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女: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皇太女》 60-70(第2/17页)

所谓坞堡,又称坞壁,实则是一种防卫性的建筑。十五年前伪朝动乱,北方流民纷纷南渡,南方又有天灾人祸、动乱频仍,城池已经不再坚固,各大家族收拢部曲,仿造桓齐代晋时各地兴起的坞壁加固庄园、训练私兵。

    及至后来北方平定,如裴、杨等世家相继迁回城中主宅,但还有些世家豪族,将自家的主宅改成了坞堡,又或是在坞堡中住的更安稳,就索性依旧住在那里,不曾迁移。

    卢家便是如此。

    景昭自幼长居京城,还从没见过坞堡的模样。

    她也曾在柳知、谈照微等人的信中,看见过他们离京后对于当地坞堡的描述,但闻名不如见面,单单凭着想象与图纸,很难完全推测出全貌。

    夜色完全降临,卢氏坞堡外墙高逾数丈,四角设有角楼,角楼上闪动着值守的人影,三五步便是一个瞭望的火把,将黑夜映得亮如白昼。

    天黑之后,坞堡大门关闭,门外数丈处,一排拒马一字排开,仿佛将拒人于千里之外写在了脸上。令人远远看着,便生出无限敬畏。

    二人还未靠近拒马,只听头顶传来大喝,仰头望去,只见角楼上的灯火映出数道身影,手持弓箭,对准了墙下。

    景昭嘴唇轻动,说:“私铸刀兵是大罪。”

    裴令之低声道:“谁说他们是私铸的?”

    说完这句话,他打马上前,摘下帷帽,露出一张妆粉精心掩盖后依然惊心动魄的美丽面容,朗声道:“丹阳顾氏,顾照霜,请见临澄卢氏治中大人、老夫人。”

    夫人一词实际上特指有品级的命妇,在北方十二州,无品而擅用者,是为僭越。

    从理论上来说,自从齐朝覆灭之后,南方九州与北方朝廷的关系渐次疏远,南方世家所占据的官职大多属于南方,已经脱离了北方机枢,随着北方朝廷日益稳固,这对南方世家来说其实是极为不妙的信号。

    这也是此次南方世家踊跃争夺东宫正妃的原因之一,他们试图通过姻亲方式再度渗入北方机枢,恢复伪朝之前的历代荣光。

    事实上,不要看南方世家豪强的女眷似乎个个都能称一声夫人,其实认真来算,绝大部分属于僭越。

    只是南方脱离朝廷掌控已久,这点过错在诸多罪行中根本排不上号。

    即使是景昭,自五月入南方以来,也早就习惯了.

    轰隆巨响。

    这不是天边滚动的雷鸣,也不是初春乍破的坚冰,而是坞堡正门开启的声音。

    火把蜿蜒亮起,绵延向坞堡深处,就像两条火龙盘踞在道路两旁。

    一队部曲从正门里奔跑出来,为首者将证明身份的过所与名帖一并交还到裴令之手中,恭恭敬敬道:“郎君请。”

    尽管景昭与裴令之并辔同行,这队部曲却本能将景昭当做了裴令之的随行女眷,或许认为她是裴令之的姊妹家眷,并没有多看,只示意她一同入内。

    这可能是因为只有裴令之递上了自己的名帖,所以他们将景昭看作随行者。

    又或许是因为南方女眷规矩极重的缘故?

    景昭倒不至于和他们计较,有些新奇地扬了扬眉,和裴令之一起翻身下马,跟着领路的侍从向内走去。

    夜色里,坞堡厚重的城墙与大门像是一只张开血盆大口的巨兽,那些道路两侧的火把则像蜿蜒流下的腥红涎水,平白生出种诡谲可怖的阴冷感。

    暖风拂过耳畔,脚下的道路有些凹凸不平,令人走着走着便感觉极热又极烦躁。

    景昭问道:“这是要去哪里?”

    侍从不意她竟然会开口发问,道:“方才说过的,家主命奴婢请二位过去。”

    景昭道:“我知道,但是,正院不该是那个方向吗?”

    她抬手指向夜色里远处一个高大朦胧的轮廓。

    侍从甚至不用看,就知道景昭说的是哪里,微笑道:“那里原本是外院正院,现在改做了佛堂。”

    景昭说:“佛堂?”

    她和裴令之对视一眼,在彼此眼底看到了错愕。

    崇信佛道的人家再多,也没见过哪家将处理公务、迎宾待客的正院改做佛堂的。

    怎么,客人来了,先引进去磕三个头上三炷香吗?

    看来有这个疑问的客人不少,侍从不等他们发问,已经熟门熟路地解释:“这是老太爷在世时命人改的,老太爷四十岁那年生了一场病,求医问药终究难治,老太爷灰了心,便日日在佛前叩拜,想不到虔心感动佛祖,病竟然慢慢好了。从此之后,老太爷更加虔信佛祖,日日叩拜诵经,又得享十年寿命。家主掌事以后,极其孝顺,不愿改动老太爷生前的布置,便在东院处置诸事,依旧保留了这座佛堂。”

    侍从一边说,一边将他们引进了佛堂东边一座阔朗的房舍。

    檐下侍从进去通报,很快便出来,请景昭二人进屋去说话。

    按照引路侍从的说法,这里才是卢家实际意义上的外院正厅,进得门来,果然见十分宽敞、布置舒朗大气,墙边挂着几幅名家山水,墙角立着一盏描金镶玉的灯。

    卢家主走了出来。

    他年纪不是很轻,约莫将近四十,面容清秀温文,是个标准的斯文书生模样。

    景昭和裴令之早商议过,此刻裴令之上前见礼:“丹阳顾照霜,与世妹拜见治中大人。”

    治中是官名,全称为治中从事,本是州官职位,职权不低。但自从晋朝以来,其职权被别驾、主簿共同侵夺,变得有虚名而无实职,只能用来增光添彩,到了齐朝末年,已经是南方高门子弟常用的虚衔了。

    往南方世家里抓一把,九州之地,恐怕能抓出来几百个有名而无实的‘治中从事’。

    出乎意料,卢家主竟然没什么架子。

    他很和气地轻咳道:“顾郎君不必多礼,坐。”眼神朝裴令之身侧一转,看见景昭在原地不言不动装鹌鹑,倒也不生气,只说:“还有这位顾女郎,也一并坐吧。”

    裴令之那个世妹的‘世’字说的偏轻,卢家主大概是没有听清,将景昭当成顾家女了。

    二人谁都没有想着解释,从善如流地坐下。

    卢家主颇感兴趣地对着裴令之道:“你是丹阳顾家子,莫非是顾晋龄顾大家的子侄?”

    裴令之还未坐稳,又起身朝虚空一礼:“正是家祖。”

    卢家主双目泛起笑意,道:“原来是顾大家的亲孙儿,无怪乎有此等风仪。说起来,当年顾大家在丹阳为官,我的亲叔父还曾经做过顾大家的主簿,这样算下来,还真有些缘分。”

    裴令之作惊喜道:“晚辈与大人竟有如此缘分。”

    卢家主笑着哎了一声,摆摆手道:“你可称我一声世叔。”

    裴令之改口道:“是,拜见世叔。”

    这些寒暄固然是必要的礼节,但景昭听着却只觉得头疼。她一整日纵马疾行,在烈日下暴晒、在晚风中狂奔,沐浴着灰尘一路前进,实在不想将本该沐浴洗澡、上床睡觉的大好时间用在说这些客套话上。

    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