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200-21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就是我那迷人的老祖宗》 200-210(第14/17页)

便也没再客气,笑着应:“若是玉娘姐姐肯来那再好不过,但我也没清理过如此海量的渔获。项大哥那儿人手可够?”

    项松问:“这些渔获大致得备到什么程度?”

    苏榛想了想,一条一条的说:“全部称重过数,留一半儿囤着拿竹篾垫底防粘连。鱼类也得按大小、种类分垛放,然后刮鳞去脏清洗。蟹类也是需要分拣,蟹断腿断须的单挑出来留着熬鲜粥。蟹脐发黑的直接丢了不要;贝类带壳子的先拿草木灰水浸一浸,拿猪鬃刷蘸盐水细细刷。虾类需要清洗去虾线,三成留头留壳、三成去头剥壳、三成去头留壳。头壳都剥了的虾肉用干荷叶裹再拿碎冰混着藏。柔鱼、八爪鱼之类的挑净吸盘冰屑。鳆鱼一半儿留壳一半儿去壳去脏。寻常的就这些,若是有特别稀罕的海获先留着,等我琢磨出作法了再说。”

    项松边听边盘算,这活计属实不少。眼下天寒,海产也不好洗,仅是清洗这一项,手脚麻利的半个时辰也顶多洗个三、五十斤。想了想,说着:“那我就留这儿十五人负责清洗吧。至于分拣,得要眼力好的,再来五人也差不多够了。玉娘会带五个女眷去大食代现制现做,一共二十五人,苏娘子觉得可成?”

    “再好不过,应是够的。”苏榛松了口气,眉目愈发舒展:“这活计劳烦各位。等晚上散场了,白水村做东请大伙儿吃宵夜,定让大伙吃个痛快!”

    项松爽朗的笑着应,冻得通红的脸上纹路都深了不少:“那我们可就不客气了!还真别说,开幕这几日,渔帮兄弟们每次路过大食代牌坊、闻着里头飘出来的味儿都馋得直流口水,一直嚷嚷着让我领他们见世面呢!”

    说着豪气地拍了拍腰间酒葫芦,“晚上我扛十坛酒来,咱好好热闹热闹!”

    苏榛应下便不再耽搁,先选了已经清理好的鱼虾蟹搁在冰橇上,跟丽娘一起拖着回了大食代。

    大食代的忙碌可是不比渔获的场地少,各自摊位准备开业的喧闹扑面而来。乔里正特意匀了些人手出来在布置下午的“寒江鲜飨集”。

    也是有了前头三日的主题日经验,今天的动作就利落熟练了许多。

    主街右侧自东向西划分为三大区域。最东侧是渔获展示区,山梅带着服务组往板案台上覆粗麻布。

    中间是烹饪与售卖区,架了六顶桐油布天幕帐两两一组,帐角用麻绳串联,上头还挂了不少好看的小贝壳、螺当装饰。

    每顶天幕前也都悬着木质招牌,符秀才正往上头写菜名。菜单是苏榛昨儿就定好的,以烧烤为主,像“冰焰烤蟹”、“竹筒焗鲜”之类的。

    天幕底下,杜老大带几个男丁安置了折叠焚火炉和折叠料理台。冰块的台面上本就凿出的凹槽,专门用来放置竹筷、酱料罐,边角还钉着挂钩,方便悬挂铁夹、毛刷之类的工具。

    后头两间冰屋门洞大开,一间放食材和工具、另一间堆着竹筐,里头是成捆的松枝、炭块、蜂窝煤。

    苏榛绕着这区域前前后后走了两趟,拿准了风向便让斐熙带着小徒弟们在指定位置安上挡风风幕。

    眼瞧着布置得规矩了,距离上午的开幕也就差不到半个时辰。鱼获会陆续送来,苏榛得抓紧最后时间先做些样品搁到台子上。

    烹饪的天幕底下已经开始热气蒸腾,折叠焚火台上架着铁篦子,

    苏榛抄起竹夹先选了精洗过的螃蟹,拿冰缸里头的井水再冲了几道之后去了蟹腮、蟹心等不能吃的部位,随即在蟹身撒了粗海盐,拿干荷叶包着,里头还放了些花椒粒增香。

    大宁朝人吃海蟹最多是水煮,讲究些的会做成蟹羹、糖蟹,以及还有生吃的腌蟹、呛蟹。

    像苏榛这种盐焗的作法的,她虽说也不敢保证全大宁都没人试过,但试过的也总归是少数。

    把螃蟹收拾好了接下来弄蛎蛤。

    “竹筒!”苏榛侧身接住丽娘递来的青竹。

    这青竹已经浸入温水泡足一刻了,也是为了防止烤制的时候爆裂。随即把拌着姜末、黄酒的蛎蛤填入竹筒,再加一勺用虾壳、鱼骨提前熬制的高汤、撒上一把切得细碎的野韭菜。最后拿竹签戳破海物表面的筋膜,再用荷叶塞紧封口。

    最后才预制苏榛自己最爱吃的烤鳆鱼串儿和烤柔鱼。也就是现代的烤鲍鱼和烤鱿鱼。

    这两样更简单,拿小刀沿着壳壁把鳆鱼肉剜出来再抠掉脏袋,清洗一下切出菱形花刀就可串在竹签上,淋上苏榛调的那些个香辛秘料及蒜末、姜末腌制片刻就成。

    柔鱼除了那些个烧烤秘料之外,上头还多刷了一层成树娘子制的芝麻酱、花生酱调制的酱料。

    除了这些之外,丽娘带着美食组还在一旁跟着串了不少其它种类的,像蒜蓉烤江珧(扇贝类)、椒盐烤虾、烤鱼,以及素菜的烤笋、烤菌菇、烤瓠瓜。

    尤其最后素菜余的多,苏榛觉得也别浪费,在剩余竹筒中填入胡萝卜块、豆角段、茨菰片,再加上海鲜高汤全部做了竹筒焖烤杂蔬。

    与此同时,嘉年华的司市也正带着杂役们做开市前的查验。

    逐一核对所有摊主的牙牌,仔细端详上头的商号刻字,确认无磨损、涂改,再对比簿册查找对应的牙牌编号、摊主信息。

    全都无误后再把牙牌递回,继续走向下一个摊位。

    直至巳时过半,日头高悬,时辰到。

    司市站在冰牌坊外头扬声宣告:“开——市——!”

    没一会儿,第一批到达的游客便陆续进了嘉年华。

    其实此刻距离晌午还早,过来的人基本也都在家用过了朝食,目的地基本都是冰嬉场、或是卖手工艺品的区,并不会先来大食代。

    苏榛倒也不急,在大食代入口站了会儿,估计着人数进来得差不多了,便转头朝里头候着的童创组比了个手势,十余个穿戴整齐扎着绿绸巾的娃娃立刻举着特制的“美食地图旗”、提着竹筒就冲了出来。

    竹筒里是刚烤好的海鲜高汤焖,娃娃们一边跑一边散味儿,浓郁的鲜香肆意飘散。

    “来看会跳舞的烤鱼!来尝会唱歌的竹筒鲜!”谨哥儿带头喊,勾得正打算往冰嬉场去的孩童们纷纷抽动鼻子,循着香味回头张望。

    妞儿跟小平安等娃娃立刻配合着谨哥儿,举着“冰灯鱼”各种宣扬。

    更绝的是童创组最“福态”的两个胖墩儿专门负责“吃播”,举着脸那么大的烤鱿鱼嗷呜一口,腮帮子鼓得像塞了两个汤圆,酱料顺着嘴角往下淌,也顾不上擦,含糊不清地嚷嚷:“香!太香啦!”

    搁现代,街边烧烤摊炭火炙烤鱿鱼的香气堪称嗅觉核弹。可这会儿的大宁朝却没几个闻过如此香辛的,只感觉比寻常烤鱼气味更霸道三分。

    谨哥儿等嗓音清亮的娃娃们抓紧时间继续吆喝:“大食代,鲜满堂,一尝福气财运双!竹筒鲜,鳆鱼香,吃了身康又体壮!”

    脆生生的童音裹着甜甜的尾调。娃娃们个个生得好看、衣裳样式还新鲜,发间系着的贝壳铃铛随着跑动叮当作响,直把围观的游人稀罕得不行。

    瞧着游人们的注意力过来了,服务组的山梅以及斐熙等人也就适时出来了。

    斐熙举着“海鲜寻宝图”,一脸笑容:“诸位客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