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50-1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50-160(第7/18页)

刻回应:“苏娘子,您尽管说。”

    苏榛稍作停顿便笑了,“好”

    “好”字说完,回头看向小司。小司立刻把她的双肩包打开,苏榛便从里头取出一叠纸,上头全是在旁人看来鬼画符似的字。

    也就只有她自己认得了。

    字虽草、架势却足,连朝沐娘子都没想到苏榛如此有备而来,这是要提多少要求啊??

    大伙儿的心瞬间绷紧了。小司不动声色的留心了众人的神情,心下好笑、且得意的暗想:“你们以为赚我家主母点儿钱容易呢?想得美。”

    苏榛倒仍旧是不紧不慢的:“要让这表演顺利举行,还得麻烦百戏行配合我们,来一些关键行当的师傅。首先是得有几位经验丰富的砌末师傅,不仅要精通各类道具的制作,还要能根据我们对道具的特殊要求,发挥创意;

    另外,希望百戏行能调配出几位编排师傅来指导兴盛湖的‘群众演员’。哦,我不知晓柳嫣跟朝沐娘子提过没,我们会有百位群众演员的,都是兴盛湖跟我们白水村的普通村民,他们负责在戏台上镶边儿、让气氛热闹。编排师傅让他们跟得上大队形就成,再设计一些简单易学的动作,我举个例子,比如打猎啊、采莲、捕鱼之类的,总之一看就是长虚山出来的人。

    最后,还得有几个手脚麻利、能干的杂役,得跟我们筹备组的人对接吃穿住行。朝沐娘子,不知百戏行这边儿能尽快安排妥当吗?”

    朝沐娘子怔怔的看着苏榛,欲言又止。

    苏榛继续说着:“哦还有,咱编排跟出演的角儿们可是重中之重,得独创,得挖掘本地文化特色。我希望有*些民间传说呀、行商们的传奇经历啊,都融进去。要编排得紧凑有序,张弛有度才成。所以这得提前让编排师傅们住到兴盛湖去呢。”

    众人默默的看着苏榛。

    苏榛继续:“现场调度也至关重要。百戏班子得安排专人负责,在登台的时候,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节目顺序和时间。比如突然下雪了、突然天就黑了、突然客人少了之类的。朝沐娘子,这些指挥工作,您这边可有信心安排妥当?”

    朝沐娘子仍旧怔怔的看着苏榛。

    苏榛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接着说:“像角儿们的戏服啊、道具啊,戏台的装饰材料啊,都要登记造册,有损耗是正常的,但不能丢失。这部分我们会负责出银子,若演完了,诸位喜欢也可以折旧价买走,好商量。”

    青璧眼睛一亮:“意思是,不用我们自己出银子做衣服?”

    苏榛笑了笑,“当然不用,我们这演出可是打算年年都办的,衣服保存好,明年再请大家来呀。”

    众人灰着的眸子瞬间又亮了。

    小司心想,苏娘子这简直就是打一巴掌再喂个甜枣。

    苏榛这倒也不是故意的,谁的银子也不是大风刮的,且她也不是做慈善的,一通全说完了,这才又问:“所以百戏行的大概会来多少人呢?吃喝住行的安排可是大事,得提前谋划周全。”

    朝沐娘子回过神,同青璧等人低声商议了一番,粗略估摸着得有七、八十人。

    这同苏榛预想的也差不多,便点了点头:“吃住行都不用你们操心,跟我们筹备组的同住就成。我会跟柳嫣也通个气,请她预留出空房来。朝沐娘子对这样的安排可还满意?要是有什么想法或者建议,尽管提出来,咱们一起完善。”

    朝沐娘子默默摇了摇头,说实话此刻要她提想法也提不出什么了,苏榛这雷厉风行的架势、以及她从未想过的这般登台模式……她需要静下来再好好想想。

    苏榛自然也清楚眼下这一屋子人最关心的是什么,便直接说着:“至于酬金,我定跟司库一起在三日内完成核算。并且在这期间,若诸位有什么新想法、新安排了,自可以去草市寻一个叫成树的车夫,他会上白水村来告诉我的。”

    青璧郑重点头,又瞧了眼朝沐娘子,“那契约……”

    苏榛也不卖关子,她手中一叠纸可不全是鬼画符,索性直接翻出最后几页搁到面前的小茶桌上,这是请符秀才拟写的。

    朝沐娘子接过来细看,第一页便写着:《山海嘉年华演艺合券草约》

    内页便是方才苏榛说的那些,重点瞧了酬金支付的条款。

    只要签了这草约,立刻就付十五两订银;待司库完成酬金核算后,再付总额的两成;编排师傅进驻后继续付两成,之后每个节点付一成,直至正式登台前已经付清七成。

    十五日演出全部结束后,付清全额。

    最后面是一些违约的条款,朝沐娘子也认真看了下,都是按行规拟的,并无特殊。

    朝沐娘子捏着这叠草约环顾四周,百戏行大伙儿眼神里的期待跟焦灼已经说明了一切。

    十五两的订银,对她朝沐来说也就是几日的炭钱。

    但对于青璧姐、阿福、巧儿……她们每人分得一两,也足够一家人一个月的米钱。若后头能成功登台,后面三、五个月也应该吃喝不愁了,兴许还能存下些银子置办些新头面、新戏服。

    朝沐娘子低头拉开茶桌下的小暗抽,取出一枚小巧的乌金印。

    在契约的最后,郑重的落印……

    第二日,是太守苑琅的旬假,他换上私服专程来了趟锦弦小筑,倒也不是为了听曲儿喝酒,而是好奇那个“嘉年华”的剧目是否在筹备了。

    毕竟“嘉年华”这三个字,最近在太守府日日萦绕。兴盛湖镇简直每日都派人递来《嘉年华筹备事宜禀太守牒》。

    内容洋洋洒洒,看似恭敬无比,其实就赤裸裸两个字:要钱。

    各种名目的要钱,比如这嘉年华得修缮官道、得有公共仓储、得减免商税、得为契合异域贾客的宿泊需求、拨银助力客栈、旅店修缮整饬、得安排衙役,分司维持场中秩序、巡弋周遭之地、守护要害之所……

    说实话,起初苑琅大力支持这个“山海嘉年华”,确实是因为他看重兴盛湖作为要塞之地、作为契机之口,可以把白川府整体的贸易渠道拓宽数倍。

    尤其异域商人来的越多越好,若能一举带动边境贸易,那白川府整体可就“值钱”了。

    所以只要是兴盛湖递来的文牒,苑琅都是第一时间查阅核办的。

    但万万没想到递上来的门类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过分”。

    整个太守府这几日都没做别的,全体人员都像是成了兴盛湖的专职衙役,被支使得团团转。

    但整个项目毕竟也是白纸黑字苑琅特批的,总不能他眼下就给撂了挑子吧。更何况那些个“过分”的要求往仔细了想,又着实有道理、着实需要。

    比如兴盛湖说得搞一个什么“文化展览布置”得做展板、展示柜,展示白川府的历史、文化、艺术等,得给钱。

    还得搞“文化交流研讨会”,得请诗人、书法家、画家参加,得给钱。

    苑琅看着这些文牒满脑子就是三个字:“什么鬼?”

    第155章

    苑琅几次都想怒而驳回,但再往后看,人家又把为什么要钱解释得清清楚楚:白川府可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