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60-170(第14/17页)
如果说车体外头还仅是个瞧个新鲜、看个巧思,那车里的摆设和布局真就让全部围观者直了眼。
不止张掌柜,所有行商、常年赶路的人,都知道车里那些装备有多实用、多让人眼馋。
对于他们而言,这样一个能在旅途中遮风挡雨、提供舒适休憩环境的移动空间,简直就是梦寐以求的存在。
苏榛心中暗喜,她本就是有意这般“显摆”,给房车打打广告的。
此刻见时机成熟,赶紧清了清嗓子,手持竹筒扩音器提高了声音:“各位掌柜、各位行商的好汉们。瞧瞧咱这拖挂房车,可别小瞧了它这小巧的个头。出门在外,风餐露宿是常事,有了它,那可就大不一样了。车内空间虽不大,却五脏俱全,能遮风挡雨,还能随时就支个摊子、也能跟好友围个炉煮个茶。各位若是感兴趣,都可以凑近了瞧瞧,有啥问题,尽管问我!”
众人本来还不太好意思的,听她这么一说,赶紧全凑近了看,一时间,询问声、赞叹声此起彼伏。
“这也太妙了,出门在外有这么个车,找不到客栈落脚的时候、不就不用住破庙了!”
“就是,这里头能住两三个人吧?把能想到的都考虑到了。”
眼瞧着从行商客栈里跑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反倒被挤到旁边的张掌柜终于反应了过来,终于明白了为啥一向低调行事的苏娘子今天如此大张旗鼓、甚至还带了扩音筒……
虽说被借了“东风”,张掌柜却不厌烦,一是因为以苏娘子的为人、即是借了他这片地方,那必然不会亏待他;
二是佩服,人家这心思可真是巧妙,不仅造出这般新奇实用的车,还想出如此别出心裁的宣传法子。
第169章
半个时辰后,白水村的车队才从行商客栈“突出重围”,重新上路往白川府而去了。走之前在行商客栈门口卸下两批货。
一批包括“就酱”五十小罐、缠丝兔二十只、麻辣兔头五十个、腊排骨香肠五十斤、蜂窝煤一百块儿。这些是张掌柜可以售卖给行商的。
而另一批,则堆成几个“小山”,除了行商客栈伙计会帮忙看顾之外,萧容跟李和也留了下来,因为这是白水村车队本次全部的物资。
不得不卸车,是因为苏榛要带着车队进城,且声势浩大的进,不止宣传拖挂房车、更重要的是宣传嘉年华。
若问为啥进城之前还得先空车,因为税啊……
按大宁律例,若使用畜力驮运携带大量货物进城,哪怕只是路过、不进行任何交易,也需要在关卡缴纳一份过税,金额为总价的百中取二。
为了防止偷卖,税吏会记下全部的货物数量,在包装外头加盖印记,证明完税。并且等车队出城的时候,税吏还要再花时间检查税引跟货物标记是否相符、数量是否一致。
若是五辆车不卸货全部进去,那按市价核算,过税最低也会被收走四到五两银子。谁舍得?反正白水村不舍得。
乔里正跟萧容也想了其它的折衷方法,比如五辆骡车就只进城二辆,其它的都在外头等着,也省个过税钱、也不必把车上的货全清掉,省时省力。
但苏榛左思右想好一通盘算,还是觉得两辆骡车进城、跟五辆都进去的宣传效果可谓天差地别。
毕竟她此番的目标是要将东市的风头压下去,若是宣传阵仗太过寒酸了哪儿成?
五辆骡车的车队规模本就不算太大了,好在还有一辆是拖挂房车,苏榛有信心让它所到之处引发热议,再加上十个娃娃们,宣传效果自然呈倍数增长。
总之距离嘉年华没几天了,必须在最后时刻占据先机,让东市着急都没用。
即然如此,还是苏榛拍了板儿,辛苦一下大伙儿重复劳动,但每人多补贴百文,八人也才八百文,比白白花掉四两过税还是省了太多太多。
其实押车的八个都乐得不行,没有不同意的,百文啊,可以可以!
而张掌柜本来还打算吩咐伙计、把客栈能卖的东西往库房里搬,再慢慢的卖。没成想压根不用费这个劲,围观的客人们三两下就把这点儿东西买完了。
能卖得这么快,也得益于苏榛把那几样新吃食都各留了一份试吃盒子,大伙儿一尝觉得合口味、又瞧见量只有这么少,还不敢紧抢?
价格也是按苏榛定好的,就酱得了二两五钱银子、缠丝兔一共得了二两一钱六十文;兔头涨到十五文一个,一共得了七钱五十文;腊排骨香肠得了三两七钱零五十文;蜂窝煤得了一两二钱。
就这么会儿功夫,总入帐九两八钱零六十文。
按张掌柜私下跟苏榛聊过的分成契,就酱那笔张掌柜可得五钱,其它吃食利润薄些,给张掌柜的代销分成是一成,一共是六钱。蜂窝煤在年关也提了两文的价,张掌柜能得一百文,一共也才一两二钱零六十文。
这金额让张掌柜心里跟被猫抓挠了似的。
人吧,就是这样。没渠道得这点儿银子的时候,会觉得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得点儿零花不是很好?
但真得了这零花,就觉得自己咋就只想赚零花了呢。瞧着白水村堆在客栈门口山一样的货,这要是不往兴盛湖拉,而是全给他留下……
越想越着急,打算回头就能大东家汇报此事,得跟苏娘子签个长契才好,供货量翻倍!
尤其那个拖挂房车,苏娘子说了,但凡从行商客栈给代销出去的,每辆直接给一两银子。那不就动动嘴皮子的事儿?就这么决定了!
当然,这是他单方面决定了。苏榛还不知道自己走了之后把张掌柜遗憾成这样呢。
她只在自己不同的帐本上记下今日所得,减去给张掌柜的分成,能余八两五钱零五十文。
入帐帐本分了两种,一种是萧家的家庭帐,一种是白水村的公帐。
像“就酱”,是萧家自己的买卖、就记在家庭帐本里,得银二两整。另外蜂窝煤是乔大江家的买卖,自己只是代销。
虽说年关涨了价,但因还要分给张掌柜,所以苏榛仍旧只拿每块儿一文,一共得了一两四钱,苏榛分得一百文也记在萧家的帐本里。
总之这趟小小绕路的安排,萧家一共入帐了二两一钱,减掉所有原料成本也就能赚个六、七百文。
但蚂蚁腿也是肉啊,本着是肉就不能放过的原则,苏榛还是做得挺开心的,就是腹诽了句人家穿越小说女主动不动就万两白银的入帐,搁自己这儿咋赚的这么费劲……
其实是因为时下无法实现机械化量产,做啥都是纯靠人力,时间成本消耗极大,可就不只能赚这些。
另外像缠丝兔、兔头、腊排骨香肠是美食组的成果,自然要记村里的美食总帐里,共得银五两四钱,具体怎么分配那是后话了。
约摸着一刻钟的时间,城门到了。也是沾了车队都有盛家族徽的光儿,入城的核验极是迅捷。
入了城,苏榛从房车里掀开道缝往外头瞧,路两旁错落的民居静静伫立,屋顶覆雪、屋檐冰锥垂挂。行人也有一些,裹着厚棉衣、缩着脖子、手里捧着暖炉,有张嘴说话的、一张就是吐出一团儿白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