏,但也全然比不上这条带来的震惊。
盛重云手中的茶盏在唇边停顿了一瞬,随即缓缓放回桌面,这看似简单的首航分红制,实则蕴含着极深的长景。
以往,与番商的合作多是常规契约,却从未想过以这般新颖的方式,将双方利益深度捆绑。
而这一契制其实不仅仅能吸引更多番商在嘉年华上踊跃订船,更巧妙地解决了前期开拓局面的难题,说得再简单一些,这是兵不血刃的跟钟离世家这样的海上霸主抢生意。
在风险共担的同时,也会极大地激发了番商的主动性,长远来看,必然能为盛家带来更为丰厚且持久的收益。
这可比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抢占独盟契的方式强上百倍。
而盛重云盘算的这功夫、盛家其他三人也先后琢磨出意味,看向苏榛的神情已愈发的不敢多言。
当事人苏榛却全然没理会别人的心思,她只管回忆现代展销模式外加强力输出:“还可以借用民俗造势,比如兴盛湖不是有开海及头鱼拍卖吗?盛家船坊完全可以在里头多加个祭海神、比如在船模前举行“开眼点睛”,所得铜钱熔铸为船首像,这便是“万民祈福,百无禁忌”。另外,方才重云公子说的联合其他三家大木商的事儿也可同步进行,却不是为了签独盟契,而是‘联姻契’,此‘姻’并非‘婚姻’,而是比如联合起来,海商可以用未来多少年的优先购木权、换取现下供料,这样也能把原料链掌控在四家手中。”
苏榛说完,这才感觉口干舌燥,盛重云默默的把自己的茶杯轻轻推至她面前,她拿起来一口气喝干,平静说着:“恕我愚钝,暂时就只想到这些。若是都能完成,我想……盛家大概会以‘官民共举的海贸守护者’的形象存在了”。
只这些?
盛重云等人沉默了好一会儿,所谓的“只这些”,目标指向已经跟他们筹划了三年的想法不谋而合。
而这番盘算,仅仅花了人家苏娘子一餐饭时间……
(苏榛:我没有,我不是,我是看电视学的。)
这还能说什么,陈逸等人看盛重云的眼神儿都变了,变得急切又意味深长:公子,啥时候成亲啊?这事儿得抓紧啊!
第158章
一番畅谈,夜就深了,还是出去跑了一整日的苏榛最先熬不住。
但反正她不过就是想抛砖引玉,细节方面她就也没精力再听了。盛重云瞧着她眼周的青晕也着实心疼,提着灯笼先送她回了萧家。
一出门儿,苏榛就同他讲了今天在集市上买牛油的事儿,并向他“借调”斐熙。
“是想让他在嘉年华上操办头鱼拍卖的事儿?”盛重云问。
“不仅如此,我觉得他能担起不少,总归是个人才。重云,你把他收了吧,他跟着盛锦书绝对大材小用。”
盛重云想了想,点点头,“我记下了。”
两人一边聊一边磨磨蹭蹭的往萧家去,临近的时候盛重云却又舍不得苏榛回屋,轻拥着好一会儿耳鬓厮磨,随即也是跟她做个小告辞。
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