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她宠冠后宫: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娘娘她宠冠后宫》 60-70(第7/14页)

被查到,莲淑仪岂不记恨她。”

    沈听宜笑道:“所谓明哲保身,也不过是身不由己,你当能生下宫里唯一一位皇子的人,会没有什么手段和心机吗?便是莲淑仪查到是恪容华所做,她又有什么法子对付她?有大皇子这个护身符在,恪容华只要不犯大错,不犯陛下忌讳,谁也不敢轻易得罪死她。”

    否则,等皇嗣长大,谁知道会不会替生母报仇呢?这就是有皇嗣的嫔妃,有恃无恐的地方。

    “只是,陛下不给恪容华这个恩典该如何?”

    沈听宜笃定道:“陛下或许不给她这个恩典,可陛下也不会将大皇子更改玉牒。”

    以恪容华平平的出身和恩宠,位分恐怕难进一步,但也说不准等大皇子长成,帝王会看着他的面子上,将她的位分提一提。

    虽说闻褚与先帝不同,可他心底里还是看中出身的。他不想后宫中都是世家大姓的贵女,不想再给世家尊荣,可他也做不到像先帝那般让一个宫女出身之人登上贵妃之位。

    他试图打压、瓦解世家大族对于朝堂的统治,可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世家大族彼此联姻,牵一发而动全身,他想拆除他们的势力,谈何容易?

    帝王的制衡之术,不仅在于朝堂,也在于后宫。

    朝堂上,他利用科举制度,提拔亲信,等这些人逐渐取代了不为他所用的臣子,后宫还不是尽在他掌握之中?帝王,本就该随心宠爱后宫嫔妃,而不是要瞻前顾后,连宠爱谁,都要被人看着,管着。

    从前择选淑女,都是从京城官宦之家选适龄姑娘,可闻褚上位以后,下令各州郡的良家子亦可参加三年一次的淑女选拔。

    这些良家子,家世清白,背后势力也不大,入宫以后只能依靠帝王的恩宠存活,她们没有世家贵女的傲气和底气,待帝王只会更加真心,更加顺从。

    她们,都是帝王制衡后宫的棋子。

    想到这里,沈听宜只觉得嘲讽,她何尝不是一颗棋子呢?或许日后,她在帝王心里,还不如那些良家子好用。

    不过,她会用自己的行动告诉帝王,没有人能代替她,他也永远舍弃不得她。在帝王没有找到称心之人之前,她必须牢牢占据这个位置,让帝王在她身上花上更多的心思,投入更多的精力。

    回到临芳馆不久,她就见到了刘义忠。

    “奴才给昭嫔请安。”

    沈听宜看着他,道:“几日不见刘总管,瞧着倒是憔悴了。”

    刘义忠毕恭毕敬:“奴才多谢昭嫔关心。”

    他招手唤来几个小太监,呈上来几个木质托盘,笑着解释道:“奴才奉陛下之命,来给昭嫔送赏。”

    沈听宜瞧了几眼,让汝絮将赏赐带下去:“刘总管辛苦,劳总管替我向陛下谢恩。”

    送完赏,刘义忠却不像往常那般告退,而是留了下来,躬身道:“奴才昨日偶然得了一对成色极佳的白玉镯,昭嫔可要看一看?”

    沈听宜略感诧异:“什么白玉镯能叫刘总管这样夸?”

    刘义忠从袖口里取出一个红漆木匣子,递上来:“昭嫔一看便知。”

    知月将那匣子打开,映入眼帘的白玉镯,莹透纯净,洁白无瑕。沈听宜握在手里,仔细瞧了瞧,道:“我瞧着,仿佛是和田羊脂玉。”

    刘义忠笑道:“昭嫔好眼光。听闻这种白玉,最适宜女子佩戴,有美容养颜之效,奴才听陛下说,昭嫔玉体欠安,特向昭嫔送来此镯。”

    “刘总管有心了。”

    沈听宜也不想打哑迷,直言道:“不知刘总管可有什么需要的,刘总管待我心诚,我也不好白拿这对镯子不是?”

    “我若办不成,还有荣妃娘娘呢。”

    她给了他一颗定心丸。

    刘义忠心知,有些话说出来就收不回去,而有些人情,或许一辈子也还不清,但他已经没有法子了,思来想去,还是决定来昭嫔这里碰一碰运气。

    屋子里只有知月一人,沈听宜给了她一个眼神,知月会意退下,不忘将门窗合上。

    刘义忠抬头,看向沈听宜:“奴才斗胆,不知昭嫔当日如何能预料到奴才会有所需求?”

    屋里静静的,桌子上小巧的香盒里冒出丝丝缕缕的轻烟,沈听宜打开盖子,朦胧的烟气没了阻碍,很快弥漫散开。

    “我怎么能预料到以后的事,只是刘总管是御前的总管,我只是想结一份善缘罢了。”顿了顿,她眼中闪过好奇,“初见刘总管,我便觉得合眼缘,后来听闻刘总管从来不收后妃的银子,是宫里难得的清廉之人。我想,这样一个人,若能相交,利大于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①

    刘义忠在后宫浸淫了这么多年,怕的从不是为利而来的人,他就怕无缘无故施以善意的人,往往这样的人,心思越深,越难琢磨,一个不慎,就会落个死无葬身之地。

    听完沈听宜到话,他显然松了口气。

    沈听宜拨了拨炉子里的香灰,面容隐在缭绕的香雾之中,声音也显得格外缥缈:“这几日伴驾,不曾见过刘总管,原来是出宫去了?我从前在承平郡待过几日,也不知如今这儿变化多大?刘总管可否与我说一说?”

    第066章 祸端(上)

    窗外忽然来了一阵大风,从缝隙里将蜡烛吹得忽明忽暗。

    刘义忠半坐在交杌上,将事情道来。

    “奴才早年间收养了一个女儿,前年出嫁,今年刚生了一个孙女。”

    “他们住在永州,离承平郡很近,奴才前几日求得了陛下恩典,出宫去探望女儿、女婿和孙女,谁知,他们竟出了事——”

    沈听宜静静听完,脑海里逐渐理清了思绪,清了清嗓子问:“那人是薛家嫡子,也是贞妃娘娘的胞弟?”

    她纳罕:原来有这一层缘故,怪不得刘义忠会找她。

    刘义忠神色平静道:“是。”

    沈听宜笑了笑,再次询问:“若是如此,刘总管怎么不去找陛下做主?”

    刘义忠微怔:“此事何必要惊动陛下?”

    “你刚才说,这桩婚事是陛下所赐,如今发生了这样的事,为何不能找陛下做主?”沈听宜眉头上斜,“难道刘总管是在顾忌着薛家和贞妃,怕陛下让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刘义忠被沈听宜挑破心思,皱眉道:“奴才只是一个阉人罢了,如何值得陛下费心?”

    沈听宜却摇头:“刘总管,你侍奉陛下多久了?”

    刘义忠不假思索道:“奴才侍奉陛下快六年了。”

    沈听宜又问:“你眼中,陛下待身边宫人如何?”

    他拱一拱手,“陛下最是宽厚仁慈。”

    沈听宜静静地看着他,提醒道:“我想,刘总管在陛下心里的位置,比你想的还要重一些。”

    陛下亲自赐婚这样的恩宠,向来是对着宗亲皇室和朝廷重臣的,再如何,也轮不上他。

    “刘总管,你的女婿,是哪家公子?”

    刘义忠如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