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70-18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170-180(第15/17页)

水村卖的吃食不贵,但那些个桌椅板凳或者蜂窝煤可是不便宜、更不用说房车了。五十张卡片应是很快就能发完,这也确实算实打实的折扣。

    经营肉铺的刘二签的契是每日供应各类鲜肉、下水百斤,平均按二十文每斤算,每日收银二两左右,十五日便是三十两,今日若是收订金三成便是九两。但他确实也相中了那房车,九折能省一两多。

    一番纠结之后,刘二问:“敢问苏娘子,若今日不付订,是等嘉年华全部收摊了再付,还是当中能付一部分?”

    苏榛认真的翻开契约条款,指着付款方式耐心解释:“开幕五日之后,我们现银估计就能宽裕不少、当天付三成,十日再付三成,等大伙儿最后一次送货过来结清全款,绝不拖欠。”

    实际上,除了订金之外,后续这两批款项的支付方式,是各家在生意往来中通常都会采用的惯例。

    刘二也是爽快的,便应了下来,立刻签了契、拿了卡。

    经营米面粮油的李掌柜略作思索也觉得可以,“那我也签吧。我看您这‘大食代’里的房车布置得十分精巧,若我也能有一辆,日后送货或是售卖粮油也能方便许多,兴许还能吸引更多主顾。”

    苏榛笑着点点头,“那等您想买了就拿这九折卡来,不止钱银上有优惠,取车时间我也给您往前了靠。”

    一番商量下来,决定不收订金拿九折卡的有四个铺户,都是铺面不小,容得下订金缓交的。

    但像乳媪跟菜贩本就小本生意,就等着今天收了订金拿回去周转呢。苏榛也不会冷落或冷脸人家,也是痛痛快快的付订金。

    契签了、钱付了,苏榛又与几位铺户闲聊了几句,谈及未来的合作愿景气氛愈发融洽。

    待诸事商定,几位铺户起身告辞,苏榛吩咐斐熙亲自将他们送至“大食代”门口,礼貌周到。

    这边的事儿忙完了,苏榛也歇不住,赶紧去了冰台区跟项松、赵海岳等人集议商量安防的安排。

    直至天色渐晚,才终于能抽出一个时辰空闲去了丽娘那里,跟美食组的一起把今天送到的五十斤牛乳赶制出成品来。

    另外还有件大事:明儿白水村参加嘉年华的七十六口会全员到达,苏榛寻思着至少得带着美食组做出头两天的伙食,免得人多了手忙脚乱的,让大伙儿吃不踏实。

    而说到美食组,丽娘等人着实能干,短短两日已经把未来半个月的“美食制作大本营”规置得宽裕不少。

    这大本营并非指大食代房车后头那片地方,而是位于琼涯客栈后院儿新开辟的场地。

    这片场地给白水村用,柳嫣不止不收租,还花钱、花人工、花材料,搭了整整四个面包窖。

    无他,都是寒酥的“谈判”成果。

    一是等白水村走了,那四个面包窖实打实也是琼涯客栈的“固定资产”;

    二是寒酥答应无论是烤鸭还是烤面包类的吃食,只要琼涯客栈有订购需求,每日都会匀出两成的产量供应,且客栈仅需支付原价的七成。这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优惠条件了,柳嫣又不傻,痛快的应下。

    当然,寒酥在订契之前也是征询了苏榛意见的。

    其实白水村眼下的短板就是现银不多,苏榛心里清楚,只要能不花钱的、哪怕少赚一点,也能减少不少阻碍,便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于是琼涯客栈后院的白水村专用范围就类似了萧家的布局,但比萧家前院大出一倍。

    除了没有萧家那个漂亮的户外厨房,其它的简易暖棚跟冰屋仓库都各建了两个。

    材料也没花银子,用的是白水村自己做的那批天幕帐蓬加防水帆布围成。成本可以忽略不计。

    唯独让丽娘心疼的是暖棚里头的取暖炭柴花销。

    毕竟兴盛湖不同于白水村,没有那么多现成的木屑、树枝可以使。

    所以第一天到的时候,丽娘等人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只在棚里放了两个炭盆子,顶着冷开工。

    等苏榛来巡查的时候一进棚子、冷得打了个激灵,好好的把身为丽娘的组长“凶”了一通,难得的生了气。

    她可不想让大伙儿一伸出手就满手的冻疮!

    但听丽娘把炭柴成本一说,也着实是笔不小的花销。

    又考虑到这棚子面积太大,不像萧家似的搭两个黄泥炉子就能全屋供暖了。苏榛左思右想,便让寒酥带人在棚子里砌了一道火墙,火墙一端设双眼炉灶。

    火墙表面积大,散热又均匀,且还不占过多空间,甚至还能悬挂一些工具或者烘干一些现做的食材,一物多用。

    这才算解决了取暖的问题。

    其实寒冷解决了,大伙儿开工的效率也高。

    今天一个下午的功夫,丽娘等人已经把五十斤牛乳脱脂制出了两斤黄油,因还有少量损耗,最后余四十七斤的脱脂乳。

    苏榛打算把这些脱脂乳做成果酱冰淇淋。

    方法倒是不难,就是没有现代的电动工具,纯靠人工手摇。苏榛先让小枫、喜宝跟瑞宝去取了干净的锅子过来,又吩咐他们去洗果子,再切成果碎。

    时下天寒地冻的,贵的水果肯定是舍不得用的,眼下苏榛能大量买的便宜果子就只有秋冬才成熟的白柰,也是类似于现代的苹果。

    但白柰的口感远不及苹果,个头又小,还带着酸涩的味道。如果不是制成果酱或晒成果干,根本就不太受欢迎。

    另外做果酱也需要大量的糖。

    前朝的时候,蔗糖按照品级差异、售价每两在七文至十文不等。后来战乱,糖是严格管控的物资,那就不是价格问题了,是根本买不到,千金难求。

    一直到大宁朝建立了,缓了两年才又恢复了糖售价,每斤按品质不同平均售价是百文上下。

    说它贵,它也确实不算便宜,但眼下以人均收入来看,也并非天价到吃不起的程度。

    也因之后涉及到冰淇淋的定价问题,所以苏榛无论是用了白柰还是用了蔗糖,全部严格计算好了比例再做。

    苏榛先称了三斤糯米粉,让小枫拿水搅拌去,直至调成没有一点儿颗粒的糯米粉浆。

    她则把四十七斤脱脂乳倒进了无水无油的锅里,柴火也调到最小,边加热边搅拌,瞧着快沸腾了就把小枫调好的糯米粉浆一点点倒进来,继续慢慢的搅拌,煮至乳浆变得浓稠呈糊状了,立刻离火。

    第180章

    与此同时喜宝和瑞宝俩人已经把白柰洗净了、在切块儿。丽娘在一旁看着,时不时指导几句,让果碎大小尽量均匀。

    切好的果碎堆成小山,淡淡的果香,酸涩气味也是挺明显的。

    丽娘把果碎全部倒入干净的锅里,接着又往锅里加了足足半斤糖。其实这糖量根本不算高,但在丽娘心里已经像是跟杀了她似的心疼了。

    可也没办法,糖放少了根本压不住白柰的酸涩。

    丽娘拿木勺不停地搅拌,锅里的果碎渐渐开始渗出汁水,且越来越多、咕噜咕噜冒泡,没一会儿满棚子都是酸甜混合的味道,极诱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