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皇太女》 50-60(第7/20页)
李公差看见那两匹马,眼睛便挪不开了。
他的心开始砰砰乱跳,心想难道真有贵人瞎了眼,跑到这穷鬼住的地方,学戏文里微服私访?
那名年轻人走到阶上,随手把盘子撂下,催促道:“进来,还要请你们吗?”
二人对视一眼,忐忑不安。
屋子不大,正中却悬挂着一张新编的宽大草帘,将屋子一分两半,遮住了帘后景象。
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馥郁甜香,幽幽飘散开来。
帘外站着个圆脸的中年人,神情和气,像一个养尊处优的富家翁。
李公差多年练出的媚上本领在这一刻得到了施展之机,连忙走上前行礼,笑道:“在下李有德,这是刘守信,我们都是仙野县差吏,请问这位爷怎么称呼?”
苏惠看着他,呵呵笑了两声:“不敢当,在下只是一名随从。”
说着,他朝帘后一躬身:“主子,这两名仙野县差吏带到了。”
帘后传来一个娇柔的声音:“主子有命,通郡望。”
苏惠旋即转向两名一头雾水的公差,高傲道:“我家主子出自弘农苏,弘农苏氏,世代高门,衣冠华胄,不知尔等是何门楣?”
弘农苏氏是北方没落世家,在南方的影响并不大。但以这两个公差进得门来畏畏缩缩的神态,别说弄清弘农苏氏是否没落,恐怕他们连弘农是南是北都说不清。
何止是弄清弘农在南在北,李、刘二人连完全听懂苏惠这一句话都十分困难,只大概听明白了房中这位贵人家世十分显赫,再一看苏惠通身气派,立刻便腰一弯行了个礼。
片刻之后,那好听的女子声音再度响起:“尔等入村,所为何事?”
李公差连忙道:“我们是进村来收头子钱的,本来早就该收齐的,这小王村的人迟迟拖延不肯缴齐,这才催的急了些。”
他没什么大智慧,小聪明却不少,生怕小王村的妇人们在这位不知从何而来的贵人面前告了状,于是立刻又补充道:“贵人可别上了这些刁民的当,他们是最会装可怜的,为了少缴几个子儿,什么脸面都能扔到地上踩。”
“头子钱。”景昭接过话头,平静问道,“这项税是谁收的?”
李公差磕巴了一下:“这……”
头子钱这种东西,在临澄向来既无定例,又无名目,其实就是盘剥庶民的借口。历年来的正经税收要过郡县上官的眼,过世家高门的手,由他们分账,对小吏来说,这些巧立名目加收的赋税才是他们能沾手最多的油水。
刘公差立刻道:“小人们都是奉了上官的命令。”
“收来做什么?”
李公差尴尬地一笑:“这……这不是小人能够过问的呀。”
“收多少,怎么算?”
李公差赶紧编出两个数来,然而刚说完,景昭的下一个问题又到了:“是常例,是特例?”
两名公差磕磕绊绊,刚回答完一个问题,景昭立刻便抛出下一个问题。起初他们还能虚言糊弄,但数个问题疾风骤雨般连续抛来,他们连细细思索弥补缺漏的时间都没有,不多时便前言不搭后语,话中满是破绽。
不知何时,屋外阶下,那些默默各自做活的妇人们已经停住动作,朝屋门口靠拢,各自低头听着房中对答。
“虚辞矫饰,尽是胡言!”
景昭冷冰冰做出判断,寒声道:“我竟不知,区区小吏,竟敢托词县署,伪造名目私下收税,盘剥百姓鱼肉乡里。”
“尔等好大的胆子!”
饶是两名公差再愚钝上十分,也知道这个罪名不能乱认。
这本是人人心照不宣的买卖,一旦被叫破,他们岂不是开罪了县衙上下?
所谓尊卑,所谓贵贱,其实在最上层与最下层,都很难看得分明。
就好像普通百姓们会相信皇帝砍柴用金斧头,皇后娘娘也要剥葱烙饼。对于两名公差来说,世家高门离他们太过遥远,距离仿佛地上尘土与天边云絮。
即使本能知道该恭敬面对贵人,但一来士庶天隔,他们这些最末层的小吏根本不明白世家在这片土地上拥有多大的权势;二来他们连贵人的身份都无法辨别,心中仍然存着隐隐疑虑。
李公差直起腰来,辩驳道:“贵人误会了,这确实是衙门里人人有份、上官允许的赋税,我们哪里担得起这个罪名。贵人要是不信,尽可以去问别人,我们这些末流小吏没得上官允许,不能跟外人细说。”
屋门口,积素听着李公差忽然硬起来的语调,眯了眯眼。
帘子前,苏惠看着这二人推搪敷衍的言辞,隐有杀意。
“好。”景昭平静道,“我就在这里,小王村的头子钱我来出,要多少?”
李公差刚硬起来的语气又情不自禁软了下去:“您来缴?这…这没有这个必要吧,您是贵人,何必替这些刁民出这个钱呢?”
“今日我缴了银子,来日自会向你们上官亲自讨还,用不着你多费心思,说个数吧。”
一听这句话,李公差更加犹豫。
这笔头子钱收多收少,其实只取决于他一句话。上面虽然要抽成,但在别的村多收几个钱,也就补回来了。
小王村走了运,竟来了位贵人,何必为这几个钱硬顶呢?这些贵人的便宜可不好占。
想到这里,他眼珠乱转几圈,自作聪明道:“既然有您开口,那……只差二两银子了。”
原本,李公差要求小王村缴纳三两头子钱,但此时新粮未下,正是青黄不接。村里人连吃饭都艰难,六子媳妇等人想尽办法,也凑不足余下二两。
李公差自然不敢一开口便将头子钱全抹了,又不敢要的多了,于是犹犹豫豫,报出个二两银子。
门外传来一声尖叫。
荷花冲了进来,悲愤道:“你上次来这里,口口声声说要拿三两银子出来,我们苦苦哀求都不能减免,怎么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少了一两银子!”
李公差心里咯噔一声,一把搡开她:“你这娘们,不识好歹!”又立刻转头道,“您看,这些刁民处处颠倒黑白,我上次也说的是二两银子,可他们死活不交,只说没钱,我宽限了几天,又倒打一耙。”
“是吗?”景昭冷冷道,“可我听说,你上次见小王村拿不出钱,硬逼着村里做主的妇人在欠条上按了手印,写明如不缴纳,便要将那妇人卖出去填税——官府催逼缴税,竟以买卖良家妇人相胁吗?”
李公差本能狡辩道:“那是,那是催她们缴税催的急了,吓吓她们而已……”
“欠条呢?”景昭平淡道,“拿出来看看,上面写的到底是几两银子。”
李公差瞠目结舌。
他待要说话,却发觉自己方才下意识认下了欠条一事,现在再反口已经来不及了。
他这短暂的沉默已经能说明很多。
另一个金石相击般动人的声音从帘后响起。
裴令之淡淡道:“原来官府收税的数额,竟可以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